window.googletag = window.googletag || {cmd: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efineSlot('/22590772197/pc_textbottom', [1, 1], 'div-gpt-ad-1639353180888-0').addService(googletag.pubads()); googletag.pubads().enableSingleRequest(); googletag.enableServices();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39353180888-0'); });
旌忠廟籤詩的來源
旌忠廟五十六首籤詩來源,可能為明末清初黃蘗寺僧,流竄至此定居而作之詩詞。清代乾隆年間的台灣奇僧。其人原為鄭成功舊屬之後裔,由於密謀反清,因此落髮為僧,並隱居於台南市黃蘗寺內。僧善技擊,且與知府蔣元樞為莫逆之交。後來,蔣元樞奉總督密札,緝拿此僧。僧知道此事後,由於珍惜與蔣元樞之交誼,恐逃逸後禍延元樞,乃從容就義。事見連橫 ( 雅堂文集 ) 卷三 ( 書黃蘗寺僧 ) 文。
旌忠廟內的籤詩與眾不同,聽說清初有一位和尚 ( 此和尚極可能就是黃蘗寺流竄出的和尚 ) 借住旌忠廟,白天提筆寫字,晚上就在在神案下過夜,日復一日,一段時日後,和尚不告而別,庄民查看他所書寫的內容,竟全部是七言絕句,更特別的是每首詩都還有字頭,如果按字頭排列就成了 ( 台灣府諸羅縣北路下茄苳武穆岳聖王靈感籤詩凡爐前弟子及四方信士來問卜當誠心潔淨抽出一枝又求金杯為準吉凶禍福明斷有應 ) 這一段話。
通常一般籤詩最少六十首 ( 甲子籤 ) ,算算旌忠廟籤詩字頭,籤詩只有五十六首,少了四首,和尚留言僅作五十六首,留四首給後人填作。至今無人能填上,現在籤詩架上已經多了兩首,籤首是 ( 大吉 ) ,籤尾是 ( 小喜 ) 。
※ 附註:清康熙廿二年 ( 一六八三年 ) 鄭克塽降清,台灣在 ( 一六八四 ) 納入清朝版圖,設台灣府,下有諸羅、鳳山、台灣三縣,明鄭時期後壁鄉便以下茄苳、上茄苳等名稱之,後則統稱為下茄苳庄。下茄苳乃清初北路營守備將軍(有說是把總)的駐防地,其外圍地區分設有汎、塘。
◎ 輕揭神祕和尚的面紗
旌忠廟的開基祖祿位記載著「康熙二十三年」,也就說建廟最遲在西元一六八四年。根據《台灣通史》的記載:從一六八四到一七八七這一百○三年間,台灣府發生了一件震憾「和尚」的黃蘖寺事件。
乾隆四十年 ( 一七七五 ) 蔣元樞就任台灣知府,公餘之暇時常到府城大北門外的黃蘖寺找住持和尚談禪道、說佛經。日子一久,兩人儼然成為無所不談的知心密友,但令人納悶的是;這位大和尚始終沒有說出他的俗名或法號。
有一天,蔣元樞突然接到總督的手諭,命令他要即時逮捕黃蘖寺住持,看了這道突如其來的命令,蔣元樞非常府訝異,暗中偵察了許久,這才發現黃蘖寺原來是反清志士在台灣的大本營。
蔣元樞迫不得已親自將總督手諭送到黃藥寺,這位住持和尚看了信件,面無表情默然沉思很久,正色說到:「先祖父是以前延平郡王的部將,我遁入佛門結交義士,一心想要完成先人恢復大明的宿願,今天壯志未酬而事機外洩,這可能是上天的安排,不過這是我個人私事,和別人無關。」於是吩咐寺僧搬出所有人名簿冊以及兵馬配備等機密文件,當場銷毀。接著又懇切地說:「過去這些日子,你我情如手足,一旦事情了結,奉勸你趕緊返回內地,因為民心思漢,逗留台灣恐怕會遭人報復。」黃蘖寺就這樣瓦解了,寺僧隱姓埋名四處逃散。
當時諸羅縣以北地廣人稀,政府官員鞭長莫及,是反清志士藏身好去處,下茄苳近鄰台灣府城,是北上必經之地,到旌忠廟「暫宿幾天」不無可能。
從旌忠廟早年供奉的「清順治沙彌奕演宏綦公覺雷蓮座」到乾隆戊申 ( 一七八八 ) 年可圓寂的智良寬公禪師,歷經五代住持都是師承臨濟宗,而臨濟宗的發祥地就是黃蘖寺 ( 在江西南昌),台灣附城的黃蘖寺和臨濟宗同源同宗,當蔣元樞瓦解了黃蘖寺,寺僧四散北逃,到旌忠廟投靠同門,乃人情之常。
同時旌忠廟的主神是宋朝末年反抗北方金兵的岳飛,黃蘖寺僧也是志在反抗滿清,惺惺相惜,趁機會寫作籤詩為這位民族英雄盡一點心力,想當然耳。
籤詩上還註明「諸羅縣」,據此推敲,寫作岳武穆王籤詩的時間,當在乾隆五十二年(一七八七)諸羅縣改稱嘉義縣之前,而蔣元樞擔任台灣知府就在乾隆四十(一七七五) ~ 四二(一七七七)年。寫作籤詩的「神祕和尚」可能就是來自黃蘖寺的高僧。
參考文獻:後壁香火
※ 旌忠廟大事記要:清乾隆元年(一七三六),韓高陽的祖父建廟奉祀岳府元帥,名「旌忠廟」,俗名「元帥廟」。神秘和尚完成武穆岳聖王籤詩。時空背景相當吻合,證明此神秘和尚為黃蘖寺寺僧「不慧」和尚無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