鎔念的幼稚園也是一所雙語幼稚園 只不過是"Taiwaness & mandarin"
而不是English
乍聽三歲的女兒念台語詩,覺得好有意境
今年的中秋似乎更多了一份純樸與懷舊
八月十五呷月餅
你來切 我來請
月娘圓圓光影影
親像天頂一面鏡
因為她常將學校教的台語帶回家,讓媽媽也多了些機會說
語言須要的是一個環境
只可惜過法錯誤的政治環境
讓我們要用更大的力氣去刻意保存
媽媽的台語退步太多了,以致無法保留給鎔鎔真正的母語,這是種悲哀
也是份無奈。當我從鎔鎔口中聽到那一串串輕柔婉轉的台語流洩而下,
內心深刻的感動
似乎喚醒了童年的純真回憶
恍如隔世的呢喃細語
應是代代相傳的記憶,卻是斷簡殘篇的缺憾!
選擇這所幼稚園時,還曾因學校不教英語而有些擔憂,
但小小一段詩篇如此令人悸動,
由此可知
一個民族的文化習俗,語言情感,
將能產生巨大的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