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其實很簡單: 內修心性習氣,外行善佈施 。 小妹走過的廟不多。大約自修一段時間。時機成熟。或陪友人前往大廟。 在大廟裡面常常看見許多在修行中茫茫然的行者。 臉上沒有笑容,只有化不開的愁眉深瑣。從「逼修」或「靈逼體」開始。 這樣的過程有的人一、二年走過,有的人二、三十年還是渺渺茫茫。 不需要任何神通。看眼神。就能知道對方的狀況。 有些人沉浸在本靈的身份與地位,不小心把自已神格化了。 有些人有心想修,苦無門路。困在濃的化不開的業力中掙扎。 有些人,怎樣就是不放過自己一馬。一定要心外求法。求寶、求令、求神通。 有些人,想一次發財解決所有的問題,一定要逼出一個「明牌」才罷手。 … 很多人,好不容易進入修門,卻浮浮沉沉。轉眼數十寒暑。 今天順利了,有保祐。敬神。明天不順了,沒保祐,咒神。 今天有保祐,歡喜、來修。明沒天保祐,生氣、不修了。
不論是因為自身苦難不得已、還是興趣跟好奇、還是眾生苦難誓願度。 不論是經歷何事逼修,終究需發菩提心才能支持你走下去。
走靈山,還是去拜拜。在走進大廟之前,先問問自己作了多少善功善行? 如果平日心行皆善、善護口業。又誠心念經回向業靈、祖靈。 通常一進廟裡。主神慈悲,都會作主為您將功德作轉化。 從學修以來,一直有很深的感觸。我們的一言一行一念。上天全都知。 唯有自己的 意惡 自己不知。 「意惡」像看不見的刀,隱藏在與人言談中、文字中,自己卻難察覺,造業於無形 時時反觀自照,看看自己寫過的文,想想自已說過的話。 是給人正面的鼓勵與轉化業力的能量,還是帶給人負面情緒的批評,落井下石? 是真的要勸化他人精進受益,還是炫耀自己的修行成果的慢心? 當受他人或神明幫助時,是心存感恩,還是一求不得,就心生怨念?
言語、文字,像一把看不見的刀子,可以直刺人心深處。因此,善護口業很重要。 在 順境時,知感恩;逆境時,知檢討 。如此才能不愧天生地養之恩。 自己不能決定的事,就交給老天決定。「煩惱」不能解決問題。
有人很怕作善事,怕會擔到業。忘了行善是積福德資糧的根本。 有一個原則: 『助人提升心性、精進修持、信心增加 是功德。』 『阻礙別人的成長與學習 是擔業。』
每個帶天職的人都有自己的責任範圍與專長。但這個助度的大方向一致。 內修自身的心性與健康的身心靈,外行善功佈施。 最後外功內化。轉成自身智慧的提升,再以此行度。 日日精進。時時佈施慈心、善語。常保清淨。
『當遇到困境時,祈求上天給自己智慧,看到自己的缺失並有機會努力改進彌補。』
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