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天命的迷思二

  • Share this:

" 天命 "如果不是自已" 悟 "出來的。

人始終會存有一點" 疑 ",而到處求問。到處跑。沒有依止。

看著太多人,跑了三、四十年的靈山、求問了無數的上師。

金錢與體力的耗費,依然不得其門而入,

停留在" 有感應 "的階段,知道有"靈"存在,不知所言(寫)何物。

"道"在心頭少人悟 。"靜"與"定"都修不足,何需心外求法。

靈修體質的人,總是把對"靈覺"的好奇放在修行的第一位。

靈覺的感應不論好壞,都是一種逼修的過程,為把人從物質生活的價質觀拉出來。

而能從對物化的追求(名牌、大房、美食…)轉向心靈的自在與滿足。

不是要人追求感應神通,須時時把注意力拉回內在的提升與靈性的淨化。

跑靈山,其實神明沒有分別只有職別、科別。跟與自己是否有緣、應緣而化。

五母到一個境界,其實是一母,借"母"字為了形容神對人的愛如同母親一般,

聖母、母娘…只為了讓世人知道,神愛我們如同自己的子女一般,

其形隨類顯化,為了方便度眾。

神明不會要人一直不斷的花錢瘋狂跑廟,若是心誠的話,住家隔壁的小廟

也許很靈應了,不要近廟欺神,更不要以為靈山外求。確實,心若真誠

山中有一分清淨的環境磁場,帶著朝聖的心前往,方便我們飽滿靈氣,身心舒暢

但飽滿的靈氣如何從此源源不絕… …【 信力 】與【 懺悔力 】

並無私的把上天所賜傳給大家。

目前發現【 悔改力 】、【 菩提願力 】、【 信力 】是增長智慧提升靈性的基本要素

》悔改心:來自日日不斷的內自省。懺悔,最好一次比一次深入。

》菩提願心:幫助他人進步的發心。最好心量愈作愈大。受益的人更多。

》信心:相信的力量,來自不疑、不懼。 此部分需要充足的知見(經典、善知識)輔助 。

夜深了,祝大家端午佳節愉快。

懇請諸位,睜開您的雙眼。找到屬於自已的方向、法門或道路。自在的修行。

帶天命的迷思一 http://tw.myblog.yahoo.com/yup-yup/article?mid=370#2992


Tags:

About author

View all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