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1217-10A-2

  • Share this:

檔名:771217-10A-2.txt 主標題:這一年影視戶回顧系列報導3 副標題:新人輩出 才華橫溢 歌迷接受 唱片業是娛樂界的大贏家 出處:民生報 版頁:10 報導者:高愛倫 攝影者:楊海光、楊嘉慶 日期:民國77年12月17日星期六 附註:圖1/趙傳(右起)、伍思凱、高明駿,是大型綜藝節目爭用的新秀。(本報記者 楊海光攝) 圖2/張鎬哲(右起)、潘美辰、巫啟賢、趙詠華、張雨生、黃舒駿,都是歌壇才藝俱佳的新生代。(本報記者 楊嘉慶攝) 內容:

今年,是唱片界的豐收年。過去,國語唱片的銷售數字一旦走過五、六萬,就是業者的天大「喜訊」;而現在,唱片銷路以沖天炮般的威力、煙火般的繽紛吸引消費者強力購買已司空見慣,「動輒」十萬的賣片量,更比比皆是。

張鎬哲

˙韓國人張鎬哲,拜同名單元劇集「如果再回到從前」之賜,第一張專輯在一月份就熱賣,而他在第二波宣傳中主攻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也頗具口碑。

張鎬哲粗獷的外型充滿滄桑氣息,感傷的慢板歌尤其令人神往!

同樣在年初,印尼華僑高明駿和台大肄業生黃舒駿不僅是最受矚目的一對新人,而且也是新人佔領唱片市場的先聲。

高明駿

高明駿的「年輕的喝采」與軍校招生的電視廣告同步出擊,當時蔚為圈內話題,不僅因軍校招生廣告打破傳統的八股氣息,勵志歌曲的明朗風格亦出現少有的佳評。

黃舒駿

黃舒駿以完全出自個人之手的詞曲創作,完成「馬不停蹄的憂傷」,結果外型看來不起眼的他,因才華橫溢,而成為瞬間成名的青春偶像。

王 傑

繼之而來的王傑,則以憂鬱的造型,唱出中、青年都引之入迷的「一場遊戲一場夢」,把情歌的意境唱得更為迷離,也創造了一種新的愛情語言,成為今年度將中年人及白領階級納入歌迷旗下的最具魅力歌星。

張雨生

張雨生的初試啼聲,真可謂「震驚」圈內外。

個兒頭袖珍的張雨生,是在多人合輯中以一曲「我的未來不是夢」,獲得一致的喝采,加速促成他個人專輯的製作與出版,並創造新人第一張舖片量即達到七萬張的紀錄。

伍思凱

可登唱片公司推出的伍思凱,剛進入競爭市場時,因為外型上不是非常鮮亮,就改變傳統宣傳管道,以全省大專院校的校園演唱為自薦主力,果然奏捷。

「離開我」和「愛要怎麼說」,是伍思凱雙管齊下的成名曲。

趙傳

滾石唱片公司的趙傳,因一首「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和他的容貌「相映成趣」,先形成話題,後結成焦點,在電台的交相播放下,造就趙傳是「頭髮最少的紅歌星」,討好性毫不打折扣。

趙詠華

連續劇「金粉世家」的收視率逐漸提升後,主題曲「從來不肯對你說」的高昂音域,使新人趙詠華脫穎而出,製作新手王明輝的才華也同時被肯定。

潘美辰

以「小號林良樂」之喻踏入歌壇的潘美辰,在「不要走,不要走」創作曲中贏得年輕消費者的垂青。

削瘦的臉龐,沒有表情的表情,是潘美辰令人一眼難忘的原因之一。

鄭智化

正業是廣告公司企畫師的鄭智化,以充滿質疑及憐憫的心情,創作「老么的故事」專輯,他並不是很具潛力的歌手,但是詞曲所表達的意圖,可能是近期流行音樂界中最受討論與議論的作品。

巫啟賢

新加坡籍的巫啟賢,是初次到幕前詮釋自己的作品,他的「那一段日子」推出不久,即受注目。

巫啟賢是新加坡「新謠」大賽的最佳作曲人,因性格調皮,為自己或別人寫的歌,都相當開朗。

結算今年栽培新人有成的公司,包括滾石、齊飛、點將、飛碟、歌林、巨翼、全美、可登、飛鷹、藍與白;而由於每一家唱片公司都已經各樹風格,所以新人之間歌路雷同者也不多。

縱觀今年出色的新人,幾乎是男生的天下,這個合理性在於唱片的消費對象以女生居多,加上購買樂友的平均年齡是在十五歲到廿三歲之間,無怪乎新人的平均年齡也相對降低。

by 小憶&小素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