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克制欲望的能力是家長的責任。 本文摘自網路 查無作者如有侵權請告知
在孩子對社會的適應能力的成長中,不容忽視的是其在物質欲望上的控制能力。
當孩子想要獲得玩具、零食、金錢時,爸爸媽媽該怎麼辦呢?如果無限制地給予滿足的話,便無法培養孩子對欲望的控制能力。
金額比較大的東西,最好在孩子的生日或聖誕節、元旦等大的節日裡買,並且和孩子約定,在時間還未到來之前必須等待。這是培養孩子對欲望的控制力的必要方法。
對於零花錢,也應與孩子定好一個合理的數目,然後嚴格地遵守。如果孩子提前將錢花光了,要讓他耐心地等待下一個“法定”的領錢日。
這是一個在初中二年級時加入了黑社會的少女的例子。
這個女孩是一對經商的夫婦的獨養女兒。父親非常溺愛她,孩子想要什麼就給她買什麼。母親因感到擔憂,對父親的做法曾表示過反對,但卻遭到了父親的責備:“我們應該培養孩子開闊的心胸。”
可是,當孩子上了中學之後,便開始變得非常喜歡趕時髦、愛打扮起來,並交上了同樣愛時髦的朋友。
這時父親才感到不對勁兒了,趕緊控制錢袋,然而已經為時太晚。沒有克制力的女兒,一旦看見想要的東西就怎麼也忍不住,偷偷地從父母的錢包裡取錢買東西。父母發現之後,便對錢包嚴格管理。這下子,女孩就把家裡值錢的物品拿出去變賣。因為買方是黑社會,所以她很快就陷了進去,常常夜不歸家。
在社工接受了女孩父母的咨詢之後,他們同心協力,開始一點點地幫助女孩培養“忍耐力”。不過,到女孩的狀態好轉過來時,已經五六年過去了。
為了培養孩子對物質、金錢的克制力,家長有必要給孩子樹立信心:雖然即刻不能得到,如果忍耐的話,終能達到目的。家長若以拒絕的態度對待孩子的物質欲,孩子將失去期望。
常常會有這種情況,孩子在得到了久等之後的東西時,自己發現:那麼想要的東西其實並不如想象的那樣好,有沒有都可以。有過這種體驗之後,孩子將學會仔細考慮自己究竟喜歡什麼東西,並知道應該有計劃地買東西。
人對金錢和物質的欲望是沒有止境的,而且,當今的日本是一個不惜用種種手段來刺激孩子欲望的社會,所以,令孩子養成控制自己欲望的能力是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而且,這是只有在家庭裡才能夠完成的教育。 window.googletag = window.googletag || {cmd: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efineSlot('/22590772197/pc_textbottom', [1, 1], 'div-gpt-ad-1639353180888-0').addService(googletag.pubads()); googletag.pubads().enableSingleRequest(); googletag.enableServices();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3935318088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