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農曆年前是傳統的購屋旺季,各家房仲每逢農曆年前都是備戰狀態,台灣房屋發現,和 房地產 景氣連動的居住類 物價 指數每逢農曆年當月都會呈現高峰期,預料在農曆年前又將有一波購屋行情啟動,而如果想在年前裝潢,就必須提前規劃。
俗話說,「有錢沒錢討個老婆好過年」, 結婚 因素使得農曆年前往往成為傳統的購屋旺季,台灣房屋不動產研究室執行長邱太煊表示,由於 年終獎金 即將入袋,因此也是買車、買家電、裝潢等大額消費的旺季。
邱太煊指出,房屋買賣從合約簽訂到過戶約3個星期至1個月,且過戶後才會開始裝潢、購買家電,因此大多會出現1個月的遞延效果,從近6年來的北市消費者物價指數表發現,居住類指數每逢農曆年當月指數最高,也就是說,農曆年前1個月房屋交易最為活絡。
台北市政府主計處指出,居住類指數調查項目包含住宅修繕、房屋租金、水電瓦斯費、部分家電產品購買量,但並未將購屋金額計入。邱太煊指出,以98年為例,農曆年的1月居住類指數居全年之冠,達到104.32,93年至97年,居住類指數最高的月份,也清一色都是農曆年當月,顯示有了年終獎金支撐,民眾也較大膽購屋。
而專攻 豪宅 銷售的台灣房屋仁愛圓環加盟店店長施光明也表示,北市過年前房屋裝潢、修繕費較高的現象比其他外縣市更明顯,如果要求要在過年前交屋,價格會更高,平均漲幅約5%~10%不等,因此,民眾若想省下裝修費,就必須提前規劃,也許還可以省下一筆過年的旅遊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