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早期的台灣社會中,孤魂野鬼被視為社會不安的源頭。因此,為安撫無人祭祀的鬼魂,於每年農曆七月舉辦融合佛、道兩教的普渡儀式。然而長達一個月的祭典儀式,不僅代表早期社會對鬼神的敬畏,也傳達了台灣人民對客死異鄉的孤鬼一種蘊含宗教情懷與同胞手足般的憐憫之情;十九世紀以後,普渡祭典的舉行更成為台灣社會區域人際網路連結的重要媒介。
鬼魂在漢人信仰中的意義 農曆七月為漢人俗稱的鬼月,月中的普渡是漢人社會一年中重要的祭典,祭拜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要瞭解鬼魂在漢人信仰中的意義,可由下圖漢人的神鬼信仰體系來說明: 玉皇大帝 → 觀音、 媽祖 → 保生大帝、 清水祖師 → 開漳聖王、 三山國王 → 土地公 → 祖先 → 孤魂野鬼(或稱有應公、大眾爺、義民爺、老大公、萬善爺、好兄弟......)
神界中,最高的神祇是玉皇大帝,其次是觀音、媽祖等等,最低的是土地公。鬼界中,有人供奉的是祖先,無人奉祀的是孤魂野鬼。孤魂野鬼由於無人祭祀,成為漢人信仰中,社會不安的重要來源。 融合道教與佛教信仰的普渡儀式 面對社會不安之源的孤魂野鬼,發展出七月普渡的儀式,以安頓這些地獄中無人祭祀的惡鬼。今日農曆七月普渡,除了漢人的鬼魂信仰,也融入道教與佛教的思想,因此七月普渡常稱為「中元普渡」或「盂蘭盆會」。
「中元普渡」之稱與道教思想有關,在道教的神祇中,有天官、地官、水官,地官執掌赦罪,於農曆七月十五日(即中元日)神祇生日降臨人間,定人之善惡罪福。孤魂野鬼被認為罪過較深,乃延請道士做科儀救渡眾孤鬼。
「盂蘭盆會」是梵語之漢譯,意為施食拯救苦難。「盂蘭盆會」係釋迦牟尼告知其弟子目連於七月十五日以盆盛五果百味,供養十方大德,以救母脫離餓鬼道。由於佛、道兩教思想之滲入,中元普渡也有佛、道兩教不同的儀式。
普渡之儀式主要分成:請鬼、施食、誦經、驅鬼等。請鬼,是打開鬼門,迎請陰間的孤魂野鬼來到陽間。為讓眾鬼順利得由幽暗的地獄來到人間,人們在廟前豎立燈篙,上掛燈籠,上書「慶讚中元」,引導鬼魂。燈篙愈高,照明範圍愈大,來食的孤鬼就越多,因此各廟必須衡量自己能供食的程度,以免「鬼多粥少」,造成鬼魂的怨懟而加禍於人間。除陸上豎燈篙外,水中也有放水燈之儀式,照明來自水中的溺鬼。因深恐來到陽間的眾鬼不能滿足口食之慾,慎重的街市如鹿港,從鬼門開後,街民分組輪流按日供食祭祀,以保平安。
施食 「施食」是普渡中最重要的儀式,信眾供奉豐盛的飯菜以飽眾孤鬼口福。除食物之外,也為其準備經衣(即新衣),讓其在陽間渡過短暫的舒適生活。施給眾鬼的食品,因有法師的科儀,信眾認為食後會帶來好運,因此有搶取貢品的「搶孤」活動,形成普渡過程中最熱鬧的畫面。除了施食之外,也為這些孤魂眾鬼誦經,使其能超渡達於樂土。普渡的尾聲是農曆七月二十九的「關鬼門」,這天傍晚,人們在自家門前準備菜餚,為眾孤鬼「餞別」,廟前的燈篙也要拆除,宣告普渡結束。有時寺廟生怕孤鬼留連不願歸回陰間而危害陽間之人,因此於是日深夜特請鍾馗押孤,以保地方安寧。
孤魂野鬼在台灣社會裡的特殊意義 七月普渡在台灣漢人社會中,比其在原鄉還來得受重視。十七世紀以來,漢人冒險來台拓墾,毒蛇猛獸、瘟疫、勞累、械鬥、民變,奪走珍貴的人命。「九死一生」的諺語說明瞭其生活競爭的艱辛。遍地無人收埋的屍骨形成先民對鬼魂強烈的畏懼心理。但這些身死異鄉的孤魂野鬼有許多是來自原鄉的兄弟,在宗教與憐憫的驅使下,人民集資收埋曝露的屍骨,形成台灣有應公或萬善祠高密度的現象,台北一個小小的木柵區就有二十六間這樣的祠廟。由於這些客死台灣的孤魂野鬼都是在台灣如兄弟般互相照料的拓墾者,因此七月普渡在台灣稱為「拜好兄弟」,不同於原鄉的「拜人客(即外地人)」。
就台灣社會發展史觀察,中元普渡的祭典成為十九世紀以後,台灣社會區域人際網路連結重要媒介。這些中元節祭祀的好兄弟,許多是為了保鄉衛民而犧牲的。在祖籍別意識強烈的時代,不同祖籍別的人群各自透過中元節祭典,形成自己的集團,彼此團結,共同面對敵人。台北大龍峒的保安宮是祖籍福建同安縣人中元節的祭祀中心,台北盆地內同安籍人分三組輪流擔任中元祭典主持。艋舺的龍山寺、清水的祖師廟分別是福建三邑(即南安、晉江、惠安三縣)與安溪縣移民的祭典中心。新竹縣新埔鄉枋寮的義民廟是新竹客家祖籍為主的中元節祭祀中心,祭祀在清朝林爽文與戴潮春的反清事件中為鄉而犧牲的鄉民。因其為鄉抵抗反清者,清官方為拉攏賜予「義民爺」。
台灣七月普渡稱為拜好兄弟實有其特殊的歷史背景。除宗教的意義外,七月普渡成為連結十九世紀台灣中北部社會最重要的媒介。如果人們能以七月拜好兄弟的「熱情」來關懷幫助人間的弱者,則孤魂野鬼或可減少。
溫振華/(台灣師大歷史系教授)
孟蘭盆法會 佛教界人士,每年的中元節,就舉辦「孟蘭盆法會」,以水果、粽子、粿類、白米等做為祭物。「孟蘭盆經」載曰:「是佛弟子修孝順者,應念念中憶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憶所生父母,為作孟蘭盆。施佛及僧,以報父母長養之恩。」
西語的「孟蘭」原意是「救倒懸」,因為印度風俗在雨季期間,都要去修道,在這期間,一般人以食器裝著食物去供養眾僧,以救先人倒懸之苦,相傳這種風俗,起源於「目蓮救母」。
目蓮救母 佛陀弟子中,神通第一的目犍蓮尊者,思念過世的母親,他用神通看到其母因在世時的貪念業報,死後墮落在惡鬼道,過著吃不飽的生活。目犍蓮於是用他的神力化成食物,送給他的母親,但其母不改貪念,見到食物到來,深怕其他惡鬼搶食,貪念一起,食物到她口中,立即化成火炭,無法下嚥。
目蓮雖有神通,身為人子,卻救不了其母,十分痛苦,請教佛陀如何是好。佛陀說:「七月十五日是結夏安居修行的最後一日,法善充滿,在這一天,盆羅百味,供巷僧眾,功德無量,可以憑此慈悲心,救渡其亡母。」於是目蓮遵命去做,終使他的母親脫離了倒懸之苦。 七月俚語
1.七月半鴨,不知死活。
2.做長工望落雨,做乞食(丐)望普渡。
3.七月初一鬼門關開,大家卡小二。
七月普渡歌(流行於鹿港地區)
初一放水燈,初二普王宮,初三米市街,初四文武廟,初五成隍廟,初六塗城, 初七七娘媽生,初八新宮邊,初九興化媽祖宮口,初十港底,十一菜園,十二龍山寺, 十三衙門,十四餓鬼埕,十五舊宮,十六東石,十七郭厝,十八營盤地,十九杉行街,二十後寮仔, 廿一後車路,廿二船仔頭,廿三街尾,廿四店後, 廿五許厝埔,廿六牛墟頭,廿七安平鎮,廿八婆仔寮, 廿九通港普,三十龜粿店,
(八月)初一豬呫,初二乞食寮, 初三米粉寮,初四乞食吃無餚........
參考資料 (一)阮昌銳(民80),台北市傳統儀禮--歲時節慶篇,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二)劉還月(民79),臺灣歲時小百科(上),臺原出版社。
( 三 ) 鄭良偉 ( 民 79 ),臺灣禮俗語典。自立晚報。
中元普渡當天,我們在門口要普渡好兄弟。如何來準備,建議如下:
普渡好兄弟: 時間為下午3點後開始祭拜,記得在太陽下山前(5點前)完成整個儀式。
在門口朝外面擺設供桌,桌上準備的祭品建議為(以由外到內擺放順序來寫): 香爐1個(可用米杯替代)。 酒杯7個。 半熟三牲(豬肉、全雞、魚一條)。 副食:罐頭、菜碗(要單數)…等。 零食:糖果、餅乾…等。 水果:要4樣。 飲料:汽水、果汁、茶類、酒(無論罐或箱也都要單數)…等。 乾料主食:白米、泡麵、米粉…等。 金紙:經衣、庫銀、四方金(刈金)、銀紙(刈銀)、往生咒、金銀元寶。 另在供桌下,需要一個小板凳放一個裝水的臉盆及一條毛巾。
拜拜程序: 1、一人代表點三柱香加上每樣祭品上需插一柱香(此在告知好兄弟,這些東西是要供養他們,他們可以拿走的),所以計算共有多少祭品再加上三柱香,再來的人只需3柱香即可。 2、第一次香點完,開始燒經衣。表示請好兄弟來享用祭品前,先梳洗儀容、換新衣。並倒上第一次酒。 3、第一次香過半,點第二次香。再倒上第二次酒。 4、第二次香燒半時,點第三次香,並開始燒紙錢(因為紙錢必需在香燃完前燒完)。 5、燒完金紙,將所有的香拔起丟入金爐裡,七杯酒往外潑灑,臉盆的水也是,表示整個祭拜儀式完成,撒供。
注意一點!酒不可以喝,而且必須往外潑灑,潑灑的目的就是通知來用餐的好兄弟這場宴會結束了,明年再來吧,否則好兄弟以為筵席還沒結束,繼續待在你家門口
引用自:臥龍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