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澳的月光

  • Share this:

最近在計劃 12 月的宜蘭幸福行,想在幾個特別的車站多停留一會兒,所以開始作功課, day1 的規劃中,到武塔站已經晚上 6 點多了,恐怕沒辦法去看沙韻之鐘,於是決定要夜宿在武塔往北後一站的南澳,隔天一早在回武塔,不過在找住宿的過程中,看到一些資料,突然覺得這一切似乎都很巧妙的聯結在一起,有點不可思議 ……

(1) 此趟旅行主要是要到漢本車站蓋幸福章,但武塔沒章,會想去看沙韻之鐘,是因為電影「練習曲」的關係,心想既然來了就去瞧瞧吧!

(2)google 南澳住宿,也順便查了一下南澳景點,發現有南澳古道這個地方,而且有人拍很漂亮的照片放在 blog ,讓人有點心癢想去走一趟!也不曉得為什麼,看到南澳古道這幾個字,就一直讓我聯想到電影「賽德克巴萊」裡面那麼險峻的山路。

(3) 查到前陣子台新金控總座林 先生 在南澳山難的新聞,原來他是為了找到「泰雅祖先早年翻越中央山脈的路」在南澳古道中迷失,看了他在 youtobe 的最後電視訪談,才知道他先是為了「沙韻之路」著迷,才興起找路的念頭,也讓他完整的找出當時沙韻人生的最後一段路,並出了一本「找路」的書,我也開始對林先生的浪漫又即興的找路歷程,有點著迷。

(4) 查到原來那首「月光小夜曲」的老歌,唱的是沙韻的故事,練習曲中有四位泰雅阿媽唱著,只是之前看不懂為什麼要唱這首歌。

(5) 在博客來買了「找路(月光.沙韻. Klesan )」打算宜蘭行前先拜讀,稍微翻了一下,目錄中有一章節標題是「 懷念彩虹橋彼端的 Dokas san 」、「 獵與被獵 」,竟與魏導的「賽」片一再強調的「彩虹」及「獵人」的想法不謀而合,奇怪的是,不同創作人、各自進行、創作形式不同(一個是電影、一個是出書)、且前後時間點不同的創作,會在這個時候全部一起發表出來,卻講述有點相似的故事背景,感覺有點太巧合。

(6) 今天,電影「不一樣的月光」上映,這部拍了三年的電影,也是從泰雅少女沙韻的故事發想,怎麼那麼巧,最近一直接收沙韻跟南澳的訊息,滿腦子沙韻的故事,這部電影來得正是時候,我一定要去看。

有股衝動想去走「南澳古道」,她前段 3km 是有經過規劃的步道,直達沙韻落水的地方,但 3km 後面就不鼓勵遊客進入,一直考慮要不要去走,因為此次旅行只有一個人(突然決定我將來的另一伴肯定要能陪我上山下海才行),自己單獨去感覺有點危險,宜蘭行的規劃也就此卡住,還沒完成,到現在還猶豫著!

我想這樣多的原因跟巧合,有點冥冥之中的感覺,此次去「沙韻之鐘」,聆聽她整點時播放的「月光小夜曲」,不知道自己會激發出多複雜的感覺,就像林先生一開始在書中說:「如果你知道她從這麼深山中走出來,如果你知道她那麼接近終點,你一定會對才十七歲的她,竟然在這裡失足落水而死,感到非常的 …… 非常的 …… 非常的什麼呢?我一下子還真的找不到合適的字眼,尤其是可以寫出來而不會犯眾怒的字眼。」就如我只是沒來由地一時興起,想在從未去過的南澳待一晚,或許我可以在南澳的月光下,想想莎韻的故事,幫幫林總座找出那個適當的「字眼」來形容。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