憧憬與真相(異國婚姻篇)
很多人對異國婚姻存著很有趣的幻想,我常常收到此類的問題\留言\信件詢問。統計了我收到過的各式各樣千奇百怪的留言與問題,嚮往異國婚姻的女生 〈不要說我歧視,我只有聽過男生問說外國妹是否好把/易上/夠浪/風騷,沒聽過誰問「要如何才能娶到法國妞」的〉,很常常是沒有在國外生活過、甚至於沒有 跟洋人打過交道的。也對啦,有第一手經驗的話,就不會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了。 綜合大部分的觀感,遂整理出以下幾個常見的憧憬: 憧憬一:外國人比較浪漫。 憧憬二:外國生活比較好。 憧憬三:異國婚姻不會有婆媳問題。 憧憬四:混血兒多可愛。 憧 憬不是壞事,大家都經過那種雙眼如星如霧,對男人\愛情\世界\未來有著無限盼望與想像的時期。可是叫我昧著良心,陪小女孩話虎爛,同意外國的男人浪漫還 是生活美好,外國的食物優雅,外國的月亮是起角的,我怕我死了會直接落拔舌地獄〈雖然我想我已經給自己賺得特快車頭等席了〉。 所以你要是希望保留看到好萊塢愛情片的美麗幻想,以為愛爾蘭每個男人都是GERARD BUTLER,請你不要看下去,要當告訴小孩沒有聖誕老人的那個角色也不是很容易的,我不想誰因為幻想被戳破恨我一世。 不管PS I LOVE YOU演出有多麼動人,網路上有幾千個外國媳婦的網站告訴你外國的男人\生活有多麼神奇,真相是: 真相一:外國人沒有比較浪漫。 首先,請妳解釋,妳所謂的「浪漫」定義為何,妳要是覺得外國人說話很甜蜜,滿嘴巴親愛的、寶貝、甜心、南瓜派那樣亂叫,於是覺得浪漫,要求忒也太低,找二手車推銷員好了,他們還更加舌燦蓮花咧。 男人就是男人,藍眼珠還是黑眼睛,白皮膚還是炎黃子孫,都只是男人,不分種族國籍,每個國家都有好人賤男,聖賢壞蛋,有情郎負心漢,統統一樣,挑中爛蘋果還是甜梨子,純粹看閣下運氣跟眼光,跟該男的膚色血統毫無關聯。 你要是看好萊塢愛情片看得多,覺得洋人會滿口蜜糖寶貝甜言蜜語很過癮,那請你也看一下FBI檔案或是犯罪現場這種節目,老外毆妻、家暴、殺妻的比率可比台灣人高不少。 有電影裡面愛妻情深至死不渝,又會唱歌又會跳艷舞娛樂老婆的愛爾蘭男人,也有奧地利把親女兒關在地下室二十幾年強姦她生出七個不知道好算孫輩還是兒輩的小孩那種天地不容匪夷所思死有餘辜的賤父。 沒有,外國人沒有比較浪漫。 真相二:國外生活沒有比較好。 許多人一提到住歐洲就兩眼星星,覺得歐陸小鎮風光明媚,遠處的城堡,山巔的教堂,一般房子都蓋得很可愛,像格林童話裡面的糖果屋一樣。北美洲郊區住宅的獨立屋子又大又美,坐落在參天古樹跟綠草如茵中,雙車庫,每個人都可以得到充份的空間。生活品質「肯定」比原生國家強。 生活品質這件事很現實,想要好一點的環境,看你付不付得起帳單,在任何一個國家,付不出電費都一樣要剪線,只要閣下口袋麥克麥克,不用怕沒有優良家居,如此而已。 不要風景明信片看太多,覺得十八世紀留下來的古宅氣氛奇佳,甚具藝術人文氣質,老房子不一定會鬧鬼,可是排水管跟電線系統如果也是三百年前的古董,修理起來夠你哭的。 嚮 往歐陸小鎮生活步調悠閒?你試試看馬桶壞了沒有一通電話服務就到,還得排隊苦候兩星期,等水電工大爺渡假歸來,才有人處理積存的「天然有機肥料」。整個八 月份,法國呈現半停擺狀況,一條街上四家麵包店通通他媽的關上大門度假去,要吃手杖麵包跟牛角包,要多走半小時,叫我家裡的法國人吃家樂福的吐司,他會覺 得我「美國人虐待他的胃口」〈X,加拿大不是美國一省,而且我是台灣人〉。傍晚六點一到,所有店舖打烊,沒有微風廣場,電影院,KTV,7-11,更加不 要妄想夜市的鹹酥雞,米糕,香菇肉羹。最近的一家麥當勞,可能要開四十分鐘車,而且不外送〈這是指鄉下,不要以為法國就等於巴黎〉。 法國 政府不承認「中華民國」這回事,辦起證件來,叫你拿「中華人民共和國」蓋章的文件來搞,我氣得七竅生煙也拿他沒輒。帶小孩走在路上,時時被人當成孩子的菲 律賓奶媽,大聲管教小孩兩句,只怕會有人報警說外籍保母虐兒。郵局把寄回台灣的郵包寄到泰國,六個月以後打回法國,上面大書「查無此人此址」〈幹林娘,泰 國是要去哪裡生明倫路〉。亞熱帶長大的人,很少頂得住下雪的冬天,凍〈乾〉得皮開肉綻流鼻血,被靜電電得手摸到什麼都批啪響發射藍色電光還不叫苦連天的變 態,我只認識一個。米酒醬油麻油要空運,沒有做月子中心,住在外省可能要特地開車進巴黎才可以補給中國貨品。美容院不會搞亞洲女人的頭髮,不小心就會被剪 成狗咬的,還是燙成非洲爆炸頭,沒有按摩,沒有修指甲服務,然後收你三百歐元。一切的一切,都要靠小姐您的玉手自己打理,真的,浪漫? 生活在哪裡都不是一件浪漫的事情啊。 真相三:異國婚姻一樣有婆媳問題。 通常的誤會是,外國人比較獨立,所以親情淡薄,嫁老外可免除婆媳戰爭,以及跟姻親應酬的麻煩。 錯。 而且,是聚九州之鐵也不能鑄成的大錯。 我不只一次聽過人家酸溜溜的說:「………那是因為妳嫁給外國人啦,我們台灣人的規矩是不同的。」 也 許國情風俗文化語言是不同,但是人性走到哪裡都是一樣的。不要以為異國婚姻就可以對問題免疫,婆媳戰爭,妯娌之間勾心鬥角,嘴賤的親戚,統統如出一轍。或 者是有不同,語言的隔閡、認知的差距、離鄉背井的孤寂,只會在有狀況發生時更加深委屈感,也更加重解決問題的難度。想訴個苦,得打國際電話,將來收到電話 費帳單只怕要引發二次大戰。吵架也無處可以馬上投奔,回娘家還是找朋友家暫避,又不是拉開家門跳上計程車即可,得上飛機呢。 不要以為外國 婆婆不管兒子家事,別天真了,嫁個略有家產的老外,他相信你是為愛獻身,他媽未必如此好白話,逼媳婦簽婚前合約還是切結書,聲明放棄一切財產繼承權的大有 人在。怕閣下是「東方掘金小娘子」,閣下挺著七個月身孕之際,殷殷垂詢「何以不去找工作」的婆婆亦不算少數。有人回公婆家小住一週末,臨別公婆出示帳單詳 列閣下住宿兩晚費用多少,吃了雞蛋三枚價格若干,衛生紙半捲所費幾何,還不收信用卡支票只收現金,結完帳,比民宿還貴。 還有洋婆婆毫不客氣的告訴媳婦生女兒不算,兒子才能延續其家族姓名,你以為這種重男輕女的觀念是咱們台灣特產?全世界都有啦。 真相四:混血兒也有不漂亮的。 我最常收到的誇獎兒女長得可愛,然後就免不了要提出:啊還是嫁給外國人好可以生這麼可愛的混血小孩。 這大概還不算離譜的感慨,還常常有人說,自己沒結婚之前很想找個老外嫁,因為想生混血兒。 嗄?! 因為可能會生個漂亮寶寶所以想嫁洋人,他媽的,不要結婚,把丈夫當什麼?配種的公豬嗎?那可不可以去找精子銀行買白種精子自己DIY就好,不要害人害己? 這種人會讓我很擔心,要是生出來的孩子不夠美貌,她會不會後悔把孩子生下來?很恐怖ㄟ。 不 過更離譜的還有,我貨真價實的聽過有個媽媽跟我說過〈不只一次〉,一樣是混血兒為什麼他家小孩跟我家小孩差那麼多,很想調換之類的。說不定那是人家誇獎我 家小孩的方式,可惜我是個沒有此類幽默感的笨蛋,嚇得我膽寒,從此不敢讓該人接近,開什麼玩笑,很想請那人去掛精神科溜。 我們現在都已經在大力呼籲要拯救生命,提倡要養寵物請去動物收容所領養棄犬,不是跑到寵物店花他媽的四五萬台幣買一隻長相漂亮有血統書的貓貓狗狗,生小孩居然只想要可愛的,老天爺。 美媽才會生美女,要是本人長得十分抱歉,嫁給外星人也生不出基奴李維還是瑪姬Q好不好? 說 真的,我對「沒有出過國而幻想去某國定居」的這種憧憬,覺得十分之莫名其妙,讀到彼得梅爾〈PETER MAYLE〉的《普羅旺斯的一年》而想到法國南部看薰衣草田,或是看完丹布朗〈DAN BROWN〉撈得風生水起的巨作《達文西密碼》而想去羅浮宮或是巴黎市尋找隱藏的線索,是去旅行,去實地體驗書中描述的景色,那是可以理解的心態,完全正 常,可是,誰會無端端忽然嚮往去一個語言文化風俗一無所知的地方生活哩? 在哪裡生活,都各有優劣好壞,沒什麼好比較的,歐洲有歐洲的美麗 與哀愁,亞洲有亞洲的快樂與煩惱,不會因為住在哪裡、伴侶是哪一國人士,問題就會變多還是不見,試試看住歐洲的話,發掘歐陸新鮮的風土人情,住亞洲的話, 享受亞洲可以提供的快樂,這樣日子大概容易很多。最辛苦的人是住在歐洲想念台灣,回到台灣又覺得歐洲比較這個那個,那給他去美洲吧,一面痛恨北美沒文化一 面懷念歐陸人文氣息跟台灣小吃人情,痛苦與日俱增,除了慘我不知道說什麼好。 生活跟幻想是有點距離的,這是我觀察多年的小小心得,報告完畢。
(引用 http://blog.pixnet.net/madamed/trackback/508666011f/189417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