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K又稱為凝血維生素,它在凝血中扮演什麼角色?

  • Share this:

很多凝血因子 ( 如 II 、 VII 、 IX 和 X) 在熟成的過程中需要在固定的麩胺酸殘基上再多加一個 carboxyl 在γ C 上,這是在肝中進行的氧化反應,其過程需要維生素 K 做為還原劑,所以若 維生素 K 攝取不足,凝血功能就會出現問題 。維生素 K 在此過程中會先暫時被氧化,再由另一個酵素( VKORC )將它變回原來有活性的還原態,若是無法變回來,維生素 K 就會變得不夠用,凝血因子因而無法成熟,使得凝血功能降低。

由於人體腸道中的細菌會合成維生素 K ,所以維生素 K 攝取不足的情形很少發生。但若是經常服用抗生素,使得腸道中的細菌大幅降低,就很可能會產生維生素 K 攝取不足的現象。維生素 K 是脂溶性,若脂肪攝取量太少,也會影響維生素 K 的吸收。


Tags:

About author

View all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