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學了北管,所以早上「百人百琴」演出後,就想留下來聽聽下午獅陣的鑼鼓。
所有參與隊伍先繞場一週
這是客家獅,聽說在台灣已較少見。我還以為所有獅都一樣,就是獅呢! 。
這一隻金毛獅超可愛,是北京獅。
三太子先一起跳再來個別秀,最後再合舞。
三太子之一。他才國小二年級生。
小小年紀,能在烈陽下,頂著重重的太子身跳舞,實在不簡單。
初夏午後,大家來看表演,是不是比在家吹冷氣打電動來得有趣,也更健康。
國父紀念館前廣場,眾人圍觀看表演的方式,讓人想到古早時代,村子裡神明生日或慶祝豐收,在廟前廣場上大家熱鬧齊聚,舞弄獅陣來慶祝,一幅和樂的農業社會景象。
台北逸仙國小表演的「北投陣頭」,很難想像這些台北的嬌嬌子能舞弄如此大型的兵器 。
台北東湖國小的舞獅隊,除了舞獅,有些掌旗的小朋友個頭嬌小,要揮動大旗必然有相當難度,但看他們動作純熟,又跑又跳,就知道是經過良好的訓練。
咦! 怎麼有兩個穿一般服裝的大人穿插在隊伍中?!!
經大會主持介紹,原來是某電視台作節目錄影,要介紹學校的舞獅隊。
主持人也來試試舞獅
今天忘了作防曬,打著傘,還是曬得快脫皮了,趕緊結束參觀。
傳統藝術的一天,好像去了恆春,又好像回到阿嬷家的晒穀場。思緒也回到久遠的從前,頓時忘了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