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是生命的右手,理性是生命的左手
一個是動力,一個是剎車
感性是當下的剎那,理性是時間的耐力
沒有感性 愛情的門打不開
沒有理性 愛情的路不長久
沒有感性 生命的伴侶不會出現
沒有理性 成長的學習不會發生
有人說愛情需要一些衝動 一些荷爾蒙 一些傻勁
太多的計算 太現實的角度 太完美的要求
愛情就不會發生了
有時婚姻的發生是 因為自己太多的幻想 和 對方完美的謊言
但是終將出現 理想與現實的落差 謊言的拆穿
多數必然是同床異夢、怨偶
有的忍耐 有的認命 有的將就 有的分離
都是不愉快的生命旅程
是那裏出現了盲點,是感性闖的禍?
但是愛情或婚姻沒有感性還算是嗎?
沒有了感性 世界是停滯的 沒有色彩的
沒有感性理性就不可能成為智慧
有智慧才能在感性與理性間取得平衡
而智慧的取得 卻是來自感性與理性的衝突學習
以這種認知 共同面對問題
則 問題就不再是苦惱的代名詞
可以是成長的機會和轉機
《 亞里斯多德的倫理道德的簡單的概念,情感最適宜的狀態就是投入適當的量,不多也不少。
就是中道的概念, EQ 高的人知道何時該控制情感,何時又該順著情感走。 》
《 亞當史密他認為有些情感是特別設計來幫助我們表現道德行為,稱為道德情操。 》
愛情或婚姻的開始這兩者都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