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述朋友臉書:
「歷史必須與地理做連結」 我始終認為所謂台灣史應該是台灣這塊土地有哪些政權來來去去,有哪些文化開花,又有哪些人的耕耘及收穫。簡單來說,我比較喜歡「土地的歷史」而不是「人的歷史」。 不是因為有個外來政權短暫地在這塊土地上統治過,我們就要全盤接收外來政權的母文化做為唯一的文化。為什麼在台灣我們會說台灣文化深受日本文化影響,但卻不會說台灣文化深受中國文化影響?關於後者,我個人更常聽到「台灣的文化是中華文化」。 李昂有本書《附身》,就是用各種各樣的外來政權「附身」在台灣這塊土地上,隱喻了台灣的殖民史。我認為難題就在於「病識感」,「台灣」能不能認知自己是個主體而不只是載具?
題外話... 那些從小在國外長大,因為父母是台灣人所以可能寒暑假會來探親度假的人,如果他們有什麼成功的事蹟,馬上被冠上「台灣之光」的名號,也是常讓我覺得莫名其妙的。這片土地沒有灌溉他什麼,他或許也不自稱「台灣人」(頂多說"我雙親都是台灣人"),結果在台灣的人反而沾沾自喜有這樣的台灣之光。還有那種根本不在台灣生活,選舉到的時候趁著政府祭出便宜機票優惠就回來投票的人,也常讓我覺得真是夠了。
這段話我蠻認同的...
歷史背了都忘得差不多了
但是歷史真的很重要
不知道自己國家的歷史
就好像不知道自己媽媽是誰
台灣的歷史不長
發生在過去的那些事
告訴我們許多關於這塊土地的事
我們是台灣人
即使有些祖先是大陸人
但我們在這塊土地另起了爐灶
台灣人你為甚麼不認同自己
對面那一大塊土地
跟我們除了文化上的淵源還有甚麼呢?
整個亞洲地區文化上都互有淵源阿
我相信 台灣是一個獨立國家
如果可以 希望新世代的台獨份子能夠帶著台灣走出自己的道路
以下來自PTT版友:
歷史必須與地理做連結 妳可以想想美國史會不會從英國史連結過來? 華夏五千年歷史其實就是大陸地區國家的歷史 台灣只有在清帝國有被收編至版圖中,但甲午戰爭後 台澎被合法割給日本 中華民國成立時,台灣是日本領土(所以八年對日抗戰空襲台灣的是美軍,不是日軍) 而中華民國自從1949被中華人民共和國逐出大陸後 華夏歷史中,中華民國已經結束了 殘餘的流亡軍民正好因二戰日本放棄台灣,有個空白地可以收留 才造就現在的處境
從歷史脈絡來看,對台灣來說,中華民國是完全的外來政權 完全的流亡政府
文化與國家認同是可以分開的 從大陸地區傳來的文化,可以轉化成本土化的台灣文化 即使日本韓國文化,也都是深受中國文化影響,最後會變成具有獨特性的當地文化 中華人民共和國也有自己從五千年歷史傳承而來的文化 二者雖然同源,但卻有分別 死守"中國"這個名字,沒什麼益處,只會淪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省的處境 台灣的主體性將完全消失
中華民國要擺脫流亡政權,只有本土化一途 先把憲法本土化再說
好文延伸閱讀: https://www.ptt.cc/bbs/historia/M.1378997376.A.F0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