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龍果,又稱黃仙蜜果 Pitahaya Amarilla 分佈於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及玻利維亞等地區,因為果實精質甜蜜多汁堪稱火龍果界的極品,不過由於它的成熟期比一般火龍果要多二、三倍,果實上又長有細長的尖刺,照顧上又十分繁雜所以現在幾乎都只有一般家庭種著自個兒品嚐的,但在高雄"聽說"往寶萊方向的路上有一家專門種植黃龍果的果園,只是我沒去過寶萊所以我也不敢確定是否真有此事。
數個月前從其它園藝玩家的手裡得到了幾條黃龍果的枝條,那對我而言真的像是在做夢一樣,於是迫不急待的立刻就從自家園子裡挑了一支紅肉大果的火龍果枝條當這黃龍果的保姆;為什麼不要直接扦插呢?這是因為黃龍果跟一般火龍果的根系不一樣,一般火龍果的根系種植半年後就可以長到一公尺以上的長度,而黃龍果卻只有十公分不到,如此的根系要培養出強健的枝條還要開花結果,那實在是太強"龍"所難了,所以找個根系較強壯的枮木就變成十分重要的工作。
就上圖所示我們用刀子先從1號處下刀,下刀時不用切到維束管,然後再垂直切第二刀,而第二刀的角度最好再往中間維束管的位子偏進去一點,這樣可以讓有較多的面積可以和枮木的維束管相接觸進而提升成功率,完成之後在枝條的左邊也要再用同樣的步驟切割一次。
這是我園子裡的紅肉大果火龍果,切下來之後切除了它枝條上所有的刺也就是它的芽點,這麼做的原因是為了不讓它有機會長出側芽而發生嫁接後的黃龍果被棄養的情事。
接下來選好位置從維束管的中間切開,並注意不要把維束管給切斷了,不然的話養份就只能從另一邊輸入黃龍果技條而另一邊運氣好可能會自行接合,但也可能會腐爛造成嫁接失敗。
枮木和橞木處理完成後就可以接合了,只要對準了兩支技條的維束管並輕插到底就算完成。
但是火龍果在癒合的期間會因為傷口的粘液而產生滑動或滑脫,所以我們必需用繩子、絲襪或伸縮帶來固定兩邊技條,並且放置在隂涼的地方三天,才可以插入土中等待生根,否則枮木很有可能會細菌感染而腐爛。
上圖是嫁接完成一個月後黃龍果的芽點開始芽動的現象。
再歷經六天芽點就已經竄出,一個新的希望就要開始展開了,我要大聲的對它說:我要吃好吃的黃龍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