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孫天醫真人:天醫真人,姓孫名思邈,唐京兆府(今陝西省長安縣)華原人 ,隱居太白山。隋文帝時(公元五八九~六一六年)授予國子博士,但思邈慕道心切,不拜。迨唐太宗(公元六二七~六四九年)初,曾到京師(唐朝國都長安),彼時思邈雖是老態龍鍾,但視覺聽覺仍甚明聰;太宗授予諫議大夫,亦固辭之,終身不仕。爾後隱居太白山,勤修博學,通徹百家之說,尤善言老莊之道,精於陰陽推步之術及醫藥之學。孫真人隱太白山時,曾救治一隻青蛙,此青蛙乃龍子所變化,龍王為感謝真人,乃召請至龍宮,頗受禮遇;因得水府藥方三十首。又隱終南山時,亦曾救治一虎,取出喉中金釵(因該虎食婦人誤吞金釵)。真人著有千金要方三十卷傳世,及福祿論,攝生真籙,枕中素書,銀海精微等書,享年百餘歲。 瓊林日:孫思邈得龍宮方,能醫虎口龍鱗。
二、
孫真人先師:真人姓孫名登,字公和,無家屬,三國時魏之汲郡(今河南省輝縣)人,農曆正月三日 孫真人先師千秋。 先隱居北山土窟中,好讀易經及撫彈一絃琴,後移居於宜陽山(河南省宜陽縣屬),勤修仙道,於得道後又穩居於蘇門(別稱蘇嶺或五巖山,山上有百門泉,故亦稱百門山,宋朝邵雍亦嘗隱於此山)。真人隱蘇門時,魏文帝曹丕派遣阮籍(字嗣宗,竹林七賢之一)造訪,孫居士置之不理,阮籍提出有關三國時局請教他,亦不與之交談;阮籍眼看孫登裝出一種「視之不見、聽之不聞」之死架子,非常不,滿乘興而來掃興而歸,返回至半嶺上時,忽聞空中有聲宛若鸞鳳之鳴,後察知乃系孫真人之嘯聲也。 瓊林 日:「孫居大嘯一聲,山鳴谷應」(請參閱瓊林卷四,釋道鬼神篇),足見孫真人之道法無邊也
三、
孫天醫真人 ( 孫真人 ) 真人姓孫名思邈字房仙,京兆華原人 ( 今陝西省耀縣 ) ,生於隋文帝開皇二年 ( 公元五八二年 ) 壬寅歲正月初四日。 生而聰慧,幼而智靈好學,少而深究醫道,及長精絕岐黃之術。立志以濟人為念,凡有秘方週知同道,不敢私存。性尤謙和,脈理有狐疑,必虛心究問,心恐誤人。人亦感其誠,樂以相告,故其術倍精。
尤難得者,其有 慈心 更有慈量,貧者酬金不受,有時反贈以藥貲。每以救人為記功,有誤人即以記過。常謂人曰:「況醫者有時而功,亦有時而過,有時功不補過。吾每遇貧者,一日贈醫,二日施藥,亦求以補過耳!夫貧者汗血辛勞,衹得饔食一飯。忽而有病無所入,支費多貲,每忍病而不肯醫,苦于貧也。吾不受其貲,彼將酬貲可作藥費,有病則樂于醫,不至捱苦。倘病輕者,指其受病之由,使知節戒有時,勿藥有喜,吾何樂而不為。更有貧苦者,不得已求醫,病稍安以為癒。突而復發,甚於其初,而使輕疾變重病。夫一家憑彼以為衣食,徒對此呻吟輾轉,典借無門,豈不深為可憫?況貧之最苦者,無如疾病,救人須救急時無,濟人之難而難在此時矣!贈之藥貲,吾不過將人酬我之貲,轉贈于彼。原不傷于已,而有益于人,吾何樂而不為?」真人之仁心仁術,仙佛慈懷若此,人皆稱為方便神仙矣!
真人醫術如神,名聞天下。唐貞觀二十一年 ( 公元六四七年 ) 丁未歲,太宗召至京師,官之不受。其志不為良相,即為良醫,一心為貧病患者服務,行醫救世。唐高宗弘道元年癸未歲 ( 公元六八三年 ) ,真人年壹佰有貳歲,雖老,視聽猶聰,健身狀容,以其修養而益壽也。乃著千金方、千金翼方、福祿論、攝生真籙、枕中素書、銀海精微等書九十餘卷,留為濟人救世。遂入太白山 ( 又名太一山,亦作太乙山,太一在陝西省郿縣南,山高矗雲表,終年積雪,故名太白山為秦嶺山脈之秀峰 ) 隱居修行。
唐武后 ( 則天皇帝 ) 神功元年丁酉歲 ( 公元六九七年 ) 八月十五日 ,太白山頂祥雲四起,異光數丈,時真人享壽壹佰拾陸歲,功果圓滿拔宅飛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