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家將的起源,目前在學界中尚無定論,雖然許多廟宇,如城隍廟、王爺廟、嶽帝爺廟等,都有八家將的組織,但基本上,與台南、嘉義較為普遍。也有部分學者專家認為,應與『五福大帝』有密切關係。 因為臺灣最早的八家將,是由台南府城的『白龍庵』所發展出來,它的主神就是『五福大帝』。 但在台南當地閭山小法一詞中卻顯示:「…..,原是常山為上將,隨吾主公駕前用…」,與嘉義地區普遍相信,八家將原應為福建漳州常山「九天千眼古聖佛」所收編之上將,而由五福大帝借為家將說法,不謀而合。 八家將雖然名為八家,但這只是一個代名詞而已,實際上成員並不一致,隨著全台白龍庵的成立,按造五福大帝職責所不同,出軍陣容而有所區別。 如以五福大帝之首張部顯靈公(主宰),可配置較為齊全之什將。依序鍾部應靈公(檢察)四將、劉部宣靈公(進表)八將、史部揚靈公(糧草)六將、趙部振靈公(刑事)八將。其中家將成員包括了刑具爺、文差、武差、甘爺、柳爺、謝將軍、范將軍、春大神、夏大神、秋大神、冬大神、文判、武判,有的甚至會多一員擲黑旗。 八家將的職務大抵為主神下令-文差接令-武差傳令-謝范捉拿-甘柳刑罰-四季拷問-文判錄口供-武判押罪犯。 八家將的這套巡捕理論,應係模仿自『城隍體系』,但若放到人間的行政組織來看,則似由巡捕系統蛻化而來;國立成功大學石萬壽教授即認為它是清季縣署巡捕組織的神格化:什役-民壯。文武差-禁卒。甘柳爺-皂班館的皂役。謝范爺-快班館的捕快。四季-門政、堂事、直堂、招房。文判-名幕友。武判-刑幕友。 「八家將」祗是一種泛稱,實際上成員有多有少。「什家將」的「什」是表示很多的意思,不是專指「十個人」。家將陣的行進陣法、所持的兵器,有一套嚴密的規定,最前面是挑刑具擔的什役,刑具有十八樣,其後是家將,依序是:「文武雙差神」文差陳將軍手執令牌,武差劉將軍手執令旗;「四大將軍」是甘將軍手執戒棍、柳將軍亦持戒棍、捉鬼謝必安手持魚枷、拿神范無救手持虎頭方牌。「四大帝君」春神何將軍手提木桶、夏神張將軍手火爐、秋神徐將軍手握金光錘、冬神曹將軍手抓毒蛇。以上合計八員,即為家將軍的八家將。「文武雙判官」文判官右手握毛筆,左手執通緝簿。武判官兩手分持雙鋤。眾家將的任務是隨侍主神出巡,助捉拿妖邪,緝捕鬼怪,捉拿刑罰的程序是由主神下令,文差接令,武差傳令,謝范捉拿。甘柳執掌刑罰,四季大神拷問,文判官筆錄口供,武判官押罪犯。
有關家將團的起源,文獻並無明顯記載,民間的口碑則莫衷一是,比較普遍合理的說法,則是仿照昔時縣署中的巡捕體系而設置。據(安平縣雜記/警察事務條)清季縣署的巡捕組織:「縣衙門:縣令一,刑名幕友各一、門政司事一、堂事司事一、直堂司事一、招房司事一、刑房供承一、皂役六、皂總一、快役六、快總一、總簽首八、簽首二百、地保八、總理三十八、鄉長三十八、民壯四十、禁卒八,總簽及各簽率帶巡夜,城內外約有四百餘人。」
家將是源自台灣本土特有的宗教性陣頭,一般認為發源於在台南市白龍庵。相傳清兵至台灣,因當時台灣流行瘟疫,於是向白龍庵的五福大帝祈求,瘟疫平息後為叩謝神恩,就從福州白龍庵奉請五福大帝神駕至台南市奉祀,寺名亦稱為白龍庵。白龍庵的五福大帝,亦稱作五靈公,即五位瘟疫之神。早期台灣社會瘟疫肆虐,至今所見最早的家將即為驅除瘟疫,可見其形成台灣歷史有深厚的淵源。最早的家將約在西元一九OO年前後形成,距今約一百多年。 全台白龍庵是公認最早的五靈公廟宇,為清道光年間福州籍官兵所建,專門是由官兵及其家屬供奉朝拜的蠻有系統的宇。 而西來庵以前在亭仔腳街時是一間扶鸞(問事)的處所,為原白龍庵民建的鸞堂,以劉部堂為主宰,因此古時候西來庵的劉部常被稱作「亭仔腳王爺」。 另外有人問到白龍庵,西來庵家將關係,也應把忠澤堂一起並列進去. 紫白金青黃龍庵為古老福州瘟毒信仰之大本營。 其中在府城發揚光大只有白龍庵和黃龍庵心福堂(民國六十三年迓媽祖出十三家將). 最早期的黃龍庵心福堂為神秘組織,與白龍庵先祖前輩之派系紛爭,而漸為人淡忘。 心福堂與白龍庵如意堂於光緒三年也爆發家將淵源之老大老二之爭. 而與城隍廟之部將又有何淵源.而其藍德司上界大洞天真君轉世之說有何異曲同工之妙.與民間信仰中的逐疫之神(五福大帝)結合,傳佈至台灣,再加上清代台灣特有民防組織,就演化出獨步全球的家將文化。 除台灣之外,全球各地的華人世界,均未見有此種家將團體存在。由此可見,家將文化之立意,雖然可遠溯至古代儺儀與逐疫信仰,但如果沒有台灣特殊的時空背景,這種文化是不可能產生的。因此,我們可以說,家將文化是真正台灣的本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