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家將一門忠烈

  • Share this:

楊 府 千歲 {敵天大帝} - 楊繼業 楊業 楊令公

『楊府千歲』為宋朝名將“楊業”亦稱“令公”或楊繼業。楊家將的故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代表著忠孝節義的精神。楊令公.原本是北漢的大將,北漢國主降宋之後,『楊令公』也跟著歸順了宋太祖趙匡胤。自此為國出生入死,鞠躬盡瘁。北宋太平興國二年〈公元九七七年〉『楊令公』率領數百鐵騎大破遼兵,威震中原。然而,自古忠臣的宿命都不得善終,楊家將空懷一身本領與報國赤忱,卻始終難逃奸臣的迫害。『楊令公』因‘潘仁美’按兵不救,忠勇無敵.自撞李陵碑而死˙備受敵軍蕭太后尊崇.設堂禮敬. 雲忠義膽"令公"一人萬可敵天 。後代子孫建祠奉祀。

謹請忠烈楊聖主"雲忠義膽不須疑"

奉旨英勇鎮山口"安邦護國救萬民"

浩氣退滅千軍將"金刀斬殺百萬兵"

一門七子真顯現"一龍七虎展威靈"

忠刀義槍轉乾坤"名揚四海鬼神欽"

展起神通到壇前"手執金刀滅妖精"

英名威震九重天"神威流芳傳萬世"

喝起軍馬四邉排"迎祥集福永康寧"

弟子一心焚香請" 敵天大帝降臨來"

神兵火急如律令"

楊家祠堂位於山西省代縣城東之鹿蹄澗村,元朝時,『楊令公』第十七世孫奉旨於此擴建,明清間亦多次重修。祠堂的建築及祠內塑像大都為明清遺物。

楊家祠堂共分為前後兩院,前院奉祀楊令公之後裔,後院正殿五楹,為懸山式建築,前檐插廊,殿內奉祀楊令公及佘太君之坐像,八子彩塑分列兩側,祠堂建築格局嚴謹,塑像栩栩如生。祠堂內有〈宗祖圖〉碑石一塊,雕刻楊令公之後裔世系,大殿前豎有一塊鹿蹄石,形狀奇特,雕工秀逸。

民間信仰說法不一~楊家將演義

楊 府 五 千 歲 - 楊延德

『楊府五千歲』,宋代人,為楊五郎乃宋楊繼業之第五子,名“延德”,英氣勃發、氣宇軒昂,三戰三勝遼將耶律斜讓他成為家喻戶曉的英雄,皇帝更封他為將軍。

曾助父親征戰,宋太宗時,於陳家谷遇難,開其禪師贈與的小匣子,是一把剃刀,半紙度牒,剃髮出家。宋真宗時,助楊宗保於九龍谷,破『迷魂鎮』。助楊延招大破幽州。 『楊府五千歲』驍勇聞名,功夫了得,忠君愛國,為宋朝立下汗馬戰功,後人皆以感謝,立像奉祀; 民間亦稱大德禪師 或楊府大師、楊五使公爺。但也有稱為楊府五太師.

楊 府 七 千 歲 - 楊延嗣

『楊府七千歲』,宋代人,為‘楊令公’與佘太君第七兒子,名“延嗣”,勇猛善戰。據傳是大鵬鳥來轉世,所以目前雕刻聖像,大都以鳥嘴花臉為主,另一傳說,為楊七郎在對抗金兵,為了偽裝,而裝備花臉鳥嘴。

『楊府七千歲』有謀略及領導才能,擅長調兵遣將,功夫了得,忠君愛國,為宋朝立下汗馬戰功,後人皆以感謝,立像奉祀。

楊家將是民間崇拜的神祇 ,楊繼業即所謂“楊府太師”又稱楊府聖王或敵天大帝。

有些把 楊家將都尊稱使公爺或元帥.將軍。

但有些把楊家將都尊稱楊府太師在區分是楊 ……... 幾郎。

在王爺信仰中楊家將當然以楊繼業是楊府千歲。利於分辨与其他楊家將隨即尊稱~敵天大帝˙

楊五郎 - 延德是楊府五千歲。

楊七郎 - 延嗣是楊府七千歲。


Tags:

About author

View all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