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主
地基主俗稱『開基主』、『宅神』或『地龍公』
地基主指的是房屋的先住者或原地主,俗稱『開基主』、『宅神』或『地龍公』、『地靈公』,類似好兄弟,被民間視為癘神。原為對房屋地基的崇拜,屬于自然神,與土地神一樣,只是範圍僅限一家建物的宅基而已。
台灣民間多已將自然神發展成為靈神。一般地基主都無神像,亦無廟宇,但每家都祭祀,本省人相信,如果地基主作祟,就會使居住者的家庭不合睦,甚至生病、事業不順等種種不幸的事。許多人於是在每月的初一、十五或初二、十六祭拜土地公時,另拜地基主,希望地基主能保佑閤家平安、事事順利。此外,在搬家、安神位及年節如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元節、重陽節及過年除夕等這些重要的日子,也都會慎重的祭拜祂,以免家中遭到煞氣或侵擾,拜土地公後,另排長椅在門口,供五味碗,也就是說普通的菜飯類,並且燒經衣和銀紙,拜地基主。
祭拜地基主是有撇步的:拜拜時間宜選在陰氣漸昇的酉時 ( 傍晚五到七時 ) ,因為傳說地基主的個子不高,所偶供桌亦不可設得太高,呼請時要稱其 『地龍公』或『地靈公』,不可直呼地基主,祭品可用家中現在的便飯菜 ( 最好有飯、菜及湯,一定要煮熟的,亦可將剛拜完神明的供品拿來拜 ) 、水果 ( 不要用芭樂、釋迦、蕃茄 ) 、茶或酒三杯、紅燭一對、碗筷兩雙 ( 地靈公及地靈母夫妻兩人 ) ,祭拜後再以刈金、銀紙及經衣等打點,至於拜拜的供桌有人說是擺在廚房向客廳內拜,有人則說是在廚房後門向外拜,可依各地方的習俗自行決定。
和土地公一樣,地基主一向被視為陰神,所以祭拜應儘量求簡單快速,以免時間久了引來一些不好的東西,然祂不是神界的主流派,但在惕厲人們飲水思源上也算是蠻有功勞的。
許多人將祭拜地基主與「犒軍」混為一談,其實是不正確的。犒軍指的是犒賞鎮守在村落的五營兵將,感謝他們鎮守村落的辛勞,與祭拜地基主不論在祭拜的目的或對象上都是不相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