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

  • Share this:

依當時市面流行而言,品茗用之茶壺,依小茶杯容量 30c .c. 為單位。以茶壺容水量,傾倒於小茶杯 ( 又稱飲用杯 ) 。由 2 杯量、 3 杯量、 4 杯量、 6 杯量……至 16 杯量,有人收藏稱為「一條龍」。茶壺以手掌能握住,所以又稱”掌仔罐” ( 台語 ) 。

又因製陶成型方法,手拉坯的關係,市場或文件資料皆載明,茶壺以小為貴。色朱溫潤、胎薄、輕敲有金石聲為可遇不可求的佳品。烏泥壺色澤有如黑色電話機的烏亮。

品茗之茶壺,無論其成型的製作方法,著重於陶土本質,尋找能製作且能置於窯溫攝氏 1150 度至 1200 度中溫燒成,而得到自然產生溫潤色澤的產品,是件困難的任務,只能在不完美中求完美。

當時在母舅 黃正行 的「泰豐異瓷廠」工作,原先在模具組,學習原型母模與注漿用的石膏工作模之製作,學有所成後,轉調燒成組,學習陶瓷燒成窯爐溫度的控制技術,因窯爐燒成使用天然瓦斯為燃料,是活的火焰,對陶瓷品的影響很大,稍一疏忽,釉色變化很大,有如在家煮菜,快炒或慢熬,火侯控制不好時,會半生不熟或過火燒焦。當時與 陳文正 同為一組。

有一天,黃廠長對我倆說:「你們工作已多年,繼續在此領微薄的工資也不是辦法,趁現在還年輕,該離開工廠自行創業了,目前在鶯歌製造紅陶類的茶壺工廠僅有三、五家,我看你倆就往紅陶類產品的方向努力,就使用黃氏的名號「紫雲」為廠名」。

未滿三十歲的我與少我五歲的 陳文正 ,開始邁向創業之路。

紅陶土要配料成注漿用的泥漿,相當困難,因很少人使用,詢問多位長輩不得要領,購買幾本有關陶瓷方面的書藉(徐氏基金會出版的專業書)研讀與實驗,有四個月的時間,無法配出可使用的泥漿,當調配出稍為可用泥料時,又已過了二個月。

當年的廠址照片(76號)

開始製作第一批茶壺組,其組合是一個茶船、一把壺、四個茶杯,產量約有一百組,用木箱小心裝著未燒成的陶胚,用手拉貨車與 文正 兩人,一前一後送到 一公里 外的「泰豐異瓷廠」燒成。

包裝整理後,面對是銷售問題。由電話簿的分類頁裏,抄下幾家台北市的茶莊地址,安排路線後,用機車載著一大箱約卅組。涼州街的安溪福記茶莊,老板娘很溫和的接待,也拿窗櫥中的貨品,指導我改進的地方。信義路的天仁茶莊,總經理也同樣的指導,我將他們的建言,當著面記錄於筆記之中。

妻、兒與 文正 在家殷盼著我帶回好消息,晚間回來,貨是送出了,但見到我換回了兩把茶壺,差點昏倒。

為求產品的品質與技藝,就必須採摹精研,為探求根源再到台北市重慶南路的書局,購得 清 「陶瓷譜錄」。於萬華火車站旁「芳美茶莊」購得 唐 陸羽著「茶經」。老板 黃民雄 先生指導與鼓勵,並告知製作茗壺走仿古方向,不要走仿近代宜興茗壺的路線。因此開始走向僅作仿古茗壺,不再製造茶船與茶杯。

(當年茶具組)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