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冬,該寫功課了!」媽媽催了許久,只看到冬冬慌亂的在翻書包,就知道他「又」在找東西了。果然,冬冬小聲的回應:「我聯絡簿忘記帶回來了。」媽媽聽了火冒三丈:「你又忘了!」開始如連珠炮般數落他。
也難怪媽媽生氣,因為類似的場景每隔幾天,就要重演一次。而且他忘的還不只聯絡簿,例如昨天忘記把便當帶去學校、上週把外套弄丟了、偶爾忘記交已寫好的作業本,其他筆和橡皮擦等小東西更不用說,反正……他忘記的東西真是不勝枚舉。
媽媽簡直是煩死了,打罵、提醒、獎賞、當快遞,用了好多招數,有時冬冬會好一些,但過一陣子又依然故我。冬冬到底怎麼啦?該怎麼辦呢?
孩子健忘的原因
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真辛苦。為什麼容易忘東忘西呢?以孩子的角度,有可能:
1. 不需要記得。要記得一件事情,首先需有記得的意圖。但有些孩子並不覺得需要記,好像這些都跟他無關,因為有人會幫他們承擔後果。例如笛子忘了拿,媽媽就幫忙送;聯絡簿忘了帶,爸爸會幫他打電話問同學或老師;東西掉了,再買就有了。被爸媽罵或唸一唸時,雖然很煩,但久而久之也就麻痺了。
2. 就是容易忘。有些孩子有心要記,問題是就很容易忘。原因可能是:
● 容易分心:因為生理因素,自我控制有困難,這樣的孩子容易被外界影響而分心,忘了應該做的事情。例如老師要求大家將作業本交給排長,他要做這件事時,剛好看到別人在玩,就忘了。或者他本來拿著書,為了幫忙撿球,把書放旁邊,然後就忘了帶回去。
● 記憶技巧不足:有的孩子缺乏記憶技巧,遇到東西多樣時,他就記不起來。例如孩子升上三年級後,科目變多,要帶的東西也複雜化,要換體育服、要帶彩色筆、要帶笛子等等。訊息太多,他們不知如何分類,更不知如何記。
● 放置順序有困難:物品放置毫無規則可循,因此找東西時,沒有線索。有時找不到東西,以為不見了。
● 情緒影響:有時孩子因為情緒關係,例如爸媽吵架、沒有朋友、考不好擔心被責備等等,心情不佳又缺乏抒解管道,導致注意力無法集中,而忘東忘西。
3. 故意忘記。這是少數孩子的現象。有些孩子說不出自己的真正需要,於是用這個方式來滿足。例如希望得到爸媽注意,不知如何表達,就以常常忘記東西引起注意,或許被罵,但他們會覺得起碼被關心了,這叫做負向吸引。有的孩子則以這種行為做情緒性的表達,例如不喜歡被大人掌控的孩子,知道大人在意他「易忘記」這件事,就故意選擇忘記,以滿足他想自我掌控、不被操控的欲望。也有孩子不希望父母看到老師在聯絡簿寫的紅字,擔心會被責罵,故意不帶回家等等。
八方式,讓孩子「忘不了」
孩子到底是記不起來,還是不認為需要記,或者用這個做為告訴他人想法的媒介?需要父母慢慢觀察及了解。如果了解原因,比較能知道可以做什麼,就可以對症下藥。如何協助孩子減少忘東忘西的現象呢?以下提供一些方法供父母參考:
一、建立與孩子溝通的橋梁:若孩子感受到父母願意聽他的想法,覺得被關心、被了解時,孩子的言行會較一致,就不會因情緒不佳影響記憶,或藉由故意忘記來呈現。親子溝通平台建立了,父母也才有機會真正協助孩子解決困難及教育他。
二、父母先安定自己:孩子的困擾行為不斷重複,讓父母焦慮生氣是可以理解的。先安定自己的情緒,才能用客觀的態度看待孩子的行為,並找到有效方式與孩子互動。可以告訴自己:「忘東忘西一定有原因,代表孩子有困難,也是他學習解決問題的機會來了。」
三、安定孩子:其實孩子發現忘了時,多半會自責,對後果感到不安。安定他的心情,會讓他勇於面對,願意跟父母一起思考自己發生什麼事、可以怎麼解決。所以父母此時可以做的是,不要論對錯,先安定他:「聯絡簿忘記拿回來,你心裡一定不好受。沒關係,學習的機會來了。」覺得孩子是想掌控或負向吸引而選擇故意忘記時,父母可以輕描淡寫的說:「我相信你一定可以解決的,需要幫忙時告訴我。」
四、陪孩子想辦法處理這件事:當感受到「忘記」造成的不方便,跟自己有關時,會促使孩子「有動機」想辦法記得;由孩子自行解決時,更會強化學習的經驗。先用開放性的問句:「聯絡簿忘記帶回來,你打算怎麼辦?」如果孩子可以用自己負責的方法解決,就鼓勵他去試試看。若孩子不知道怎麼辦,給他幾個建議:「你想打電話問老師,或同學呢?」然後請他選擇一個他做得到的方法。打電話前,聽聽看他打算怎麼說,陪他演練一次。
五、陪孩子了解自己的狀況,並避免舊事重演:讓孩子體驗任何經驗都是一種學習,幫助孩子了解自己什麼情況會忘記。例如:我怎麼會忘記帶聯絡簿?回想看看,最後將聯絡簿放哪裡?當時自己在做什麼?以後怎麼做,才不會又忘記?
六、平常加強孩子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由孩子自行準備相關物品,讓他跟物品產生連結,才會有印象。此外,請孩子先挑一件「事情」,並自己想出做得到的「方法」,開始「練習」記得這件事情。因為「跟我有關」,且使用自己想出來的方法,就會減少忘記的機率了。除了請孩子自己想方法以外,也可以參考「幫助記憶小錦囊」。
七、為孩子的努力喝采:如果孩子做到了,不要忘記誇他:「你怎麼做到的呢?恭喜你挑戰成功,過了一關。」幫助他記得持續用有效的方法,因為,人的行為會因著成就感而持續。當一個行為成習慣後,陪他想下一關要挑戰的是什麼。
孩子成功過後,可能又忘了,這時問問他:「你上次用什麼方式記得的呢?」「需要找更適合你的錦囊妙計嗎?」
習慣的養成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對孩子也一樣。記得自己的事物固然是分內的事情,但這是個學習歷程,需要時間及不斷的練習。當孩子「忘記」時,務必告訴自己及孩子「學習的機會來了」,且當做在闖關挑戰,孩子有動機,成功的機率就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