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 淡江大橋 北側快速道路

  • Share this:

淡水 - 北側快速道路 淡江大橋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於 4 月 15 日 已經有條件通過「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工程環境影響評估」,淡北道路的開闢幾乎已經算是拍板定案,再加上淡江大橋的興建,未來淡海地區沿岸的交通應可獲得紓解許多。

淡北道路北起登輝大道與淡水區中正東路交叉路口,南至台北市大度路與中央北路交叉路口,全長 4.7 公里 ;其開闢目標主要是紓解台 2 線由台北市進入淡水的交通流量 ,因為近年來淡海地區的發展,由台北市進入淡海地區的交通幾乎每逢上下班或假日時間,都大排長龍,造成交通癱瘓,但雖經淡海地區地方人士多年來的反應闢建,由於經過淡水河紅樹林保留區,環保團體也不停訴求政府應重視該地原有生態;如今淡北道路的闢建已經勢在必行,現在環評有條件通過,在生態環保上配套措施更完善,也算是環保與都市發展達到一個平衡點。

依規不必經環評 尊重環保改內容

根據專案小組第 3 次初審會議結論,新北市必須進行保存文化資產調查,未來施工前,將先行設置圍籬於鄰近紅樹林保留區路段,營運階段也會維持保護綠籬或其他生態性阻隔措施;道路工程營運前會先設 12 人生態監督小組,其中 1/3 由民間推薦, 1/3 為專家學者, 1/3 為機關代表;工程完成後,應維持長期生態監測,期限至少 5 年。

而針對環保團體質疑工程規劃有 15 公分 誤差將影響生態保留區,後雖已為林務局澄清為測量單位不同,規劃單位水利局也表示,原本該路段即設計有 0.5 公尺 寬綠帶草溝, 3 公尺 寬自行車道,若仍有疑慮,只要在施作部份作彈性調整即可,不影響紅樹林。

已經退休的前台北縣政府交通局長林重昌指出,交通單位原本規劃闢建淡北道路及芝投公路 2 條路線,但芝投公路由三芝經過北投必需通過陽明山,成本較高,而且破壞環境也較多,引起台北市北投地區居民反對,淡北道路全長只有 4.7 公里 ,根據規定,沒有超過 5 公里 的道路不必經過環評,但淡北道路的規劃仍然尊重環保單位的意見。

林重昌表示,芝投公路幾乎已經胎死腹中,只有闢建淡北道路是花錢最少,工期最快,又能即時改善台北市進入淡水地區北海岸一帶的交通。闢建淡北道路台北市部份只有在關渡地區發生界面銜接的問題,台北市約只佔 2 、 3 百公尺 ,只要台北市與新北市協調處理,交通問題即可獲得全面改善,對台北市及新北市的未來發展都有利。

淡江大橋已核定 北海岸交通改善

其次, 淡江大橋也已經決定興建,國工局當年在興建新店公里快速道路時,在八里端部份已經預先埋好架橋的鋼柱,該案並且在新北市長朱立倫擔任行政院副院長時,於去年 4 月 9 日 正式核定,並由朱副院長對外宣布可行性規劃報告,淡江大橋全長 8.5 公里 ,總預算 141 億元,最快於民國 103 年動工, 107 年完工通車,該橋是由八里十三行銜接至淡水油車口,八里端可經由省道台 64 線快速道路直達台北港,也可經台 61 線接上台 15 線西濱快速道路接上中山高往桃園機場;淡水端則經由沙崙路通往淡水漁人碼頭並接往淡海新市鎮道路後再接上台 2 線北部濱海公路往三芝、石門及基隆。

朱立倫競選新北市長時,於去年的 8 月 27 日 前往淡水時,表示要徵選最優秀的設計大師打造八里、淡水間的淡江大橋,使淡江大橋成為世界級的景觀、台灣的地標、新北市的驕傲。

從淡北道路到淡江大橋的興建,這兩個重要工程都關係淡海地區北海岸的交通命脈,也關係北海岸地區的觀光事業發展;尤其是台電公司的核一、核二廠都位在 北海岸的石門、金山、萬里、貢寮地區,鑑於此次日本地震、海嘯、核災所造成的災害,政府也已經將淡北道路定位為救災及緊急醫療道路,具有防災的功能,疏散居民道路的暢通更是迫在眉捷,這兩項工程的興建有其必要。

淡江大橋興建計畫 - 緊密連結淡水、八里水岸雙子城 window.googletag = window.googletag || {cmd: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efineSlot('/22590772197/pc_textbottom', [1, 1], 'div-gpt-ad-1639353180888-0').addService(googletag.pubads()); googletag.pubads().enableSingleRequest(); googletag.enableServices();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39353180888-0'); });

該工程預計工程經費約 180 億元。主橋部份長 900 公尺,為 1 座 3 跨連續之鑽石型橋塔斜張橋,橋塔高 150 公尺,將成為淡水河的大門與淡水的新地標。由海濱公園跨越淡水河,經左岸公園,可直接到達台北商港並連接桃園國際機場。該項建設工程規劃多年,瓶頸的焦點在於中央與地方興建出資比例的問題,在未來「新北市」升格,中央預算統籌分配款增加之後,這個問題應該就會解決,淡江大橋的興建就不會是每逢選舉,被拿出來當成競選支票的訴求。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