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的就學普及率與升學率明顯增高,對於特殊教育及弱勢族群的教育推動更逐漸提升,「充分就學」與「適性發展」等觀念正不斷的落實中.
教育的目的除了在於知識傳授,更是培養與鍛鍊孩子擁有獨立思考與成長,進而實現自我!尤其特教中更是強調能訓練孩子成為一個能在社會中獨立生活的人,因此學習自我照顧與社會適應能力成為最基本課題,而這也是推動「融合教育」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來身心障礙學生於一般環境下就學者越來越多,就讀特殊學校人數漸少,特教班、資源班、巡迴輔導班則人數越來越多。這顯示出融合的機制有了一定的成效.
現在正是炎炎夏日學生放暑假的季節,同時也是升高中、大學的聯考時刻,身心障礙學生升學率與參加一般聯招的人數逐漸增加,這正是融合教育的成果。然而,當我們積極的為孩子進行融合教育安置時也不得不謹慎思考當中的相關問題。
開放身心障礙學生以甄試方式入學 (大學)名額的初期只有幾所學校願意開放幾個名額,而大多數學校則有所顧慮而未開放,或者在開放名額中加入附帶條件與說明,例如:「本校無無障礙設施請慎加考慮」、「本科系需學習××或具備××能力,請多加考慮」、「視力需0.1以上者」…等,這顯示出融合教育所需著重的並不只是如何適切的促進身障者適應與學習於一般環境、社會下生存與成長,而是一般人與身障者雙方面的配合、學習。
近幾年來幾乎各大專院校均招收有各類身障學生,同時另一項問題也漸漸浮現,那正是程度上的落差,許多大學教授對於學生的學習感到憂心,在已進入專業學習領域中學生程度上的落後不僅使得學生學習辛苦,也讓教授在給分上有些為難。
當然這除了突顯出當初聯招及甄試考試時的篩選機制問題,以視、聽、腦麻等身障學生甄試為例,考題與聯招不同,有時過難,有時卻過分簡單,這部分的出題方式能有效及有規劃的篩選方式嗎?再者,聯招的應考方式、答題時間、加權分數等等雖是種試圖做到平權與適切,但在沒有更詳盡的了解此做法的標準與適當依據,這些都未能在較公平而適切的情況下協助升學,而流於只是一種福利。
而這些在銜接至高等教育所面臨到的問題除了台灣目前社會環境與資源上的種種限制,更足可顯示出學生先前的先備能力與所銜接的教育環境間出現了斷層與問題。於是,這更讓我們該回過頭留意融合教育在初等教育階段上所應正視的課題!
其一,是師生比與助理需求量:目前的師生比計算點數以障礙程度而論,然而障礙程度並不能代表孩子的學習需求量。
其二,學業成績的普遍低落問題:雖然目前高中成績依據各年級有不同的及格門檻,但這是否符合「適性教育」我們是讓孩子依著大多數人的標準來訂定目標亦或是依據孩子現階段能力,即依據 IEP 中孩子現階段的學習需求來訂定呢?
第三,資源的提供與分配問題:許多人常認為看不見就不能學數學、做實驗,或者不能打球…等等,許許多多的刻板印象,雖然,我們必須正視與接受許多來自不論生理上與環境上的限制,卻也應當善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或科技輔具的協助,轉換運作方式以達到學習需求與目標。當然身心障礙輔具多為高成本,而在政府財政緊縮的情況下,如何妥善分配資源於最適切的地方將是重要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