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五年級的時候,除了一般的國語課之外,我們還要另外上一門國語文之類的補充課程。那門課的老師是位出身北平師範學院的老先生,操一口標準的京片子,因此我們讀的都是一些早期名家的散文作品,像是許地山、張秀亞、謝冰瑩等。
跟當年充滿政治意識型態的國語課本比起來,這門課算是比較有意思的。我就這樣讀了不少課外文章。
有趣的是,讓我印象最深的,竟然是一篇關於留學生在美國東北採蘋果的記敘文,描述一群在麻州的台灣留學生,秋天結伴拜訪觀光蘋果園的過程。只要付少許的入園費,你可以在蘋果園裡無限摘取,只要你的車載得動,都不再另外收費,讓你統統帶回家。
那時是一九七○中期的台灣,蘋果尚未開放進口,觀光簽證也不知道是幾年之後的事情,所有台灣人對蘋果的印象,雖然還不至於像 黃春明 的「蘋果的滋味」裡頭所描述的那樣震撼,但是通常也都是只有生病以及遠足時才有機會吃到一整顆的,極其珍貴的奢侈品。當然,在台灣仍然在二級產業中奮力賺取工資的當口,我們也無法想像,竟然會有地方會因為人工太貴,因而發展出今天我們習以為常的,所謂「觀光果園」的概念。
「美國真是個奇異的好地方啊!」我在課堂上陷入恍惚,彷彿看到了蔚藍天空下,滿山遍野都是任我摘取的,累累蘋果樹的美利堅大地──儘管我根本就不知道蘋果樹長得什麼模樣。
十幾年之後,蘋果與觀光早已開放,我也成為了留學生,地點剛好也就是麻州。初抵學校,正是秋高氣爽的賞楓季節,有朋友問我要不要參加同學會辦的採蘋果活動。
喔不了,我說。我並沒有特別想吃蘋果。
不過心裡卻像是打開了閣樓一般,浮現那篇塵封許久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