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股市大崩盤》對投資人是本相當重要的書。該書雖沒有對股市崩盤提出簡易的解答,但也沒有過于戲劇化的描述。雖然文體不夠活潑,但內容嚴謹又有條不紊,提醒我們就算股市完蛋了,也不是世界末日。對於對未來充滿期待的我們來說,本書的實用價值頗高,它幫助投資人走過股市最慘澹的階段,繼續生存下來。
接下來的幾頁要闡述從南海泡沫時間uH來,當代最大的投機性暴漲和暴跌的迴圈,記住大崩盤期間vh發生的事是有好處的,因為大崩盤的發生既非政府法規下的產物,也不是 企業 創辦人、股票經紀人、顧客、市場操作者、 銀行 機構和基金經理人為避免重蹈覆轍所做的道德改善論調,真正的好處是,讓我們以過去的事件為鑒了解幻想如何取代真實,人們又如何的傷心絕望。
──引自《1929年股市大崩盤》
原作第9頁(Penguin,1992)
市面上有關華爾街股市大崩盤的著作很多,不過鮮少出自像高伯瑞這種大師級之筆。高伯瑞是哈佛大學名譽經濟學教授。
《1929年股市大崩盤》是在1950年寫成,敘述了美國20年代股市泡沫的 故事 。此書確實讓投資人清楚的了解整個事件的發展經過。
1929年股市大崩盤具有相當的傳奇性,有魄力的投資人可能會認為,自己並沒有收到暴力愚弄,在股價過度飆漲時,他們早已完全退出市場。但高伯瑞指出,就連那些受到上漲規模驚嚇的少數人,在預測時仍會出錯。
崩盤前的1928年,媒體預測出錯
舉例來說,普爾出版社(Poor」s)出版的《 商業 投資周刊》,在1928年秋天就曾提及股票大騙局,而《商業金融時報》則一改往日作風,開始大幅報導壞消息。《紐約時報》也刊登股價已漲得太高,股市必會崩盤的報導,並多次宣布股市其實已經崩盤。美國股市分別在1928年6月、12月及1929年2月休市過幾次。但不幸的是,對股市走勢存疑的投資人,仍無法從中嗅出任何蛛絲馬跡,因為股價仍持續走高。
1929年夏天之前,有關股市的新聞已經開始主導主流文化,就連埋首在普魯斯特小說和精神分析的知識份子,也隨之起舞。高伯瑞在書中描述當時人們試圖要操縱股價的事跡,有些人成功、有些人失敗,高伯瑞並沒有把這些蒙騙的詭計看成是導致股市崩盤的主要原因。
在股市上漲的榮景中,投資大眾不但不把內線交易視為違反規定的行為,反倒希望自己也能如法炮制。1929年,投資人整天都將股票經紀人的 辦公 室擠得滿滿的,大家寧可留在屋里注意股價的變動,也不用去上班。
同年9月初,股市開始下挫。當時人家並不特別擔心。 技術 分析師包伯森預測在9月5日時:『……工廠會關閉……大家都會失業、經濟加速惡性迴圈,結果將導致嚴重的經濟大蕭條。』此言一出,旋即遭到股票經紀人和媒體的同聲譴責。
崩盤跡象不明顯
高伯瑞在書中繼續指出,大眾所意識到的大崩盤是1929年,美國的經濟已經開始選入困境,工業生產、貨物運輸和房舍建築的效益均逐漸下降之際。不過就高伯瑞自己的觀點來看,這種蕭條的情況並不算太嚴重,若在股市崩盤前說經濟會有所好轉,這倒是合理的假定。他指出,股市崩盤時,大家都未預測到經濟大蕭條即將來臨。
高伯瑞在書中也對其他有關股市崩盤的解釋,做了一番審視。1929年9月20日,大家發現英國企業家哈崔原來就是一流的大騙子,他偽造股票、發行未經授權的股票。有些人認為這項醜聞危機了投資大眾對紐約股市的信心,同時也是股票大崩盤的導火線。另一解釋則是,公用實業麻州分部,在10月初駁回波士頓。艾迪生 公司 股票分割的申請,並對外宣稱股價已飆得太高,引發投資大眾的恐慌。
高伯瑞認為這種種跡象和時間都未能充分解釋股市大崩盤的起因。他認為股市大崩盤如何開始並不重要,因為『任何事情都有可能讓投資榮景破滅,這正是投資榮景的本質』。
儘管股市『回檔』,但在9月和10月間,並未出現任何崩盤的明顯跡象。在9月間,經紀人融資給顧客的金額暴增了6.7億美元,創下單月增加金額的新高。隱遁的金融專家克魯傑,接受《周六晚報》訪談,令投資大眾相當振奮,但後來大家才知道原來這一切都是大騙局。同年10月15日,費雪教授發表著名演說,指出『股市已上漲到相當平穩的狀態,我預期股市在幾個月內,還會創下新高、成交量會比現在更好。』
儘管如此,幾天以後股市又傳出另一項壞消息。像《紐約時報》這類對股市現狀持悲觀看法的媒體,不斷小心地提醒投資大眾股市即將崩盤。高伯瑞指出,同年10月21日,星期一股市交易量略微超過600萬美元,是歷年來美國股市單日成交量的第三大。連續幾天的龐大成交量後,股市行情板無法顯示即時的價位,在中午時僅能報出1個小時前的股價,到當天收盤時前,差異已拉大到僅能報出1小時40分鐘前的股價。在股價大漲的多頭市場,這種時間差異倒還不打緊,但在股價開始下跌時可就不一樣了。這種無法顯示即時行情的缺失,不但讓投資人更為緊張,也促使投資人加速拋售股票。
節節敗退
到了10月24日星期日,股市開始出現大幅崩盤現象,成交量幾近1300萬美元。股市一片騷動,謠言四起。到了中午時,包括摩根銀行(JPMorgan)的資深合伙人藍孟特(Thomas W.Lamont)、國家城市銀行(National City Bank)主席米契爾(Charles R.Mitchell)等權威銀行人士召開會議,決定共同出資援助股市。下午1點30分時,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副總裁惠特尼(Richard Whitney)舉買進股票。一時之間,股室的氣勢逆轉,股價開始上漲。當天收盤時,股市指數上漲2點。
接近華爾街的投資人士,知道銀行已經挹注資金避免股價下挫,但全美的投資大眾仍然情緒緊繃。整個晚上,股票經紀人的辦公室燈火通明,忙著處理白天的龐大交易單。
接下來的兩天,交易量依舊相當龐大,不過股價倒還算穩定。媒體紛紛報導股市最糟的時期已告結束,並大力贊揚銀行家的英勇行為。到處可見道貌岸然的人士高唱:『股市已經穩定、經濟體質健全等』自欺欺人的言論。
到了下星期一,危機再度爆發。股市的跌幅比前一星期還要大。當天下午稍晚,銀行家又再度召開會議。這次他們無意支援股市,只是單純地討論如何以正規的方法,賣出手中持股並避免造成大眾恐慌。星期二的情況更為惡化,投資基金受到重創,許多信托基金已被證實無法賣出化,投資基金受到重創,許多信托已被證實無法賣出手中持股。
到了10月底,股票經紀人發現借錢替客戶補保証金,已經越來越難。紐約各大銀行進場協助,避免資金恐慌。10月29日,紐約證交所召開會議,商討休市事宜,經過冗長的討論後,決定股市繼續交易,不過提出交易時間縮短,以及特定假日休市的規定。
次日,股市稍微回漲,補足前日的跌損。商業巨子洛克斐勒(John D.Rockefeller)狀況很健全……我們父子最近一直在買進健全的股票。』但這段話仍無法令投資人 安心 。
由於股市跌跌不休,投資信托過度舉債,因為投資信托所持有的股票價值已跌下一半,甚至更多,他們的價值盡失,情況越來越糟。保証金回補的追收,迫使投資人不得不賣出股票,保有較差的股票。許多投資信托借錢給股票經紀人提供保証金,並交互投資。因為股價暴跌時,投資信托受到極大的衝擊,此外,他們還得拼命買進他們持有的股票,企圖維持股價穩定,不過這一切反而使情況惡化。
11月上旬股市繼續下挫,大眾開始承認大勢不妙。11月13日星期三的紐約時報工業指數收盤為224點,從9月3日的542點跌幅50%。1928年當選總統的胡拂,立即召開會議商討國家經濟,隨後並宣布減稅。雖然這些都是相當有力的措施,卻無法讓大眾安心。
1930年春天,股市開始複蘇,不過同年6月又開始下挫,下跌情況持續到1932年6月。1932年7月,紐約時報工業指數收盤為58點。經濟大蕭條早已開始出現。
崩盤事件不是經濟大蕭條的成因
高伯瑞在書中最後一部分,檢視崩盤後所發生的後續事件,並探討事件成因。他認為要解釋崩盤事件,比解釋隨後發生的經濟大蕭條要容易多了,並斷言崩盤事件並不是造成經濟大蕭條的成因。他指出1929年的美國經濟,有下列五項弱點:
一、所得分配不均。富者比以前更為富有。
二、企業管理不彰。20世紀20年代,企業騙子的數目『多的數不清』。
三、銀行體制薄弱。導致失敗的骨牌 效率 。
四、貿易收支賬模糊不清。在經濟大蕭條期間,胡佛政府增加關稅,迫使外國政府要以貿易償還原本積欠美國的債務就更為困難。
五、不當的經濟改善措施。高伯瑞認為特別設計來改善當時狀況的經濟政策,只是把事情y邞漣髂V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