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保證人可否主張保證契約適用消保法定型化契約規定?

  • Share this:

先看看這個判決:

93 年台上字第 696 號判決節錄

消費者保護法上所謂之消費者,依該法第二條之立法解釋,係指以消費為目的而為交易、使用商品或接受服務之情形。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與連帶保證人間所訂立之保證契約,乃保證人擔保借款人對金融機構債務之清償責任, 金融機構對保證人並未提供任何商品或服務,保證人亦未因有保證契約而自銀行獲得任何報償,自非屬於消費者保護法所規範之消費法律關係,尚無該法之適用。 該連帶保證書上由被上訴人事先印刷之內容部分,上訴人於簽立時,原非不易詳閱其內容,若有意見,本得要求刪改,非無選擇或拒絕之餘地。其於事後始任指保證書為定型化契約,內容違反誠 信原則,顯失公平而無效,亦非有理。

也就是說,答案是沒有。這是實務上的一貫見解(可見臺灣高等法院法律 84 年度座談會民事類第 6 號提案、最高法院 96 台上第 1246 號判決、臺灣高等法院 99 年度上字第 6 號判決), 理由皆是銀行對保證人並不負任何義務,保證人亦無從保證契約自銀行獲取報償,其性質上屬 單務、無償 契約為由而認為並不是消保法要保護的消費法律關係。

學說上當然有反對聲音,認為定型化契約之控制並非在於當事人經濟地位之差異產生,而是契約當事人對 契約條款資訊上的落差 才是要關注的重點。從而,為避免債權人因擔保而轉嫁風險於保證人身上,應有特別保護必要,特別是有無剝奪契約決定內容自由的審查。

個人認為,兩邊意見應該不是在同一焦點上,法院見解其實是在於適用法律的選擇之上,所以縱使不適用消保法,還是有民法附合契約規定可資判斷,學說則是落在衡平的討論,是實質利益的考量,而認應有消保法的適用。

說穿了,問題就是, 保證人是否是消保法上的消費者而已 。這裡的消費者本就應放寬解釋,不能僅以是否為雙務、有償為判斷依據,而是只要是就企業經營者提供之商品或服務 所生之法律關係 皆有適用,適用後再來審酌當事人有無對契約條款資訊上的落差(包括磋商)才對。況且,基於保證契約的附隨從屬性質,所以法律有規定債務人可資抗辯的事由,保證人皆得主張之(民法第 742 條),若債務人可以主張有消保法的適用,何以排除保證人的受審查權利呢?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