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googletag = window.googletag || {cmd: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efineSlot('/22590772197/pc_textbottom', [1, 1], 'div-gpt-ad-1639353180888-0').addService(googletag.pubads()); googletag.pubads().enableSingleRequest(); googletag.enableServices();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39353180888-0'); });
自 1928 年,「現代建築會議」在歐洲創立以來,法國建築師柯布希哀一直扮演著領導的角色。二次大戰後的五十年代,一羣年輕的建築師對他的做法高度質疑,導致第十屆大會於 1959 年開會之後正式解散;接著,這些負責籌備或者說是終結第十次現代建築會議的成員開始另行組織比較隨興的聚會,將自己的作品貼出來交流,相互批評檢討,也就是「十次小組會議」。
大體上,「十次小組」是個鬆散的團體, 1970 年代末期停止在一起開會,成員們在本世紀初相繼謝世。 他們有強烈的道德意識,規劃設計理念和他們的社會思想密不可分,特別看重民主的個人價值,同時也尊重在地環境的原有特色。近幾年來,有人試著找回這段歷史,發現 70 年代出現的「後現代主義」仿古潮流,或是後來的「地域主義」,曾順勢引用「十次小組」對於現代建築的批判來搞民粹主義,而遮蔽了原本要改進現代建築的訊息。
他們認為都市的變遷無法預期,反對柯布希哀的偉大構想,並躬身實踐;其中荷蘭建築師 Aldo van Eyck 設計過許多小社區公園或兒童遊戲場,可說是一種「微觀都市方略」的雛型;義大利建築師 Giancarlo De Carlo 是花了半生時間規劃設計一座小山城;瑞典建築師 Ralph Erskine 則是率先引入居民參與在集合住宅的設計上。
我任教的挪威學校老校長是波蘭建築師 Oskar Hanson 的學生,一生以宣揚他老師的理念為志向,也是「都市閃光」的老戰友; Oskar Hanson的 「開放形式」理論是 一種 方法論,具有現象學方法的特徵, 在參與「十次小組」的建築師中獨樹一幟,在英語世界有關他的介紹很少。
目前荷蘭建築中心已策劃了一個「十次小組」的展覽,在歐美少數幾個地方展出過,內容明顯偏重於荷蘭的立場。 我們準備明年和廣州的學校合辦「十次小組與當代中國」的五十周年紀念活動,以另外一種面貌與方式來呈現,除了全面地介紹「十次小組」的歷史與理念,將著力於研討世界各地的違章建築現象,以及其中包含的開放形式課題;並針對當代中國城市發展提出建議。
今天看來,當年柯布希哀的「巴黎願景」方案實在是可怖至極,居然全世界的城市建設都是參考這張圖的概念,尤其開發中國家的新興城市受害匪淺。希望亞洲地區趕緊補修學分,趁早脫離柯布希哀的魔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