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 年11 月11 日,国立广东大学成立,孙中山先生手书“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两年后,该校为纪念创始人而更名“中山大学”,此文成为国立中山大学校训。世事沧桑,校训石至今还屹立在今天的华南理工大学校园。1950 年代末期,正值现代主义建筑大行其道,Team 10 开“审问”之先,高扬反思精神,开创一系列颇具影响的研究与实践。时至今日,Team10 的影响在多样交织的建筑观念中依然清晰可辨,唯Team 10 本身在逐渐被淡忘。 2008 年,由汪原老师提议和推动,黄居正、季铁男先生支持,Team 10 相关学术研讨与专题展览活动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筹备并于2010 年夏顺利举行。 近80 年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科偏于岭南一隅,但坚持独立的思考和理性的精神。自1945年光复之后,得益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林克明等多位先生的集聚,建筑学科根基趋实。在20 世纪50 年代建筑形式争论不断的背景之下,先生们坚持“审问,慎思”,努力“,明辨,笃行”,开创了国内最早的基于地域气候特征的亚热带建筑研究、民居建筑研究、建筑与城市防灾研究,形成了厚重、理性的学术传统,也为今天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今天,中国建筑的发展现实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审问”精神的缺乏,追随多于“慎思”,盲从甚于“明辨”。当我们重读Team 10 的文献,回顾Team10 的作品,深感Team 10 精神价值尤为珍贵! 值《建筑师》杂志刊出相关内容,望Team 10 的独立精神与自由思想深深触及我们的心底,唤醒中国建筑的本元。 历史研究 走近Team 10 作者 冯 江 江嘉伟 编译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TEAMX,通常也写作Team 10,是从CIAM 的内部逐渐成长起来却又质疑CIAM 理念和原则的较为松散的建筑师小组。Team 10 最初由一群青年建筑师酝酿于1953 年7 月,最终在1959 年荷兰奥特洛的CIAM 大会上与其决裂并导致了CIAM 的终结。以Team 10 的名义组织的第一次会议1960 在法国的塞兹河畔巴尼奥勒举行,之后的会议比较定期地在欧洲各地举行,直到1981 年,最后一次会议在里斯本举行,只有4 名成员参加。由于成员之间的观点分歧逐渐加大,加上巴克马的去世,Team 10 之后再也没有举行正式会议或者非正式的聚会。 审视十次小组:一面当代建筑的镜子 作者 迪尔克·万·登赫费尔 马克斯·里塞拉达 文 朱亦民 译
对于那些对十次小组感兴趣的人们,十次小组也许会问几个严肃的问题:“你为什么想了解十次小组?”“你会怎么看待你的知识?” “它能否帮你重新审视现代建筑的语言,从而使它再次成为有价值的东西?” 艾利森· 史密森,《十次小组会议》,1991 年 十次小组故事 鉴于十次小组的档案并未全部开放,而十次小组的很多事件是非常个人化的,常常没有留下任何材料和记录,这使得关于十次小组的历史在人们口口相传成为一个谜团。这个谜团构成十次小组最吸引人的一个方面,也是记录十次小组历史的一个障碍。 再现十次小组的历史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个组织的历史不同于一般的历史事件的类型,也和现代建筑特定时期的历史学模式不同。要清楚地描述十次小组怎样开始又如何结束是完全不可能的。十次小组历史的整个画面就像是由彼得· 史密森(Peter Smithson)绘制的个人风格的爵士乐式的即兴图案,没有层次和结构,由各种发生过的事件之间纵横交错的连线组成。形成这样相互重叠的复杂格局有几个原因,包括这个组织不确定的特点以及同样不确定的活动发生在什么时候和发生的时间顺序,还有十次小组会议的实际结果。十次小组是由一群很个人化的建筑师形成的松散组织。它的构成形式随时间而变。十次小组中根本不存在像“会员”这样的概念,或者“我们是一个建筑运动”这样的正式表述。每次会议邀请谁参加都会引发争议甚至激烈的争吵。十次小组中确有“核心成员”和“被邀请的参与者”之分,但很难说清楚二者之间的界限。 何谓Team 10?何可鉴?何可为? 作者: 齐珂理( P a o l oCeccarelli)ILAUD现任执行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地方性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规划委员会主席,意大利费拉拉大学教授;欧采霓(Etra Connie Occhialini)ILAUD现任执行副主席,德·卡洛私人助手,意大利费拉拉大学教授 译者:张振华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建筑师 译校:冯 江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摘要】本文通过对Team 10 的研究,来寻求理解CIAM和当代建筑师的成败原因。Team 10 成员理解世界的自由心智和实验性、他们在社会生活中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团队成员在教育和实践中的研究和建议,有助于回答当代中国所面对的建设问题。他们从1960 年代就开始关注的建筑和城市设计的关系,有助于处理当前的城市环境和自然文化景观问题。 【关键词】Team 10,方法论,伦理 奥斯卡·汉森,开放形式,Team 10 作者:何思文,挪威卑尔根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译者:林秉宏,台湾建筑师 译校:冯江,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
【摘要】奥斯卡· 汉森是一位出生于芬兰、具有欧洲哲学背景和国际色彩的波兰艺术家和建筑师,他受到Team10 的邀请参加了奥特洛的CIAM大会,从1959 年至1980 年定期出席Team 10 的聚会。本文作者作为汉森以前的学生和同事,从独特的角度介绍了他的生平、开放形式和大数目理论的提出及其影响,以及他的作品和教学方法。 【关键词】奥斯卡· 汉森,开放形式,大数目 反璞归真之道——从十次小组的岔路说起 作者 季铁男,挪威卑尔根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摘要】本文根据十次小组的基本材料,以欧陆现代建筑的发展为脉络,对十次小组的思路进行初步探讨。文章指出,十次小组是在现代建筑史上被忽略的一支,其观点与作法对于未来建筑发展有定位导向的积极作用;十次小组在空间系统、空间形式、微观方法、社会实践等方面做出了承先启后的重大贡献。 【关键词】现代建筑、十次小组、系统、结构、开放形式、背景、微观、庞大数量、社区、参与、沙若瓦其 死亡与新生——从CIAM到Team 10 作者:汪原,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院 教授
【摘要】CIAM的死亡和Team 10 的诞生反映出现代主义自身的发展历程。从本质上说,最初的CIAM是一个自发的组织,建筑师们聚在一起可自由地进行交流。但越来越机构化的CIAM,阻碍了思想和交流的自由状态。正是在对CIAM的不断批判中,Team 10 不仅加速了CIAM的死亡,同时也催生了自己成为新一代的建筑师组织。这种转型与中国当代城市和建筑现实非常相似,因此,在Team 10 成立50 年后的今天,进行回顾和研究就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现代性、文化转型、空中街道、都市话语 着陆的ILAUD 作者:徐好好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
【摘要】ILAUD 是由Team 10 的核心成员、意大利建筑师· 卡洛创立的国际建筑和城市设计实验室。本文展示了ILAUD 的发展历程和思想主张中对Team 10 的延续和深入——它将Team 10 对建筑和当代城市问题的关注,从思想性的讨论转入实践性的研究,从职业建筑师范围扩展到教育院校的师生。通过对ILAUD 实验工作坊理念的研究,展现了这一——在Team 10 成员他们的同事、城市建设各个领域的执业人员、以及年轻的建筑规划学生之间探讨方法、检验实践和思考未来的——平台的意义。 【关键词】国际建筑和城市设计实验室、基地、实验 作品研究 十次小组(Team 10)成员坎迪里斯-约西齐-伍兹事务所规划作品探析 作者:吴隽宇,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讲师,博士
【摘要】本文通过对十次小组(Team 10)主要成员乔治·坎迪里斯(George Candilis)、亚历克西斯· 约西齐(AlexisJosic)、沙德拉赫· 伍兹(Shadrach Woods)等三位来自不同国家的建筑师所组成的设计团队于20 世纪50、60年代在欧洲共同完成的城市设计作品进行介绍,对其提出的“空中街道”、“茎干”、“网状”等城市规划思想深入剖析,以其代表作法国图卢兹一莱· 米雷尔新城为例,阐述该事务所的主要规划思想以及对当今规划实践的借鉴之处。 【关键词】坎迪里斯– 约西齐– 伍兹; “空中街道”; “茎干”;“网状”;图卢兹– 莱· 米雷尔新城; 空中街道与史密森夫妇建筑实践 作者:陈艺然,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硕士研究生
【摘要】“空中街道”是史密森夫妇建筑设计生涯所关注的重要议题。建筑师对于“认同感”与“归属感”的思考,以及对当时欧洲被CIAM理性主义所主导的住宅建设的批判激发了这一概念的产生。“空中街道”在金巷住宅竞赛中提出,并多次出现在日后他们的建筑方案设计中,最后在罗宾花园住宅项目得以实现。脱离地面的“空中街道”缺乏保持生活活力的多样性,史密森夫妇设想的街道生活并没有出现。但他们对“空中街道”的探索,为后人提供了一个思考“城市、社区、街道与居住”的新角度。 【关键词】空中街道、认同感、金巷住宅、罗宾花园住宅、史密森夫妇 拜克住区再开发后的兴衰与重生 作者: 李婧,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2008级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研究生;张哲,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2008级城市规划与设计硕士 研究生;王琨,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2010级建筑学硕士研究生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了由建筑师拉尔夫· 厄斯金设计的英国纽卡斯尔拜克住区的再开发项目。这一曾被建筑界认为是20 世纪70 年代最为成功的建筑设计,在再开发后因政治环境的影响逐渐走向衰败。2000 年以后,为了保护拜克,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拜克能否得到重生?是需要我们进行探讨的。 【关键词】厄斯金;拜克住区;社会住区;再开发 数字Team 10:Team 10作品研究工作营介绍 作者:宋刚,钟冠球,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本文章介绍了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所作的一个关于Team 10 数字形态工作营的情况,通过对工作营情况的描述和对工作营方法的解释,阐述目前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数字工作营的工作哲学以及Team 10 作品的当下意义。 【关键词】形式、操作、Team 10、数字 Team 10与当代中国 建筑师的公共性——回顾贾恩卡洛·德·卡洛 作者:薛颖,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设计学院讲师;王世福,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摘要】Team 10 对现代主义进行了反思,强调人文主义的建筑师角色,其中之一的意大利建筑师德· 卡洛,与Team 10 并行并保持自己的思考方式,于1976 年创办ILAUD 并延续至今,提出了公民建筑等注重社会关怀和地域实践的理论观点,启发我们在当今中国城市化背景中认识建筑师应该具有的公共性。 【关键词】建筑师 公共性 德· 卡洛 Team 10 精神对当代中国建筑与城市规划理论实践的启示 作者:施瑛,孙一民, 潘莹,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要】20 世纪50 年代出现的Team 10 并不是一个建筑师事务所,更像是一个松散的学术组织。Team 10 中的建筑师们各自独立开业,建筑理念也不尽相同,但对国际式现代主义建筑风格的质疑这一共同目标,使他们凝聚在一起。Team 10 提出的各种关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理论至今对当代中国仍具有参考价值。更为重要的是,Team 10 在三十多年的活动时间里,所呈现出的开放性、批判性、独立性、包容性,已成为Team 10 小组的根本精神所在。研究与学习Team 10 的精神,对于反思当代中国建筑与城市规划实践,改变当代中国建筑与城市理论浮躁而又空洞的现状,促进中国建筑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都具重要意义。\【关键词】 Team 10 现代主义建筑 CIAM 精神 当代中国建筑理论 建筑教育 凡·艾克的城市设计观点及启示 作者:王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研究生,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风景园林与城市规划系讲师
【摘要】凡·艾克是Team 10(十次小组)的核心成员之一。他关注城市、建筑与人的关系,并提出了不少相关的城市设计观点。本文阐述并分析了凡·艾克的城市设计观点与其提出的一些相关概念,包括凡·艾克对城市与儿童游戏场地的关系的思考、场所理论、中介领域、门阶的扩大理解,双胎现象等。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实例分析和探讨了凡·艾克的这些观点对大型文化娱乐建筑设计的启示。 【关键词】儿童游戏场地,场所,中介领域,门阶,大型文化娱乐 建筑殊途——20世纪50至70年代T e a m 10与岭南建筑师设计实践的异同 作者:刘虹,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摘要】Team 10 是20 世纪50 年代之后活跃在西方建筑界的组织,它的主张曾对西方建筑和城市思想产生过比较深远的影响,近年来也逐渐为中国设计界所关注。本文希望对Team 10 活跃时期和同时期岭南建筑界的创作活动进行考察,并通过这一历史现象来探讨不同时空上设计观念的悬隔以及对于今日建筑思想理论和设计实践的启示。 【关键词】Team 10 岭南建筑师20 世纪50 至70 年代 观念 现代化 附录:Team 10相关人名译法参照 1. The inner circle 核心成员 Aldo van Eyck 阿尔多· 凡· 艾克 Alison and Peter Smithson 埃里森· 史密森与彼得· 史密森(史密森夫妇) 2. Participant 参与者 (以Family Name 的首字母为序) José Coderch 何塞· 柯德齐 Ralph Erskine 拉尔夫· 厄斯金 Daniel van Ginkel and Blanche Lemco-van Ginkel 3. Incidental participants and guests 偶或出席者和客人 (以Family Name 的首字母为序) Christopher Alexander 克里斯托弗· 亚历山大 Roger Aujame 罗杰· 奥雅米 Aulis Blomstedt 奥利斯· 布隆斯泰德 4. 文章中出现的另外一些人物 (以First Name 的首字母为序) Arne Korsmo 阿尔内· 科尔斯莫 Carola Giedion-Welker 卡罗拉· 基迪恩· 威尔克 F r a n k Cordell 弗兰克· 科德尔 (由冯江、江嘉玮翻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