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月前,台灣藝術圈成立了一個新的當代藝術的民間團體,我注意到發起人和其中幾位藝術家是長年在國際上努力經營拓展的朋友,他們將入會的條件訂的比較高,似乎不打算讓一般文藝青年或是外行人進來,看來是想悶頭搞一個與世界各地的「當代藝術中心」至少並駕齊驅的先鋒組織,以從事記錄、研究、開發、串聯,走出新的方向。
原則上,這種「當代藝術中心」可說是全球化無國界非政府組織的代表之一,立場必須十分超然,不宜標榜為國為民,甚至要和當地社會、政治、經濟的條件脫開,所做的事才能夠客觀公正; 不過,在實際上,能做到誰都不靠,自力更生,說自己要說的話,罵該罵的人,自然很不容易。
最近去里加訪友,恰好他在那裏的當代藝術中心有場演講,我興致勃勃地過去捧場。在冬雨夾著雪花的寒風中來到 一條蓋滿新藝術運動風格的建築的大街, 「拉脫維亞當代藝術中心」是在轉角的一棟老建築的頂層。進門一探,裡頭的人看到東方面孔顯得有點訝異,我已習慣和一些沒見過世面的歐洲佬打交道,就逕自找人說話,發現中心的負責人在場,也就攀談起來。
這位女士特別向我提到愛沙尼亞的當代藝術中心是依賴國家的補助,主要在為政府策劃國際性的展覽,而他們這個單位完全是一個非政府組織,錢要自己到處去找,她指給我看一張展覽文宣品上有數十個贊助單位的標識。
當晚中心請了三位藝術家來談他們的作品,還有一位生物學教授來談一個法國藝評家的相關理論;講者和聽眾是擠在圖書室的書架之間,算算這個空間最多只能容納二十來人,大家卻是安然自若。演講活動結束之後,中心負責人和幾位工作人員,以及請來的藝術家,加上我這不速之客,仍聚在一塊兒喝葡萄酒聊天,一直到午夜方休。
回來以後,我仔細閱讀了那份展覽文宣上這位負責人寫的策展序言;展覽的名稱是求生術,她的構想是邀請藝術家利用市中心因經濟危機而倒店的空間,提出各種因應未來人類生存需求的開店方案。在今年拉脫維亞濱臨破產的狀況下,她的當代藝術中心居然還有辦法召集各地近百位藝術家,在市區十八個地點推出了一個禮拜的展演活動,尤其展出的內容緊扣危危颤颤的社會現實,讓人們了解到藝術不是風花雪月的事。
在另一方面,這種在城市中選擇為數不少的空間點,引入創造性的行動,並置入短期的微小設施與活動的策展方式,雖然並不新鮮,但已然是一種「微觀都市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