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當代美術館後側地區
在網上注意到一篇雜誌的文章,內容指出台灣在高成長率的背後, 一般人仍然薪水低,買不起房子,養不起小孩等等, 這些的確是台灣社會長久累積的問題。目前, 由於全球財富的重新分配,先進工業國家擔心成長停滯,好景不在, 均勒緊了褲帶;一部分後進國家,包括中國大陸在內, 雖然生活有所改善,但各種基礎設施不健全,天災人禍頻傳。 總括來看,各地的感受差不了太多,都覺得日子不好過。
最近,美國《新聞週刊》根據健康、教育、經濟、政治等要素, 做了一項世界最好的國家的評比( http://www.newsweek.com/2010/08/15/interactive-infographic-of-the-worlds-best-countries.html ),美國被擠出了十名之外, 日本為第九名,南韓為第十五名,新加坡為第二十名, 但經濟力是世界第一。中國是排在第五十九名, 可能因為是和中國放在一起看,香港和台灣並未計入; 若是個別排名的話,我想香港大致會和日本差不多, 台灣也許是在南韓或新加坡附近的位置。
這份調查透露出一個很少人注意的訊息, 即亞洲這些小龍已悄然躍入世界先進國家之列。 一般歐美人士大多只注意到中國和印度的發展, CNN或BBC喜歡挖內幕, 花很多時間報導大陸和巴基斯坦的水災, 以及印度鄉下的毛派游擊隊等消息, 給世人留下的亞洲印象仍然很落後。實際上, 我們雖然在經濟上退居四小龍的末座, 但是整體上台灣的實力應該已經超越了世界上許多國家, 讓在海外的人十分鼓舞,盼望台灣儘快走出百年來的坎坷路。
這份排名在愛沙尼亞引起了很大關注, 當地經濟新聞的英文網頁上有許多人留言評論, 尤其是一些來自西歐國家的老外很有意見, 大呼怎麼可能是芬蘭得冠。 北歐斯堪地那維亞地區四國均在十名之內, 也讓近在呎尺的愛沙尼亞人很不是滋味。 我好心建言他們可以多了解一下亞洲這些小國家的經驗, 會比較接近波羅地海小國在歐洲的狀況;不期然,馬上有人回罵, 覺得我莫名其妙,意思是他們好歹也是歐洲人, 怎能和亞洲大量的廉價勞工相比。
不過,話說回來, 我常想台灣可以多注意一下斯堪地那維亞國家的做法。 他們在努力賺錢之餘,極其重視社會的平等,對於人生的基本需求, 如住房、養孩子、教育、環境等視為國家根本大計;也就是說, 他們不會為了投資高科技產業, 而想要省下社會福利中下一代的奶粉錢; 他們可能會大搞外國的房地產, 但是不會讓任何人炒作自家的房地產;對他們來說, 有靈性的人必須和大自然共生,環境的保育幾乎是一種宗教信仰。
由於全民督促政府保障從生到死的根本需要, 讓他們或多或少能夠掌控自己的命運,因此幸福感的產生, 並不是北歐冰天雪地裏的童話故事,原是其來有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