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在台北的公車上看到司機穿著紅衣紅帽,一時間沒反應過來,以為那個人有什麼毛病;由於下周廣州和北京的學校要我去講建築現象學,讓我想到自從二十五年前初次寫文章引介以來,這還是頭一次有人主動找我談建築現象學,而聖誕老公公二十五年後卻是無所不在。
記得是在 1979 年,無意間在東海圖書館看到現象學在社會學上應用的文章,而好奇地翻閱了不少現象學哲學與現象學社會學的外文書籍,也常到哲學系走動。之後,自己揣摩書上寫的現象學觀察方式,寫了一篇描述東海校園設計與生活的文章,刊載於《東海雙週刊》,後來改寫收錄于《思考的建築》。
1980 年,諾伯 · 舒爾茨出版了《地方精神 ─ 邁向建築現象學》一書,激起了我進一步探討的興趣;曾以海德格爾在《存有與時間》中提到的「閒聊」為題材,編導製作了一部十六釐米的短片《境 No.2378 》,摸索一種可能接近於存而不論觀念的運鏡和攝影,意外的拿了個實驗電影金穗獎。
1983 年,在服海軍兵役期間,偷閒將當時所能找到的相關資料和我之前累積的一些想法整理起來,勉力在溽暑下躲在船艙裏寫成《絕妄去執,見真如 ─ 建築的現象學進路與展望》一文,發表在台灣《建築師》雜誌上。赴美留學期間,比較有系統地做了一些研究。碩士修畢之後,一邊在南方的一所大學任教,一邊繼續在哲學研究所卡斯滕 · 哈里森 (Karsten Harries) 教授的指導下,透過設計教學和學生作業的成果,探究空間意象轉變為建築形式的過程。這些資料是大家現在掛在嘴邊的「概念模型」或「形式轉化」等用語的來源。
1990 年至 1992 年,曾在東海大學策劃舉辦了三屆建築現象學研討會;同時期,著手選擇了德法美加等地重要的現象學哲學、地理學、建築現象學文獻進行翻譯,那時有陳伯沖、姚佩元、楊劍豐、陳懷恩、陳玫杏、陳厚逸等多人大力幫忙,並收集了中文的相關論文,包括潘朝陽、朱文一的文稿,再交由桂冠出版社不計盈虧地印行了《建築現象學導論》的入門書籍。由於經營學術出版十分不易,《建築現象學導論》沒有機會再版,另外一本《建築現象學美學引論》至今擱置在出版社的架上。
今年五月在蘇州召開了現象學與建築的研討會,哲學界和建築界破天荒地對坐抬槓,有鄧曉芒、倪梁康、孫周興等久聞其名的哲學家,並了解到趙冰、汪原、沈克寧等建築界好友各自的進展,讓我感觸良多;當時借主持會議之便,抒發了一點感想:「我有一個很微妙的感受,好像處在一種起死回生的狀態。在過去十幾年,全世界有關這方面的討論幾乎被埋沒起來。事實上,這是特別需要關注的層面,對中國很重要。目前在市場經濟發展的大趨勢下,外觀形象成為人們注目的焦點,有關建築環境的根本思考很難受到重視。今天有這麼一個場合開會,我想是非常非常難得。」
接著說到:「我的看法是,至少建立了兩個路線,第一個路線是關於現象學或者哲學,怎麼樣從建築這個角度去開展。第二個路線是我們建築學怎麼通過現象學或者哲學來發展。這兩個路線,無論在哲學還是建築上,在我認為都很重要,對於我們整體社會文化的發展也極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