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孫逸仙算是廣州人,國民黨在廣州留下的痕跡似乎特別多;年前,因為要找塊空地帶學生做戶外練習,去了一趟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所在的靈園,我們一大羣人立即引起管理單位的注意;原來這裏是個敏感地帶,十月份國民黨紀念百歲率團謁靈在大陸不是個小事,國共之間的鬥爭顯然一時難了。
初次來到傳說中的聖地,七十二烈士墓上的自由女神像讓我納悶半晌,印象中在書本上只看過一個圓形的黨徽,後來回去查了一下大陸的資料,對於換成法國自由女神的歷史語焉不詳,想必其中有些曲折的故事;走近墓碑,發現自由女神像下方排列的碑石上刻有醒目的中英文獻詞,出自於當時在世界各地的國民黨支部,包括北美、南美、澳洲、英國、南非、日本、東南亞等地。 眼見這些風吹雨打過的古拙字跡,我彷彿身歷其境,若有所悟,孫逸仙領導的革命也是在外部勢力的支援下形成,和前一陣子利比亞的顛覆,以及當前敘利亞的局勢或有類似之處。 window.googletag = window.googletag || {cmd: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efineSlot('/22590772197/pc_textbottom', [1, 1], 'div-gpt-ad-1639353180888-0').addService(googletag.pubads()); googletag.pubads().enableSingleRequest(); googletag.enableServices();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39353180888-0'); });
七十二烈士墓的設計可說是個十分彆腳的大雜燴,前方有一個埃及金字塔狀的台基,中央由立柱支起一個羅馬式穹頂,並在半圓小帽底緣貼上四片有國民黨黨徽的希臘式山牆;後方背景才是主要的三角狀碑體牆面,可能也是參考金字塔壘砌石塊的造型,但這些石頭塊是放在一個類似中式牌坊的城牆上,並有浩氣長存的幾個大字橫貫在牆面上,真是不中也不西,或曰「中體西用」罷 ?
若上城牆望眼四顧,在七十二烈士墓兩旁還有許多為個別犧牲者建造的各式紀念碑亭,整體上,這裏有如模仿西方建築的大觀園,其中不僅有仿石造的古老建築樣式,也有當時比較先進的以鐵桿做拉力構件的木構造建築,還見到一個將中式屋架轉化成石造樣式的例子;這麼多舶來花樣集中在一處,可能在中土無出其右,也應該是中國近代建築史研究所遺漏或刻意忽略的部份。
黃花崗土丘上的建築 羣 佐證了中華民國在某種程度上肇始於這個洋涇幫文化,僅管港台仍然使用繁體字,儒家體系沒有遭到批鬥,而得以保存發展下來,但是在西化運動的核心動機牽引下,加上必須聯美親日的現實壓力,逐漸衍生出和中土分裂的路線想來不足為奇,這也是台灣在文化政策上想要和中國競逐之餘必須認清的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