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1970 年代末期,我注意到“現象學社會學”的研究以來,對於現象學和建築,以及現象學和東方文化之間的關聯問題持續地有所思考, (1) 以下就我所思及的幾個面向做一簡要的報告。
我在 1992 年出版的《建築現象學導論》的前言中,一開始寫到:“學習現象學並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在接觸現象學之初,容易產生困惑,甚至引起懷疑與敵意,而阻絕了進一步瞭解的機會。” (2) 這番話是在臺灣的新興工業社會氣氛之下有感而發,當時建築圈普遍認為現象學是一種談虛弄玄的思想,對於實際的建築設計工作不僅幫助不大,還可能有害。這種誤解來自於科學理性的迷信,並反映出亞洲國家汲汲於趕上西方船堅炮利的夢想。此外,在唯物史觀主導的地區,現象學被劃入唯心的路線,又另外加了一道通行的障礙。
從風水說起
說起來,進入現象學的關卡並不在於哲學書難念,而是要能跨越一個門檻,回到平日生活的經驗世界。這個“生活世界”時時刻刻在我們周遭,一點也不稀奇,同時,在這個世界之中,人們處於一種自然而然的狀況,也就是採取了和身邊環境直接連系的“自然態度”。很顯然地,近代的教育為了提升知識的水準,強調我們的感官經驗並不可靠,曾使勁要排除這樣的認知態度。
現象學這種反對科學的立場好比穿越時空回到人類史前文明的狀態一般。現象學式的觀點不難在古代語言或古籍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而現象學家說話行文的用詞用語也好似遠古傳說中的敍述。《葬書》中記載:“經曰:外氣所以聚內氣,過水所以止來龍。千尺之勢,百尺之形,勢來形止,前親後倚,為吉藏也。”在謎一樣的風水說文字中,不外是針對體驗所及的自然環境形貌的描述,並提出如何選擇適用的空間地形的看法,其實與現象學的描述相去不遠。
我們看海德格爾在《建 · 居 · 思》一文中的說法:“定居,即人存在於大地之上。”接著說到:“‘在大地之上’已經意味著‘在蒼穹之下’,這兩者還意味著‘依然面對神靈’,並包括‘屬於人類的彼此依存’。” 又繼續說明:“大地是供養者,繁花開放,碩果蒂結,岩石和溪水在延伸,樹木和百獸在生長。‧‧‧蒼穹是太陽的穹隆之路,是月亮運行的軌跡;是繁星迷人的閃爍;是一年四季的交替;是天氣的晴朗和陰霾;是變幻莫測的行雲;是深邃無比的藍天。‧‧‧神靈是上帝的信使。失去上帝的神聖支配,神祇時隱時顯。‧‧‧生靈就是人類。謂之生靈,因為人固有一死。‧‧‧” (3) 這段從古代德語原意中追索出來的申論,乍看之下似乎是高深的哲理,但實際上可說是一種單純的生活體驗。如果回頭看《易系辭傳》講到八卦的來由:“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兩段文字比較起來,如同是在述說同樣一件顯而易見的事。
再看《京氏易傳》所說:“吉凶之義,始於五行,終於八卦。”五行可以解釋為五種可見的物質狀態,八卦可以說是八種生存環境中的現象,古人是依據這些基本因素之間相互牽動的關係,來測度生活環境的品質良莠。這些話表現出人類共通的日常“生活世界”的觀點,以及一種平實的“自然態度”,恰恰呼應著現象學哲學的思想背景。
現象學方法與建築設計
現象學和建築學的基本關聯展現在立足點的重疊上;“生活世界”的內容是個人在世界之中的連續存在和具體經驗,而個人在建築空間中的體驗一向是這個生活世界裏的顯要成分。在建築設計工作上,從體驗建築入手的方式多半帶有現象學的色彩;若是進一步將現象學的思維方法運用在建築設計上,我看有以下的一些要點。
胡塞爾要求的純粹思維,必須經過嚴格的思維訓練步驟,以回到思想的源頭;一般而言,先從“自然態度”進入“現象學態度”,再到“本質還原”的階段,乃至“現象學還原”的狀態。這個練習過程有如禪修練功,在實際上相當不容易,成為學習現象學的第二道門檻;海德格爾曾經表白:“我重複地開始,也仍然不令人滿意,因為我無法克服一個主要的困難。它是有關於稱為‘現象學’的思考過程,如何能被實現的簡單問題‧‧‧但是,當我在胡塞爾工作室遇到他本人之後,我的困惑逐漸減少,我的混淆在盡力地化解‧‧‧胡塞爾的教學始於按部就班地訓練現象學‘觀察’,同時要求放棄未經檢測的哲學知識‧‧‧” (4)
所謂“現象學觀察“可以包含前述所有的步驟,不過,關鍵是在“本質還原”階段,以“直觀”方式掌握事物“本質”的過程。初學者在練習的時候,往往將“直觀”和“直覺”或一種超自然的透視能力混為一談,也通常以為“本質”是一種獨一無二的神秘特質。在胡塞爾的說法裏,“直觀”是排除掉所有預想與成見,甚至自我,有如切斷了自身電源的狀態下,所做的“直接觀察”。 (5) 在直接觀察中,觀察物件所呈現的內容與可能再推想出來的各種變化,統稱為“本質”。這個訓練提供了一個人人可以依循的理路,有助於日常生活的思考判斷之外,尤其能夠強化在環境中進行觀察體驗的分辨力道與清晰程度。
為了表達在還原體驗中掌握到的東西,接下來必須進行“現象學描述”。經由主體意向的投射,針對所見的事物想說明白到底看到了什麼,在實際上顯得十分主觀;如果描述的又是模糊不清的現象,容易讓人覺得是自說自話,立即招來不夠客觀的質疑。的確,人的意識之中包含著許多層面與不同的世界,現象學和唯識宗都主張回歸意識的本源,並指引如何迫近真如,而現象學家運用詩般的語言所做的深入描述,也接近於一種開釋。
加斯東 · 巴舍拉( Gaston Bachelard )在《圓的現象學》一文中引述了詩人米其林的話:“鳥始終是一個完全的球。”並繼續說明:“然而,米其林掌握了鳥在宇宙位置中的存有意義,就是一個面面守望的生命貫注,被環圍起來的生命球。” (6) 出生于波羅地海小島的建築師路易 · 康 (Louis Kahn) 說過類似的話:“磚塊想成為什麼?它想成為一個更偉大的東西阿!” (7) 這種描述應用到建築設計上,如詩的語言大多轉換成詩意的素描或空間圖像,有時也透過手工製作的成品或模型來傳達,這些資訊是設計決策過程的重要依據。
路易 · 康曾說:“設計一座偉大的建築物必須從不可測度的地方著手,並在不可測度之中進行,其成果也是不可測度的。” (8) 從現象學的觀點來看,創造的獨特性是來自於對於世界瞭解的深度與洞察力,而不是心理學式的聯想或奇想,換句話說,絕不是緣于無常的五取蘊相。總之,現象學途徑的建築設計方法重視事物本質的認識與呈現,並強調心身手投入的工作過程,藉以找出能夠安置人與物、人與大地,具有大悲同情心的建議方案。
地方與情境
挪威奧斯 陸大學 教授諾伯 · 舒爾茨 (Christian Norberg-Schulz) 在 1980 年出版了《地方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一書,正式將“建築現象學”一詞標舉出來,其中引申海德格爾在 1950 年代以前寫的一些有關詩歌、藝術與建築的文章中的觀點,倡議“地方的精神”,檢討“地方的失落”,並從“定居”談到“定點”與“家”等核心概念。基本上,諾伯 · 舒爾茨的“建築現象學”是 1980 年代針對現代建築與城市設計的一致與單調所做的討論,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肯尼斯 · 弗蘭普頓 (Kenneth Frampton) 在 1983 年採用“批判的地域主義”一詞所做的論述具有類似的出發點。
這兩位學者的心目中應該都有海德格爾提過的一個例子: “讓我們思考一下,黑森林那個地方的農舍,它是二百年前由定居農民蓋的。這裏,主導房屋的是讓天和地、人和神進入物的渾然整一狀態的那種自足的力量。它使農場設在避風的南山坡,融入近水的草地中;它令農舍的木瓦屋頂寬大低懸,其坡度恰到好處,承住雪載,屋頂又深深下探,保證它能頂住漫漫冬夜的雷雨。” (9) 海德格爾提出這樣的典範形象是在重申環境倫理上的關切;反映在建築設計上是對於在地文化、地景、氣候、材料的重視,尤其是鄉土建築風格和傳統城市空間的復興。
當時這些充滿田園風光的討論未及探究負面的問題。大約到了 1990 年代中期以後,隨著互聯網路與手機的普遍應用,以及全球化流動的興起,這種追求安居樂道的論調一時顯得過度保守。地理學家艾德沃 · 瑞爾夫 (Edward Relph) 在 1986 年出版的《地方與非地方性》一書中談到“地方的苦悶”:“我們的地方經驗,特別是有關家的經驗是辯證的,在要留下,卻又希望逃脫之間達到平衡點。”並引述英國東部一個村莊的情況:“只在一代以前,村民必須外出工作,是被迫放棄了親人和對他有意義的村莊‧‧‧相反地,因為無法偶爾離開,使得村莊生活變成如此令人窒息。” (10) 時至今日,“不居”的“非地方”現象已是當代生活中的一部分,並逐漸成為擺脫“定居”在無聊的“地方”的一種方式。
在此要提一下 1950 年代末在法國出現的“情境主義”藝術運動。 亨利 · 列斐伏爾 (Henri Lefebvre) 在 1983 年的一個訪談裏回憶道:“在 1953 年,康斯坦特 (Constant Nieuwenhuys) 寫了一篇《為了一種情境的建築》的文章,這是一篇討論建築應該隨著日常生活的變化,並容許有所轉化的重要文本。這也是我在《日常生活的批判》一書中所提出的概念─創造一種能夠自行促生新情境的建築。” (11) 接著提到了他的 “片刻 (moment) ”概念曾 經啟發居伊 · 德波( Guy Debord ) 等情境主義者們在城市中製造各種新的 “情境 (situation) ”。
居伊 · 德波強烈地抨擊都市規劃是資本主義用來促進社會僵化與分化的方法,認為現代都市發展具有自我毀滅的傾向; (12) 與其著作同名的《奇觀的社會》電影作品之中,不少戰爭紀錄片的片斷不時地和城市景觀、商品展示與服裝模特兒等影像被剪輯在一起,其中一個街頭巷戰的畫面旁白講到:“現在,在這個充滿奇觀上下顛倒的世界裏,它﹝商品的使用價值﹞被大事宣揚。” (13) 他提議個人在生活空間中進行不循常軌的瞬間行動,來對抗資本主義社會的消費異化,以打破一成不變的無趣日子;換個方式來解釋的話,他是要“扭轉“海德格爾式的定居狀態,設法在“不居”與“定居”之間找到真實生存的“情境”。
如果海德格爾的理論是一種中產階級嚮往溫馨家園的產物,亨利 · 列斐伏爾和居伊 · 德波等人則是關心工人或無產者在都市空間中的存在狀態,並提出了戰鬥的對策,可視為一種左派的建築現象學。從這個角度延伸至建築設計上,會著重於臨時性構造、自主建屋、廉價住宅、老舊建築利用、微區公共空間改造、弱勢群體社區維護等工作。
建築教育的技術本位批判
自古建築與營建工程分不開來,雖然西歐自文藝復興以來視建築為藝術的一支,但是建築是否是藝術的爭議不斷,而大多數國家的建築師養成教育是側重技術的訓練,或是技術性的考慮先行。進入 21 世紀以來,地球環境氣候持續惡化,讓人們忐忑不安之餘,海德格爾思想中透露的生態保育理念以及有關技術的反省,在當代高等教育的改革上仍有重大的影響。
海德格爾在《藝術作品的起源》一文中這樣說:“在希臘人的認知上,技藝 (techne) 是一種存在狀態的呈現,是將沒有被掩蓋的存在狀態和特別是那些已彰顯其表像的存在狀態帶出來;技藝從來就不指的是製作的行動。” (14) 而我們習以為常的技術 (technology) 是一種改造環境的功利知識,這種思考模式造成了大自然的破壞和人類生存的危機,所以他在《建 · 居 · 思》一文中說:“保存四位一體,拯救大地,接納蒼天,恭候神靈,守護生靈 ─ 這種四位一體的保存是定居的原始性質和顯現。以這種方式,真正的建造賦予了定居的形式,使之顯現,且留住這種顯現。” (15) 在海德格爾的想法裏,技術是來自于瞭解真實生存狀態的需要,由於人與大自然之間悲劇性的角力關係,技術必須還原為一種能夠挽救世界的技術。
海德格爾的思路顯然撐起了當代生態主義的大旗,指向永續性建築設計的發展。不過,目前在建築學校裏,關切生態環境多半還是個口號,即使是生態設計的練習也圍繞在功能性的生態技術上打轉,把心思花在省能的裝置或改變微氣候的機關上,難得看到對於技術本身的質疑,尤其看不出想要改變基本人生態度的訴求。這樣的情況不論在先進工業國家或是新興工業國家都十分明顯;在印度這個較為低度開發的國家,農村裏有世世代代在使用的被動式生態技術,但是,城裏面的大學生通常不知其所以然。
經過幾十年來的辯論與檢驗,現象學和由現象學衍生出來的存在主義、情境主義、區域主義、生態主義等等理論已逐漸融入世界各地的建築師養成教學計畫之中。以我任教的挪威貝爾根建築學院 (Berge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BAS) 的課程設計為例; (16) 首先是從個人的主體意識訓練開始,重視自己身體經驗的開發和自主判斷能力的培養,並透過團體遊戲探討個體和個體之間民主開放的互動關係;基礎課程中還強調藝術性的工作方式與自然環境中的生存體驗,一年級新生必須在離島居住與上課一個月,各年級的設計練習均要求做一比一的空間描述。生態氣候的課程是在二年級即開始接觸。在理論課程中必讀海德格爾思想之外,注重社會學與人類學理論的研討。高年級的設計練習常常是在城市空間中進行現場建造的行動,鼓勵學生扮演新的建築師角色,促進現實社會中的溝通串聯,以牽動城市建設的“自動生長”。
這樣的課程安排是在北歐地區愛護大自然、追求社會平等與先進工業化條件下形成,而有別於一般西歐或北美的學校。在貝爾根建築學院裏,電腦的依賴明顯地較少,對於數位化三維設計興趣很低,原因倒不是在哲學上反對吉爾 · 德勒茲( Gilles Deleuze )式的經驗世界描述,而是認為電腦限制了學生經驗的拓展;在現象學取向的建築教育下,不少學生可能傾向于愛好手繪或實做,表面上顯得繪圖表現“技”不如人,不過,學生自然而然地養成敏銳的眼光與實在的態度,奠定了一生的學習基礎。
小結
值此五四剛過,想到中國在西方化的過程中,建築一齊被打了岔兒,之後一路顯得語無倫次。也許現象學理論是一個契機,讓我們看清一些根本的問題,然後,回頭才可能連上東方古文明的線頭,再準備重新上路。
附註:
(1)1979 年,在臺灣東海大學建築系上學的時候,我在圖書館無意間看到現象學在社會學上應用的文章,而接著又翻閱了不少“現象學哲學”與“現象學社會學”的外文書籍。 1980 年,揣摩著現象學的觀察方式,寫了一篇描述東海校園設計與生活的文章,刊載於《東海雙週刊》 ( 改寫收錄于季鐵男:《思考的建築》,第 78-80 頁 ) 。
1980 年,諾伯 · 舒爾茨出版了《地方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一書,激起了我進一步探討的興趣; 1982 年,曾以海德格爾在《存有與時間》中提到的“閒聊 (idle talk) ” 為題材,編導製作了一部 16 釐米的短片《境 No.2378 》,摸索著一種可能接近於“存而不論”觀念的攝像和運鏡,後來該片獲臺灣實驗電影金穗獎。 1983 年,在服兵役期間,偷閒將當時所能找到的相關資料和我之前累積的一些想法整理起來,勉力寫成《絕妄去執,見真如─建築的現象學進路與展望》一文,於臺灣的《建築師》雜誌發表。
赴美國耶魯大學留學期間,比較有系統地做了一些研究,碩士論文是有關現象學取向的建築類型學分析。建築碩士課程修畢之後,曾至美國一所大學建築系任教,並同時進入耶魯大學的環境設計碩士課程,在哲學研究所卡斯滕 · 哈里森 (Karsten Harries) 教授的指導下,透過設計教學和學生作業的成果,探討空間意象如何轉化為建築形式的設計過程。
1990 年至 1992 年,開始在臺灣推廣建築與現象學之間跨領域的探討。曾在東海大學策劃舉辦了三屆建築現象學研討會;同時期,著手選擇了德法美加等地重要的現象學哲學、地理學、建築現象學文獻進行翻譯,並收集僅有的以中文寫作的相關論文,於 1992 年出版《建築現象學導論》的入門書籍。之後,在東海大學繼續講授“建築現象學”數年,並嘗試將現象學理念與方法融入建築與都市設計的實踐工作。
1998 年,出版了《可有可無》設計作品專集,英文書名為 Tangibleintangible ,由 tangible 與 intangible 兩字拼合而成, 強調設計是在可見與不可見之間一種現象學式的探索。 2002 年,編寫 Urban Flashes 英文專書,記錄並申論如閃光般的都市行動改革計畫,內容連接於左翼現象學社會學的立場。同年,應邀參與挪威貝爾根建築學院的教學工作,深入參與了北歐現象學思想在建築教育上的發展;自 2004 年起,在該校開設了“微觀都市方略”課程,一方面整合東方思想、現象學哲學與建築規劃設計理念,另一方面透過與當地政府的合作,嘗試將成果應用落實于都市更新的工作之中。
(2) 季鐵男編著:《建築現象學導論》,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1992 年,前言第 1 頁。
(3) 海德格爾:《建 · 居 · 思》,陳伯沖譯,收入季鐵男編著:《建築現象學導論》,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1992 年,第 51-52 頁。
(4) Martin Heidegger, Translated by Joan Stambaugh, On Time and Being (New York: Happer and Row, 1972),pp.76-78.
(5) 參見胡塞爾:《方法上的基本考慮》,陳懷恩譯,收入季鐵男編著:《建築現象學導論》,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1992 年,第 5-16 頁。
(6) 加斯東 · 巴舍拉:《圓的現象學》,姚佩元譯,收入季鐵男編著:《建築現象學導論》,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1992 年,第 92 頁。
(7) Louis Kahn : "What does the brick want to be? It wants to be something greater than it is."
(8) Louis Kahn : “ A great building must begin with the unmeasurable, must go through measurable means when it is being designed and in the end must be unmeasurable. ”
(9) 海德格爾:《建 · 居 · 思》,陳伯沖譯,收入季鐵男編著:《建築現象學導論》,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1992 年,第 60 頁。
(10) 艾德沃 · 瑞爾夫:《地方與非地方性》,饒祖耀 / 陳厚逸譯,收入季鐵男編著:《建築現象學導論》,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1992 年,第 117 頁。
(11) “ And in 1953 Constant published a text called For an Architecture of Situation. This was a fundamental text based on the idea that architecture would allow a transformation of daily reality. This was the conception with 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 : to create an architecture that would itself instigate the creation of new situations. ”
Henri Lefebvre, Interview conducted and translated 1983 by Kristin Ross, Printed in October 79, Winter 1997
(12) 參見 Guy Debord, Translated by Ken Knabb, Chapter 7: Territorial Domination, The Society of the Spectacle (Paris, 1967) .... ﹝文長不及備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