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巴巴

  • Share this:

在南洋一帶,土生土長的華人受到英國文化與馬來文化的影響,自成一種中馬混血與東西合併的特出文化,在新加坡這些人被稱為「巴巴」;我看到一張巴巴結婚的老照片,其中男的穿西裝打領帶,女的穿著漢化的馬來服飾,如同留洋的小子回老家來取老婆。由於強人李光耀的父母是巴巴,所以新加坡的當代文化和巴巴很有關係。

在 70到80年代,新加坡政府蓋了很多集合住宅,讓不少人印象深刻,認為設計的整齊有序,環境維護的很乾淨,有社區設施,又有花草綠地,在亞洲國家中獨樹一幟。這次有機會參觀了一些集合住宅區,看到地面層大體上淨空,一排排版牆或列柱形成十分單調沉悶的空間,這種千篇一律的做法和共產國家的集合住宅沒太大差別。實際上,李光耀曾參與民主社會主義的陣營,很早就在推動社會主義式的住宅建設。

巴巴知識份子向西方學習的心十分堅定,據說歐美國家沒有試過的辦法,新加坡絕對不會採用。找我去開會的當地建築師是半個巴巴,和他認識多年,從來沒聽他說過半句中文。不過,最近幾年中國勢力興起,這裏很多人開始講中文,他的夫人一反常態,這幾天從頭到尾和我用中文交談。

這位前輩特別提到新加坡和台灣之間的關係有待改善;他說新加坡的媒體多半報導一些台灣的負面消息,台灣在國際間的形象又很弱,加上新加坡引用簡體中文,以致現在新加坡的年輕人完全不知道台灣如何,和早期有新加坡學生到台灣留學的情況大不相同,言下之意似乎認為台灣還算重要。

新加坡在十年之間登上最富裕國家之列後,仍繼續努力想進一步更新外界的觀感,政府特別在公園設置了市民自由發表意見的場地,但是種族與宗教議題依舊禁止公開談論。此外,我發現這個不允許有任何塗鴉的城市,夜裏倒是有不少站壁的妓女,聽說都是來撈錢的外國人,這和巴巴相對保守的道德觀念似乎不大一致;我猜想巴巴愛乾淨,但不見得反對性交易,為了活絡經濟,在市場開放的原則下,而不擋任何人的財路。

老實說,在新加坡待不久就想走。今早飛來孟買,入關檢查護照的時候,注意到櫃台上放的人員名牌,名字是手寫在順手找來的紙上,再隨意剪下來放進去,而神清氣爽起來,擺脫了新加坡一條又一條商店街的惡夢。走出機場坐計程車到住處,除了天上不時有直昇機越過,一路上看不出這裏正在進行如好萊塢電影情節般的戰事。

我想到巴巴在印度國語裏指的是導師或大師的意思,會不會比較黑的馬來人為表達一種敬畏,而稱呼比較白的華人為巴巴呢?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