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好人?

  • Share this:

前一陣子在旅途中看了一部名為「江北好人」的舊片子,主角是一位鄉下的年輕寡婦,孤苦伶仃,小孩得了重病,村中父老想辦法湊了錢,資助她到城裏看醫生,路上巧遇一位好心的司機開車送她去醫院,之後發生了一連串的誤會,但是在各方的協助之下,終於真相大白,結局是大家都是好人,光棍司機也取了媳婦。

這部片子的情節不拖泥帶水,並刻意加上了戲情起伏的效果,算是一部通俗好看的電影;不過,吸引我看完它的原因還是「好人」這個主題,其中人情事故的說理方式碰觸到中國人的道德意識根底,有如在好人做不得的現實中,編織一個好人世界的美夢,令人唏噓。

近年來,食品添加物徹底沖破了中國社會的道德防線,我在大街上親眼目賭有人打開路邊的人孔蓋,用特製長杓撈起地溝油,一旁擺攤賣盜版光碟的小販竟然念念有詞,開始跟我抱怨人心不古,嘮叨過去農村的生活如何如何;似乎這個世界已經亂了套!

當今西人多半認為中國人不可靠,台灣在沒發現塑化劑之前,也自祤高人一等,台灣的報章雜誌上喜歡刊載大陸人看台灣的美言,卻無意檢討個中隱含的文化差異所造成的誤解;偶爾我注意到在大陸微博上流傳的一些社會案件,包括文革時期人們藉 帬 眾法庭鏟除異己的痛苦回憶, 80 年代在家裏開黑燈舞會仍罪可致死的事例,晚近,有不少高官因為貪污受賄被槍決的消息,尤其老百姓在民間私自集資大做買賣,也成為當局嚴懲的對象;在西方語境之下,這些概括地被歸納為打壓人權的不自由現象。

若是換個角度來看,拿伊斯蘭世界放在一塊兒比擬,這些不自由現象往往是道德律法的管轄所致;中國社會作為世界上首要的世俗社會,在擺脫了宗教力量強勢控制的情況下,其實沒有什麼管的住人的金箍咒,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說教僅只是聊備一格,不過,歷朝歷代並沒有放棄社會規範與制度的建立;目前大陸和台灣可說是走在亂世用重典的階段,但左右分途,在基本道德觀念上已有相當差異;台灣人的親切好客多少和重商的習性有關,若是下探人與人之間的互信與互助之心,誰是好人很難說。 我想中國人的道德建設只有靠自己一代一代的努力,好人必須學著做,不進則退。 window.googletag = window.googletag || {cmd: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efineSlot('/22590772197/pc_textbottom', [1, 1], 'div-gpt-ad-1639353180888-0').addService(googletag.pubads()); googletag.pubads().enableSingleRequest(); googletag.enableServices();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39353180888-0'); });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