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電影和賺錢何干?

  • Share this:

今日報上有位經濟專業的研究員寫了一篇文章,很關心未來台灣電影的走向,稱許《賽德克‧巴萊》替委靡不振的國片打入一劑強心針,然後三句話不離本行,認為台灣的電影應運用台灣在數位技術上的條件,爭取外資投入,打入華語片市場,並「真心建議,政府.......認真地將電影視為文化創意產業的龍頭」。簡言之,這位朋友強調電影要這樣搞才有錢好賺!

他講的話很淺顯易懂,不喜歡用大腦的人應該都會同意,但是我禁不住一股腦牢騷想說,希望能提供一點刺激思考的作用── 誰說電影不賣錢就很可憐?誰說電影要賣座才搞得下去?誰說有錢會搞出好片子?誰說台灣的電影必須是賺錢的工具?誰說低技術就比較遜?誰說台灣需要好萊塢式的電影產業?

一時真是一大堆問號升起。很多不賣錢的電影是影響世人見識的經典之作;很多電影製作是以非營利方式經營,並不想賺錢;砸大錢的大製作是投資冒險的遊戲,台灣的企業可能是因為夠聰明,所以很少人想玩;電影是一種特殊合成的製品,原本不是工業化量產的玩意,也算不上是商品;台灣的數位技術層次高不過領先國家,但切忌眼高手低,不如老老實實把基本面掌握好;英國和美國在戰後成為主導世界政經局勢的國家,在媒體宣傳建設上曾投入大量的資源,我看香港影業的發展和英國殖民政策頗有關聯,台灣常常忘了自己是個小地方,想大搞電影的文化產業實在是不著邊際!

回頭再讀這篇文章,有一句話值得注意:「台灣這種小而美的電影產業,卻慢慢在國際上小有名聲…」這不就是台灣的電影嗎?

以下轉貼一篇可做為前述觀點的背景的一篇好文: 〈成長的困境〉 周慧如

全球景氣走緩,各國為了抗衰退,莫不加緊招攬外人投資。美國、英國、日本、印度、東協、中國大陸,以及台灣,雖然各國經濟發展階段不同,優勢不同,但是仍競相以「租稅減免」、「研發創新」、「貼近市場」等條件吸引資金,投入生產,提供就業。然而,我常覺得困惑,我們已身處在一個堪稱是「製造爆炸」的時代了,還有這麼多東西要製造嗎?

亞當.史密斯建立的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人們在市場奉獻勞力以換取收入,企業利用勞力與資本,生產人們需要的商品與服務,人們的收入用來購物與儲蓄,由企業賺來的工資直接或間接回流到企業,由此構成經濟循環。

而且,因為「資源有限、欲望無窮」,所以資源要做最有效率的配置與使用,二百多年來,市場就是以刺激購買為目的進行生產,即使人類社會發展至今,在食衣住行娛樂等方面,都已經獲得很大的滿足,但是所有的人,包括政府與廠商都會告訴你,「不夠!不夠」,你必需擁有更多。因為消費支持企業成長,企業支持經濟成長,在選舉國家,經濟不成長,就是政治末路。

但是經濟成長,就意味著我們有更好的生活嗎?在史密斯生活的18世紀中葉,人口只有8億,到今年底之前,人口將膨脹到70億,人的欲望依舊無窮,自然環境因過度開發,導致氣候異常,豪雨、洪水、颶風一再威脅身家安全,而資源也快用盡,悲觀的說法是到2050年,目前全球的石油儲量就要消耗殆盡。

從工業革命以來近300年的歷程來看,製造愈多,環境的受難程度愈高,社會有更穩定,人們有更富足的感受嗎?西方的學者已經有所反思,英國政府經濟顧問Tim Jackson寫成的《 誰說經濟一定要成長 》一書,對傳統的GDP成長公式提出反動思考,他認為經濟的穩定性不應繫於消費,而應另成立一個總體經濟學模型,計入對生態的維護、低碳的要求、民眾對社會的參與程度。這會是一個什麼成長模式?我不知道,但我覺得在永續發展的宗旨下,吾人值得一試。(2011-09-22工商時報)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