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位知名作家的文化基金會網頁上,看到一則轉載自大陸的文章,講述一個成分不好的苦孩子唸到哈佛博士,之後,成為美國大學中國研究中心的教授,寫了一本有關東北一個不知名小村落的書, 2005 年得了美國學術界一個大獎。
文中提到這位教授十七歲離家闖關東,路上曾有人看他可憐,給他一塊餅,他忍著餓沒拿,並記述他說「一直試著從不同角度探討「做人」這個大題目,比方說,怎麼才叫活得像個人樣?」的人類學課題。我看了這篇文章很是感慨!
其實拿美國高薪做中國研究的人,和在路上給人擦鞋,乞求一點施捨的窮娃兒相比,並沒有太大的區別,尤其不宜把這種舊時代的例子當作年輕人學習的教材。想想為什麼沒有美國人把德州牛仔的做人好好研究一下,然後中國政府頒個獎給他?比較起來,顯然中國人差人一等,能做個像樣的打工仔已算命好。
這件事讓我聯想到香港大學的情況;至今,港大的主要職位還是掌握在洋鬼子的手裏,而教授們的薪水和福利比英美本地還要好,擠進去的香港或中國的老師心知肚明得看洋人臉色,難有自主的作為,但是暗地裏慶幸吃飽喝足,也就罷了。
北大季羨林教授一生的遭遇可苦得多,成就卻大得多,老先生曾苦口婆心地寫到「我希望每個人都能有為有不為,一但為錯了,就毅然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