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戲曲界的天王是誰?什麼!答案不太確定,那我把範圍縮小一點,改成國內電視布袋戲界的天王,這樣你總說的出來了吧!啥!黃文擇!好啦!天王接班人勉強算正確答案,可是我要說的是真正「頂港有名聲,下港有出名」、「金光閃閃,瑞氣萬條」的布袋戲大師─黃俊雄先生。
從小看黃大師的戲長大,雖未能躬逢史艷文時代空前絕後97%收視率時代,幸好還看過六合三俠傳,當時真的是每天期待著最新的劇情。其實,看戲除了最重要的劇情之外,以布袋戲的特色來說,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口白,「聲緣」為首要,「音質」也要棒、「五音」要分明,這些成功因素在黃大師身上樣樣不缺。
第一次與黃大師面對面是在「黃海岱學術研討會」上,那是個以五洲派為研究主題的研討會,當時的他主要是來與學者對話談天的,雖進行了一小段布袋戲教學,但對於廣大黃俊雄的戲迷來說,這點小小演出是不能滿足大家的。
終於在2006年的12月23日,黃大師要到新莊來現場演出了!平日慣演電視布袋戲的黃大師,再渡紅塵來演文化場,現場演出無NG餘地,到底會是怎樣的一番景象,真的是讓我期待不已。
地圖一本、小藍一部、矮子樂相機一臺,我用這些裝備殺到了新莊體育場,一到現場,一樓座位除了貴賓席以外,早就已經大爆滿。
拿到節目單,找了個樓上的位置坐下來,順便試試矮子樂之性能,結果發現距離太遠,矮子樂威力不足,只好下樓來個全場走透透囉。
在中國文化大學的鼓隊和武術隊精采的表演後,突然一個帥氣的身影走出,完全沒有任何開場白,直接用渾厚的嗓音呼出「六~~合~~水~~滸~~傳~~」大家都知道,好戲開鑼了。
從前只有在電視上能聽到的天籟口白,現在居然活生生出現眼前,而且一點差距都沒有,聲音聽起來跟電視上沒兩樣,佩服佩服。
這次演出所用之戲偶和電視版的不大相同,六合的臉變成較有殺氣,書生氣少了許多,不過那句「放之則彌六合!」還是那麼熟悉。
只見黃大師不斷變換聲音,忽男忽女忽老忽少,讓人聽的好不過癮,後台也沒閒著,節奏可緊湊著呢,辛苦的操偶師傅必須很有默契的跟上主演的口白,絲毫不容許有半點疏失。
整個後台人數眾多卻井然有序,我數了數,人數在十五人上下,一般野台戲是不可能有這種規模的,因為沒錢......
樂風觀察了一下整個節目的分工,大致有幾類,一、口白:當然就是我們的黃大師啦!二、操偶師:只負責操偶,和主演的口白互相搭配。三、燈光音響人員。四、音樂:放CD片可以烘托氣氛,音樂沒配好,戲就很難演,這次雖沒請樂手現場表演,但CD也要放的恰到好處,所以他們的鍵盤前面都不是放譜,放一張小抄,上面寫著情節的大概走向。
每個人只能操縱一尊戲偶,所以遇到角色很多的時候就會很擠。
這位是負責特效的先生,線路真複雜。
管音響的工作人員。
放CD的師父,還偷放了小抄,偷偷告訴你,當天黃俊雄大師也拿小抄在看,不過他只是偶而看一下而已,因為很多台詞都是傳統演出常用的口白,早就滾瓜爛熟了。
第一段黃大師的演出約45分鐘後結束,經歷了無聊的長官致詞後,第二段改由大師的徒子徒孫們來演出,唱的是布袋戲裡面的歌曲,過去的布袋戲歌曲也大多由南北管改編而成,這次黃大師也於戲中唱了一首北管改編的曲子。
現在的布袋戲已經改成新編曲的模式,完全靠作曲者的巧思,不再是傳統音樂的改編版,越來越貼近年輕人的喜好,上圖是演唱者的圖片,其中的女性是黃俊雄大師的女兒黃鳳儀,穿藍底白條紋的年輕男子是黃大師的兒子黃立綱,黃大師應該是要把劇團傳給他,不過他還需要再磨練磨練,才能不負五洲派多年來的威名。
坐著演唱的是最近頗有名氣的荒山亮,他和動脈樂團成了霹靂布袋戲歌曲的主力,現場還有他的後援會呢。
這位女性歌手鼎鼎大名「苦海女神龍」原唱西卿是也,也是黃大師的賢內助,當天除了「苦海女神龍外」還唱了兩首新編歌曲,一度忘詞。
每當霹靂布袋戲歌曲演唱的時候,就會有一堆cosplay一起表演,其實我對這種活動的感覺是還蠻無聊的,但是本次的表演讓我對他們有些改觀,有幾組cosplay的表演質感還不錯。
由這次表演可以看到布袋戲這門藝術的演進過程,其實都是市場取向,從野台走入電視,甚至走入電影,布袋戲與時俱進,才能一直轟動到現在,某學者說黃俊雄時代是時勢造英雄,兒子黃文擇乃是英雄造時勢,父親光芒萬丈,而其子還能在父親的光芒下闖出一片天,再造另一波霹靂傳奇,真的是很不簡單。
然而布袋戲工作者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裡,雖然一直在改變,但是有些傳統的優勢是不會任意更動的,例如一人口白。使得布袋戲可以在各種新舊戲劇中佔有一席之地。
願所有布袋戲工作者繼續堅守崗位,讓我們台灣文化內涵更豐富,更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