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 女士於是尋求我們中醫協助,經過診斷後發現她的體質屬於中醫所說的「脾腎兩虛」。 中醫認為脾與腎分別掌管胃腸道一部份功能,當脾腎兩者都虛弱時則易產生胃腸不適症狀。細部來說,脾虛病人易貧血、造血功能變差,因此更易倦怠疲勞;至於腎虛病人則免疫力與抗病力變差,白血球及血小板下降也與腎虛有關聯。
為改善 鄧 女士病情,我們擬定了兩種療程。 第1、每當執行化療後,是最易噁心、嘔吐、脹氣、腹瀉的時期,因此當務之急是先改善腸胃不適,也就是中醫所說的「補脾法則」 , 藥材用:木香、砂仁、人參、炒白朮、茯苓、炙甘草、陳皮、半夏、旋覆花、代赭石、生薑、大棗。 第2、化療滿一週後,腸胃不適已明顯改善,此時應使用「補腎法則」,為下一次化療做準備,也就是將白血球、血小板、血紅素提升 ,藥材用:熟地黃、山藥、山茱萸、當歸、菟絲子、枸杞子、牛膝。經此治療後, 鄧 女士的腸胃不適明顯改善,而白血球、血小板、血紅素也呈波浪狀上升,原本下降最嚴重的白血球也最快回升。這樣的改善讓她生命品質提升,最重要的是得以順利完成化療療程。
由這個實例可知, 乳癌病人對化療(包括放射療法亦是)副反應真的不需刻意忍受,更不必因為白血球、血小板、血紅素下降而放棄放療化療,因為適時的中醫治療多數可改善之 。另外現今西醫對於這些副反應也有其處理方式,例如以嘔吐而言,使用 5-HT3 拮抗劑、或止敏吐 Emend ;而肌肉或關節痠痛可適度用止痛藥;少量類固醇亦可防止周邊水腫或體液滯留,皆可舒緩患者不適。至於中醫輔助,不但可進一步改善這些副反應,而且對白血球、血小板、血紅素更有實質上的提升,也能恢復患者食慾、睡眠、體力、元氣等等,使放化療整體有效率提升。
除此之外,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對乳癌治療也很重要,婦女應養成乳房自我檢查習慣,尚有月經的女性應於生理期結束後的一週內檢查;而已停經女性則選擇每個月固定一天。如有發現乳房外型左右不對稱、或皮膚潰爛或呈橘子皮樣、或摸到腫塊硬塊,都應儘快到乳房外科門診進一步檢查。而乳房外科常使用乳房 X 光攝影、超音波、或磁振造影(即核磁共振),對於較有疑問的腫塊硬塊可能會進一步做細針抽吸細胞學檢查( FNAC )或粗針切片檢查 (CNB) ,以確定有無乳癌。
要特別提醒的是,有些患者諱疾忌醫,或有逃避心態,甚至也有患者只相信偏方秘方,因此對西醫心生排斥,放任病情惡化,這都是錯誤觀念,只會傷害自己。其實正規西醫能為病患正確診斷病情,若真是乳癌也會有一連串完善的治療與照護,而且西醫對於乳癌有完整的、且經科學驗證的有效治療,病患可放心接受檢查與治療。再者,正規的中醫也不會只教病人吃偏方秘方,而且正規中醫是經由望、聞、問、切,要問診、把脈、看氣色才能正確診斷並開立有效處方,完全是按照患者體質來用藥,並無偏方秘方可言。所以, 對於疑似乳癌的患者應接受西醫檢查,而已經確診是乳癌的患者在接受中醫治療時,亦不能自行放棄正規西醫治療,應兩者平行,互助互成。
以往常常聽到罹癌民眾因為害怕放療或化療帶來的副反應,不敢接受放化療,以致病情惡化!過去也曾遇到病人說「如果真要去化療,那麼寧願放著讓它死」這樣的話,結果病人 2 個月後過世,令人痛心!所幸,其實中藥可緩解放療化療帶來的不舒服,提高病人接受放療化療意願,這是中醫輔治乳癌的極大正面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