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生活中的喜怒哀樂、驚恐愛惡都是情緒的具體表現。情緒的表達可分為內在體驗、外在表達和神經激動。
內在體驗是人內心的基本感受,由此產生的表情、動作、行為等是外在表現。而神經激動是人們經常會忽視的一個環節也是最容易產生問題的一個環節。
神經激動是在突然刺激下血液加速循環產生的緊張、焦慮、憤怒等情緒。很多人也是在這種情緒下犯下難以彌補的錯誤。
心理醫師解釋了情緒的ABC理論:
A就是突發事件,B就是自我的認知過程,C就是由A和B導致的反應和行為。
比如說一對新婚夫婦,兩人約好一起過週末,可丈夫因為臨時有應酬未歸,妻子做好飯,在久等之下打電話尋找卻無人接聽。於是晚上丈夫回來後在妻子過激的言語之下發生爭執,甚至大打出手。
在這件事中丈夫未歸屬於突發事件,而最重要的就是認知過程,在長久的等待下產生的猜疑、焦慮、擔心,種種情緒加在一起使妻子在丈夫回來後失去了理智溝通的能力,從而使一件小事上升為一場戰爭。
人在遇到突發事件時,通過自己的認知產生各種反應,這就是情緒的ABC理論。
我們常說「一失足成千古恨」,可並不是每個人都是如此的。多數人情緒較為穩定,能夠很好地控制,有些人則平日裡脾氣就很火暴,遇事更為衝動,比一般人出事的概率高。
這種性格上的差異也是由各種原因造成的。比如家庭遺傳、所受教育、自身教養、生存環境等等,這些加起來所形成的綜合素質,使人與人對事物的認知有所不同。
醫師舉例說:
一個高中女生學業成績一直名列前茅,有次考試沒考好,退出了十名之外,很傷心,回家對父母說後,父母因心急訓斥幾句,該女生一氣之下吃安眠藥自殺。
偏激的認知產生錯誤的結果,這種認知是加入了自己性格的弱點,在父母、環境的刺激還有社會壓力下形成的。
除了個人性格原因還有健康狀態。人在飢餓和疲勞時會情緒低落,吃飽或處於溫暖環境下情緒會比較好。
一個最常見的例子,當工作了一天的家長回到家裡,孩子要求其講故事時,家長會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而吃過飯後,情緒會明顯好轉,這時提出要求多數是有求必應。
還有類似天氣、氣候等環境因素的影響。夏季是事故高發期,在炎熱、憋悶的環境下情緒也不穩定,而下雨天多會使人沉鬱。
很難說現在的人是變得脆弱還是堅強。隨著經濟發展起來的,還有那觸目驚心的自殺率、犯罪率、交通事故率。我們在譴責這一連串數字的時候不能不反思。從社會的角度看又是什麼原因讓我們的情緒不能自已?
首先是社會運行速度的加快,競爭性強。在現代社會生活不知是幸還是不幸。個人都有個人的煩惱,各種職業都有各種職業的病。事業、愛情、房子、車子哪一項不是要我們操心的。在種種的壓力下,有人倒下去了,有人站起來了。
其次是期望值的普遍升高。看著別人生活素質的提高,誰也不想原地踏步,對自己期望值的升高,也是在讓自己情緒負擔加重。而面對難以確定的未來焦躁不安已經成為一種社會情緒。
再次是獨生子女的增多。獨生子女往往是被保護好的,有別於從前打鬧爭搶慣了的多子女家庭,對於在家裡受到的挫折和不平等待遇,對於社會所給予的一切痛苦易於接受,而獨生子女卻沒有這個機會。
這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年輕人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之一。
前幾年有一部電影,講的是在日本嚴重失業壓力下社會青年的屠殺運動,每年選派一個班到荒島上互相殘殺,最後留下一個勝者。
電影雖然是超現實虛構的,可是它讓我們看到了兩點:
第一在社會的壓力下年輕人競爭的現實是血肉模糊的。
第二要保持良好心態,不要被自己的恐懼、嫉妒、憤怒、貪婪等人性本身所具有的消極情緒所擊倒。因為這世上只有自己才是自己的神明。
時下有個很流行的詞叫「情商」。情商有五大要素:認識自己的情緒,認識他人的情緒,調節管理自己的情緒,影響他人的情緒和自我情緒發展成長。
情緒的管理是比時間管理、習慣管理、人際管理更為重要的管理。專家建議三種管理情緒的方法:逃離現場,改變認知和掌握控制情緒技巧。
在任何一種情況下,逃離現場都是最有效最容易做到的。我們常常不願意選擇逃離現場是礙於面子,可是事後又會想如果當時我走開就好了。適時選擇一種退路可以避免矛盾的激化,等待情緒平穩。
改變認知可能不是在一朝一夕可以做得到的事情,是要貫穿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不斷反省,不斷改變自己看問題的角度、方法,使自己客觀、隨和。對某個問題的執著本身也存在一些問題,凡事不妨換個角度去看。
有個小故事講一個老婆婆有兩個兒子,一個是賣傘的一個是打魚的,老婆婆每天在擔心晴天大兒子沒生意,雨天小兒子不能打魚。有人就勸導她,可以反過來想啊,晴天小兒子賺錢,雨天大兒子又有生意。古語也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改變自己的認知就是改變自己的命運。
控制情緒較好理解,也有法可循。激動時深吸一口氣,情緒低落時聽聽舒緩的音樂,看看搞笑的電視,都有利於培養良好的情緒習慣,讓自己不太悲不太喜,適時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