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痛按摩法
戶外高溫炎熱令人頭暈,一進到室內低溫的冷氣房,原本擴張的血管、肌肉瞬間收縮,更令人頭痛難耐。
按摩方法:此時可以按壓頭頂的 百會穴 (兩耳往上交會至頭頂),能讓全身氣血通暢。
手腕的 神門穴 (仰掌、握拳,手掌緣靠近小指側,腕橫紋上的凹陷即是穴位)則有鎮定放松的效果。
大家熟知的 太陽穴 (在眉尾和眼角之間的凹陷處),可以緩解側邊頭痛的困擾。
如頭痛偏在前額,試試按摩 合谷穴 (將大拇指第一指節的橫紋,貼放在另一手的虎口,大拇指的指尖處往下壓,就是合谷穴)。
如果是後腦疼痛,可將雙手抱頭按壓“ 風池穴 ”(位於後頸部兩側,發際與脊椎外側筋處,是頸部肌肉起點),舒緩症狀。
二、眼睛疲勞:順著眼框骨按摩眼部周圍至感覺酸脹
眼睛疲勞
長時間盯著電腦、電視、看書、看檔案,眼睛酸澀難受,可按壓眼部四周的穴位緩解。
按摩方法:循著眼眶骨,由雙眼內上眼角往外,輕輕按壓眉毛內側的 纘竹穴 、眼睛內側的 睛明穴 、眼睛下緣落淚處的 承泣穴 、額頭兩側的 太陽穴 等,直到感覺酸脹即可,能改善眼部的血液循環,並且刺激整個眼部周遭肌肉,舒緩不適。
貼心提
醒:眼壓高、青光眼、 高血壓 者或眼睛有紅腫熱痛時,切忌按摩穴道。
三、過敏性鼻炎、咳嗽:迎香治鼻炎、少商平咳嗽
過敏性鼻炎
有過敏體質的人夏天待在冷氣房症狀將更明顯。低溫會刺激鼻腔、氣管,尤其藏汙納垢的冷氣濾網蓄積大量塵螨,容易誘發呼吸道問題,不停流鼻水、打噴嚏、咳嗽。
按摩方法:過敏性鼻炎的症狀緩解可刺激迎香、印堂穴。 迎香穴 位於鼻翼外緣的法令紋處, 印堂穴 則在兩眉頭中間,兩個穴道都能散鼻部鬱熱,按壓至感覺發熱即可解決困擾。
至於喉嚨痛或咳嗽,試試天突穴及少商穴。 天突穴 位於胸骨柄上緣中部微凹處,是氣息出入的要塞,可平喘、化痰、理氣。 少商穴 屬肺經,位於大拇指指甲根部內緣,是治療嚥喉症狀的特效穴,能緩減嚥喉疼痛。
另外,平時保健可以按壓 風池穴 ,位於脖子與後腦交接處的凹陷,約在發際之上,風池穴走膽經,說明清熱。
四、肩頸酸痛:大範圍按摩肩頸及上背部
肩頸酸痛
肩頸僵硬酸痛幾乎是每個上班族的困擾。
按摩方法:解除頸部的不適,可雙手抱頭按風府及風池穴。 風府穴 在後腦發際往上約1指幅中央處, 風池穴 則位於後頸部兩側,發際與脊椎外側筋處,是頸部肌肉起點。專家提供的簡易方法是,從風池穴循著發際慢慢按到耳朵,其中有許多穴道,都能放松頸部。
舒緩肩部僵硬,可試試 天宗穴 ,位在上背部,約在肩胛骨的中央,取穴方法是上半身直立,左手貼在右肩二分之一處,手指自然垂直,中指指尖碰到的點就是天宗穴。
不過如果背部穴道自己按不到,可以請家人朋友幫忙。例如常用的 肩井穴 ,一人坐著,另一人站在背後雙手前臂放在背按摩者坐的肩井穴(在耳朵垂直與肩膀交會處)前後。也可請自己家人在上背部做大範圍的按摩,觸碰到的 肩中俞、肩外俞穴 都能緩解緊繃的肌肉。
五、腸胃功能失調:順時針按摩肚臍周圍的穴道
按摩脾經
現代人多多少少都有腸胃功能失調的毛病,雖不是大病,但症狀發作時相當惱人。
按摩方法:
脹氣令人坐臥難安,按壓內關穴及天樞穴有助消除脹氣。 內關穴 在手腕橫格紋以上距三指處,以大拇指用力按壓,不適感會逐漸消失。而 天樞穴 在肚臍左右兩邊2寸(約3指)處,可促進腸胃蠕動。
便秘時,以指尖按壓 中脘穴 (肚臍正上方4寸處)、 孔最 (肘橫紋下4寸處)、 天樞穴 、 合谷穴 ,都有助腸胃收縮。或是依照升結腸(右腹部從下往上)、橫結腸(肚臍上方由右到左)降結腸(左腹部從上往下)順時針方向搓揉,會按到腹部促進腸胃蠕動的穴道,也有助排便。
胃痛先別急著吞胃藥,按摩或熱敷 足三裏( 膝關節下方3寸)、按壓 中脘穴 、 天樞穴 都能減輕疼痛。至於平時腸胃功能的保養,可按摩脾經和足三裏穴,強化腸胃功能,脾經為足部大拇趾外側至小腿中央,由下往上輕壓或熱敷5~10分鐘
六、生理期不適:三陰交能止痛去寒
三陰交止痛去寒
不少女性飽受經期紊亂、經量過多、經痛的折磨,有些人甚至要吃止痛藥才能減輕疼痛。
按摩方法:經痛時試試看刺激 行間穴、三陰交 。行間穴位於雙腳足大趾與二趾之間,能說明打通肝經,有助解除肝氣鬱滯之害。
而位於腳外踝上方距離4指寬、在小腿脛骨內側的三陰交,是脾、肝、腎三經經過的交點,經期間單純只有腹痛的人,應該是寒氣太重、凝結小腹,刺激三陰交可以去除體內瘀血,生新血,止痛、去寒。其它生理期的困擾,可以試試按摩足部 太溪( 補腎陰,位於內踝尖和足跟上大筋的中點)、 足三裏 (補氣)、等穴道,均可解決生理周期不穩定。
七、手腳冰冷:湧泉穴促進血液循環
湧泉穴促進血液循環
體質虛寒,血液循環不良,經常手腳冰冷的人,長時間待在冷氣房,呼吸道及腸胃都會有問題,尤其是老人下肢冰冷,是導致心、腦血管病症爆發的主因之一。
按摩方法:按壓 湧泉 (可滋陰補腎,腳掌底前半凹陷處,第2、3腳趾趾縫延伸到足跟連線約三分之一處)、 關元 (肚臍下3寸)、 足三裏 都能促進血液循環,減少不舒服的症狀。
湧泉穴更被稱為“長壽穴”,是腎經的首穴,《皇帝內經》中說:腎出於湧泉,湧泉者足心也。也就是腎經之氣如源泉之水,來源於足下。常常按摩湧出穴能防治哮喘、失眠多夢、頭暈、頭痛等多種困擾。
八、失眠:合谷、神門穴說明安神
按摩手上的神門穴
台灣有四分之一的人睡不好。按壓穴道有助氣血執行順暢,說明你入眠。
按摩方法:先試試 神門穴 ,取穴方法是仰掌,握緊拳頭,手掌緣靠近小指側,腕橫紋上的凹陷即是穴位,以以拇指掐按穴位,能鎮靜安神。
合谷穴 能行氣止痛、 內關穴有 寧心安神,理氣鎮痛,紓緩心悸、胸悶及失眠症狀的效果。
TIPS:按壓穴道到底幾次最好?
目前中醫界並沒有準則,但共識是按壓穴道若為保健目的,以一次按壓15~20秒,再休息5秒,反覆做10~15分鐘,若為解除疼痛,則要持續按壓到感覺痛點有舒緩跡象。力道要按到感覺,但不至於疼痛難受。
敲打經絡跟按穴道效果是一樣的。取穴時,1寸為一指寬(拇指)、1.5寸為兩指寬、2寸為三指寬。
引用: http://tw.myblog.yahoo.com/jw!hxi7RImaFRs8iX3OysuUWj.O87qBKA--/article?mid=83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