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溫「郁離子」中的一則寓言

  • Share this:

耍手段治國 終將嘗惡果 【聯合報╱王玉佩/教師(高雄市)】 2007.10.22 03:50 am 有位以養獼猴為生的人叫狙公,每天早上都叫一隻老獼猴帶著群猴去摘果子。回來後每隻猴子必須繳出一定的果實,否則即會遭鞭子抽打,猴子們既怕又恨,但都不敢違抗。

一天,有隻小猴子突然問眾猴說:「山上的果實是狙公種的嗎?」眾猴回說:「當然不是。」小猴問:「那果實是哪來的呢?」眾猴答說:「是自然生的啊!」小猴又問:「那是不是除了狙公,誰都不能上山採果子呢?」眾猴回說:「當然不是,誰都有權上山去採果子。」這小猴因而說:「既然如此,那我們何必依靠狙公而受他奴役呢?」小猴的話一說完,眾猴頓時大悟。

當天晚上眾猴趁狙公睡覺時,偷走了狙公積存的全部果子逃往山林,不再回頭。而狙公因為使喚猴子慣了,在失去了所有的存糧與猴子後,冬天還沒過完就餓死了。

郁離子聽了這故事有感而發說:世上只靠手段統治百姓的人,最後的下場都像會狙公吧!百姓雖被煽惑,但一旦有人啟發,統治者就會被唾棄。

這是明朝開國功臣劉伯溫寫的「郁離子」中的一則寓言,這寓言告訴世人,一個只會耍手段的統治者,最後終會自食惡果。

台灣自從政黨輪替以來,統治者不是慣以操弄統獨意識為手段,以煽惑老實的台灣人民嗎?

明知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絕無可能,主政者卻無所不用其極地宣傳「入聯公投」,還要台灣人民陪他共舞。

看看我們的主政者,是不是很像狙公?善良而單純的台灣人民也好似那群可憐的獼猴。哪天,當那隻有智慧的小猴出現時,那也就是統治者該下台的時候了。

【2007/10/22 聯合報】@ http://udn.com/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