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權手法太拙劣,比下開放中國贏奧運

  • Share this:

極權手法太拙劣? 比下開放中國贏奧運? 家書變宣傳品,郵局私蓋入聯郵戳。

2007/10/20 09:09 記者邱珮瑜/台北報導

入聯/返聯,何為人民共識所在?行政院決議「入聯」為國家所需、為人民所共識,為國家政策之所向。為了執行政策,各公家場所、各部會局處,除了掛滿宣傳布幕,還頻出怪招,像是入聯郵戳、入聯聖火、入聯水電費單等等,可說是無所不用其極。

這郵戳一蓋,就會發現有些不願意表態的青年朋友,一改MSN的暱稱或部落格文章,紛紛質疑為政府推動入聯的大動作所為何來。

一位唸傳播所的研究生就表示,其實他們對入聯實在沒概念,因為媒體傳遞的訊息與宣傳的方式在他們看來全都是政治事件畫面,他們早已對政治感到疲憊,不想管也不願聽,不過,蓋上郵戳就好像是替每個人預設立場,感覺並不愉快,尤其這是發生在一個號稱自由意志的民主國家。

另外,還有一位經常在國內外往來的空姐則表示,不管是入聯或返聯,感覺離她很遙遠。針對入聯,她只表示「UN for Taiwan」在外國人眼中,是一個「很爛的標語」,新聞局長謝志偉表明事先徵詢過英美等外籍人士,文法上絕對沒有問題的說法,根本就是強辯。

看來,入聯是為了什麼,人民多半不了解,不過「UN for Taiwan」的標語不管對錯,總是強力推銷了出去,這種強力宣傳的手法,在中山大學政治系教授廖達琪眼中,是極權主義的徹底表現。

她說,入聯活動如火如荼地進行推動,一直到現在,某種程度已表現出「物極必反」。廖達琪教授表示,政府現在強力推銷的作法,讓她想到曾在1992年訪問大陸,當時大陸當局正在爭取奧運舉辦資格,於是在東北地區極為偏僻的鄉下廁所與每個角落,處處可見「開放的中國贏奧運」標語,簡直讓她哭笑不得。

廖達琪認為,在一般政治學的定義下,唯有極權主義才會這麼徹底執行,而號稱民主國家的台灣,以公權力將政策伸入每個角落,無孔不入的宣傳手法,可說是這個時代的反諷。

她認為「入聯」在此時並非是一民主理性平和的議題,若政黨只為選舉動員的話,她呼籲政黨不該以極權手法愚弄人民,中間選民應站出來發聲。

到底要入聯還是返聯?平民百姓不太管!反正朝野兩黨活動早已如火如荼地展開了,成為聯合國會員國有什麼責任、權利、或義務都不重要,因為也沒有政黨願意進行告知與教育的任務。青年學子說,感覺「入聯=台獨」,成為會員國,才能大聲說出「台灣是個獨立的國家」吧!

用什麼名稱並非兩黨在意的重點,而是藍綠以顏色來互相批判彼此作為,即使加入聯合國具有重大意義,然而所有重要性在政治操作之下,成為08年選舉的新工具。舊的不去新的不來,下一個選舉的議題會是什麼?不得而知!入聯或返聯還會成為備受重視的焦點?答案似乎早已明白。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