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種植金針最有名的三個地方,有二個位於花蓮縣,即玉里鎮的赤嵙山和富里鄉的六十石山,另一位於台東縣的太麻里,金針生長最茂盛及密集的,非花蓮縣赤嵙山和六十石山莫屬了,就景觀還有整體地形的壯觀來看,六十石山絕對是首選。走進金針山的山野小徑裡,隨處都可看到有「一日美人」封號的金針花,一陣微風吹來,黃澄澄的金針花就隨風婆紗搖曳著,花海曵蕩出層層的波浪 ── 美不勝收。
從台九線 ( 即花東公路 ) 至富里鄉,循著路標指示轉進六十石山的山路,順著金針花夾道的特殊景觀及不斷的讚嘆聲中,不知不覺便登上海拔九百六十公尺高的山頂‧便可盡攬六十石山的萬千風貌,因有〝小瑞士〞之稱,真是所言不須。
在前往最高點涼亭的步道起點,有一個不起眼的標示牌說明六十石山名字的由來。原來八七水災那年,許多雲林縣西螺人遷移至此求發展;剛開始這批移民在山上種稻,在地人問:「收成有多少?」答:「六十石」而得。
由於該處土地肥沃,水源充沛,地理環境及氣候,非常適合種植金針,並在有計劃的規劃下,滿谷的金針花,形成奇特的自然景觀,而在山中設有六座涼亭皆以金針花命名,包括:忘憂、黃花、鹿蔥、丹棘、療愁及萱草等皆是金針的別名,該處最高點的涼亭,名曰:忘憂亭,該處正好位於所在海岸山脈的最高點,向下望,山下平原即是縱谷,棋盤式稻田正是孕育「富麗米」的搖籃,四季景觀也隨著稻禾成長,而展現出青翠或金黃的多變景致。
在忘憂亭除了欣賞典型的縱谷地形及壯麗的金針花山景,還可看到雲朵從海岸側爬過山脈的有趣現象。賞景建議跟著涼亭走,因為每座涼亭眺望的視野截然不同。或回望海岸山脈,或俯瞰大片縱谷或六十石山的壯麗金針花山,所見景致各異,但賞景心境同樣愉快。
六十石山、赤嵙山的人潮以金針花開的七、八、九月最多,事實上,六十石山四季景觀各有特色,即使夜晚探訪也另有風情,而且無光害適宜觀星,是當地的私房賞星地。凡是到過六十石山旅遊的人,都有一共同的感覺,“這地方實在太美了!”。
六十石山日出
window.googletag = window.googletag || {cmd: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efineSlot('/22590772197/pc_textbottom', [1, 1], 'div-gpt-ad-1639353180888-0').addService(googletag.pubads()); googletag.pubads().enableSingleRequest(); googletag.enableServices();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39353180888-0'); });
赤萪山---汪家古厝
六十石山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