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人要修戒、定、慧,在家人則修不妄語等五戒。經、律、論三藏也很重要,一面看,一面行,智慧開得比較快。經藏的智慧,就在我們的心中,這個如海一樣無量無邊的智慧,不是用開示或講經,就可以開出來的,這是一種般若智,由自心中自然流露。而世俗的智慧則是一種凡夫智,是在迷幻境中不自覺,如大學生的智慧,在佛門中仍是小學生。
我們念佛就是要念到花開見佛,什麼叫花開見佛?就是凡事要去火性,要忍耐,和顏悅色以道理行之,對人要親切和藹,不可一副冷峻的霜臉,令人望之卻步,當法師的也要這樣才能度眾。凡是照道理來,就事論事,不可用煩惱心去應付,對人不論是善人或惡人,都是和氣的平等對待,不要去看別人的過錯,這樣別人對我們印象好,我們心也清爽,照這樣做去,心無煩惱,便是花開見佛。
看經書只是要尋找一入道門戶,而念佛才是切實了生死之行。
學佛主要是要打破無明煩惱,捨慳貪而成佛。我們出家,要學粗衣淡飯,吃,隨便吃,不挑精緻美味,只要東西能過咽喉,能填飽肚子即可,也不是不要吃,只要不過分,吃得剛剛飽就好,不要貪吃,而吃得過飽,穿也是一樣,能夠蔽體禦寒即可,不要選擇美醜,這樣,才能消我們的貪嗔癡。要捨貪欲,佛制三衣一缽的意思,也就是不要貪。
中國這裡是東土,達摩祖師將佛法東傳至此地,此地幸能素食,持不殺生戒。而西藏是遊牧地區,百姓皆食肉類,當地的出家人,出去托缽,也是化緣到一些肉類、葷類的東西,他們這樣做,並不是表示他們吃了這些肉類,就能度化這些生靈,而是以這些肉類,維持色身的生存來修行,人家吃什麼,他們也隨緣吃什麼,如果不明白這點,以為出家人可以吃葷,就任意地去殺食,這樣不但自己造下殺業、冤業,修行不成,而且,將來還會墮到地獄中去。若說出家人食肉不犯戒的,那必須自己修持到一個相當的程度。吃了肉,有能力超度那些生靈的,才有資格。他們看到一些生靈、禽畜道的眾生受苦的情況,起悲憫心,故意將牠弄死,超度牠們,免去牠們的痛苦。我們人道的眾生,有我們的煩惱眾苦,生、老、病、死苦,愛別離苦,一切貪嗔癡的苦毒逼迫,每天就是被這些無名煩惱業轉來轉去,而四生道中的眾生,不論是胎生、卵生、濕生或化生的,牠們也是一樣,有他們的各種痛苦。我們人道是四生中最靈的,但是,我們往往不懂佛法因果,為了自己的貪欲,想吃肉就任意宰殺,你看,當我們在殺那些動物時,牠們也知道死苦,哀哀而鳴,而這哀鳴就是怨恨,殺了牠,我們就與牠結下冤業,將來冤冤相報,生生相殺,永遠脫不出生死輪迴。所以,我們出家受戒要戒殺,就是這個道理。戒經中告訴我們,不可傷害一切有情眾生,不可殺害生命,我們要去遵守,而在我們修行功夫還不能持得很清淨、完全不傷害到生命時,我們必須持不故殺的原則,否則便有過失。
我們今天能出家,是件不容易的事。你看世界眾生那麼多,我們幸而能聽聞到佛法,又有幸能出家,袈裟披身,這是一件很難得的事,這是我們過去,曾持佛菩薩名號的緣故,有這個因,才有今天這個果。
我們今天既然出家,就要知道佛菩薩的意思,看一些經典,像金剛經、地藏經等,了解十法界眾生的狀態,知道各法界的眾生,是如何形成的,這樣,我們的行為,才能有所依止。否則,懵懵懂懂的不懂因果,出家了,還像在家人一樣,爭名爭利,互較高下,這樣下去,那麼此生一過,人身也就難得了。
要知道,我們得了這個人身,是要來修行的,是要過人身劫的,看看能不能藉這個人身來了生死,成佛作祖;不要再依這個人身,再造貪嗔癡的業,貪好吃、貪美服、貪享受、貪子女兒孫福,在六根塵中作夢,不知回頭修行,那麼這番人身過去,四生之中就有我們的份。畜生道中,牛、馬、豬、狗等,是我們人去做的,惡鬼道也是我們人去投的,乃至地獄道、化生類、濕生類,一切都是我們這個心去造成的。十法界中,一切都是依我們這個人身所造的各種業去形成的。所以說,我們是在過人身劫,由這人身可修行成佛作祖,亦可造業墮四生輪迴。我們現在出家了,就該依著佛法,找到一條修行的途徑,看能不能由此超出生死輪迴,脫離娑婆苦。
有些人瞧不起出家人,可是,要他們念佛,念沒幾句就起煩惱,唸不下去,甚至聽到念佛聲,心中起壓迫感,好像千斤的石頭壓在心中一樣,這就是沒有善根。
出家人看經書,可以了解佛菩薩的意義,而且要受戒,戒律很重要,這是我們了生死的根本。持戒、忍辱是第一道,要修苦行,粗衣淡飯,為常住、為眾人服務,做功德,才能開出我們的智慧,才能親身體會佛菩薩的意思。
出家,不是用六根行事,用六根行事,仍是生滅法。六根分別,則有生有滅,有分別、生滅即成五濁惡世,無分別,則無生滅。
世俗人沉迷於根塵的欲樂中,到最後難免先樂後苦,而出家修苦行,雖然吃很多苦,但終究是先苦後樂。
看經講法,如果自己不實修,還是他人的東西,等於在數他人的家寶,仍然不能脫出生死牢。萬法歸一宗,到最後還是要念阿彌陀佛。念佛修苦行,才能究竟了生死。
如果要練不倒單,先要從淡泊兩字開始學起,等到衣食住都能無礙,貪瞋癡也都消滅了,這樣子妄念自然消,才能談到禪定功夫。
以前的祖師,總是安守卑下,不惹人注意。越是沒沒無名,越是少攀緣,越是好用功,若是心多攀緣,則意根散亂,心多驕滿,則易失敗,道業若不成就,也枉費我們來出家。
如果我們真為修行,龍天護法自然擁護,自然身心無所畏懼,外物亦不能傷害我們,真正有修行的人,心無種種心,眾生皆樂見,人人皆有緣。
在胎、卵、濕、化四生中,我們每個人都曾去做過,在別道中受完業報,投入父母胎中轉為人身。所以,今天我們所得到的這人身是從那一道來的,我們不知道,每個人都帶著不同的業障來,若不知歸命佛、法、僧,持齋、戒殺,勤心念佛,此身受報盡,將轉入何道,自己也懵然不知,帶著新的罪業而去,如此一去,人身也就難保。出家人與世俗人究竟不同,粗衣淡飯,行住一切從簡,以去除貪念,消除業障,若是再斤斤計較吃好、穿好、住好,則令智慧昏昧,徒增妄念業感,色、聲、香、味、觸、法,還是屬於六道沈淪中事,所以出家人,食但果腹,衣但蔽體,不要汲汲於衣食事,因為那是屬於四生的種子。出家人和在家人不同,在家人有爭奪心,同是一件東西,譬如我手中這頂帽子,如果我說這是一頂帽子,大家都不會要,如果我說這是一件寶,大家就過來爭奪,出家人的寶,並不在這娑婆世界,而是西方金銀、琉璃七寶合成的極樂世界。不要執著這個色身是我,這個色身是要來這受娑婆劫,而這個心,卻是要拿佛心出來應對一切。菩薩度眾生、感應眾生,都是以無形相的方式,在不知不覺、自自然然中度的,並不一定用語言或行動,有相的度眾。像佛殿中的觀世音菩薩,在那裡端坐無為,卻度了許多眾生來拜佛。修行成佛,行菩薩行,乃至廣度眾生,都是靠我們內心願力,如果內心的願力堅強,必能度過重重的難關,而心不退轉。如果確實是腳踏實地,有行持到那個程度,自然佛菩薩及天龍八部都會感應擁護,而達成願望。
臺灣出家很普遍,大都是受過教育後來出家。大陸出家,是了生死、行苦行,學佛菩薩的苦行來出家,大陸出家要先修三年苦行,吃苦才能解脫,我們現在出家,在衣、食、住上不要貪戀,不要像在家一樣,才能修出福慧,粗衣淡飯才能了生死,要學佛的福慧,三寶即佛、法、僧,僧就要好好地修,要淡泊才能修戒定慧,念佛定來就是禪,初學佛入門就要念佛,心心不離佛,心定就是禪,初步是訓練身、口、意,我們出家了,就要找那個不生不滅的東西,在念阿彌陀佛中,一面做苦工,頭腦才不會亂想。
我們來時是迷,而要回去的路,簡單的說即是念阿彌陀佛。
我們是帶業而來,但不要帶業而去,出家要上報四重恩,即父母、師長、眾生、國家恩,下濟三途苦。出家要能好好修得解脫自在無掛礙,才有所交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