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欽老和尚開示
來這個世間,每個人都有生老病死苦,我們要知道,生從那裡來?死往那裡去?兒子、媳婦對你越好,你越貪戀,離不開世間,不知脫離苦海,仍在六道中輪迴。這都是業障重,業障就是煩惱、掛礙,如掛礙家中的男女老少等,每個人掛礙不同,但都把自己的生死路忘記,甚至連臨命終時將往哪裡去也不關心了。有些小孩子現在就知道拜佛,這都是前世有種善根,所以說眾生隨業轉,各人業障不同,不能轉業,就得輪迴,煩惱無盡了,老年人如果知道回頭念佛,就不會到四生裡去,否則四生仍有份。有人問我說:定業不可轉嗎?我認為,人若知道信佛,回頭念佛修道,則定業可轉。每個人的業感不同,如果不覺悟,將娑婆以為極樂。如吃葷的人在市場買雞鴨,覺得很快樂。但悟了以後,覺得那是罪過,吃素的人看吃葷的人是罪過,他就覺得吃素是極樂。享福的人以為自己是在極樂世界,但不知道能否永遠如此享受?等到福享盡時,則苦惱、煩惱就來了。所以我們既然能皈依三寶,就應該要念佛,不要貪求子孫,要放下一切,不要掛礙他們。很少人一輩子都享福,有多少福享就有多少苦,在家中應盡量拜佛、念佛,閒話少說,以求脫離苦海。人的一生沒多久,每個人都有煩惱,有煩惱則仍在生死中,四生也有他們自己的煩惱,如雞有雞的煩惱,所以要念佛,才能了脫生死。
眾生隨業轉,有的轉牛、豬、雞、蝴蝶等胎卵溼化,我們要找這個出生死的路,一心念佛出生死,如不念佛,則隨業轉,仍在六道輪迴。有人因為看不到,就不相信有六道輪迴,其實我們是可以看到的,如牛、豬,那是誰去投胎的?在花花世界中,也可看出六道輪迴,如電視劇在演的,就像我們在演一樣。眾生隨業轉,要隨的佛清淨來轉,很不容易,要解脫也實在不簡單,每個人的脾氣、個性不同,知性好相處。師父特別強調,我們要隨人之性、合人之性。我們這個身體像地獄,靈光投在其中。
在家人很難了解出家人的修行,我們不能叫你們在家人,用像我們出家人一樣的方法來修行。出家人可以指導在家人,知道在家人的品性,引導在家人向道,不是要在家人的錢,如果要錢,就有貪戀,應該是無形中感化在家人。解脫這兩個字不簡單,度人須隨順眾生來度,須慈悲,不可依照和出家人一樣的方式來度。對你們好,是希望你們以後像我們出家人一樣來修。如有德行,講一句話就能度眾。出家人身上穿的出家衣服,不簡單。
布施的意義,非常深奧。布施不一定是要布施金錢。若沒有錢,到寺裡幫忙做事,也是布施。但布施也要看適當不適當,若布施不適當,也是沒功德。有錢的人做善事或布施,要拿出很多錢,比較容易。沒錢的人布施,需省吃儉用,節省幾個菜錢來布施,錢雖然少,可是與有錢人,布施很多錢的功德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