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烹調竅門
※: 發蘑菇
(1) 冷水浸泡。
(2) 除去泥沙,用手擠捏蘑菇,使泥沙沉入水中。
(3) 用溫水脹發半小時左右,浸泡過的水澄清後可作湯汁。
※: 浸泡乾蘑菇
先用 60 ~ 80 ℃的熱水浸泡乾蘑菇一會兒或將乾蘑菇泡入 40 ℃左右的糖水中,味道會更鮮美。
※: 清洗蘑菇
可用水沖洗,再用濕布抹,最後用乾布或乾淨的紙拍乾。
※: 清洗菜葉
可用約半小匙鹽溶入水洗,小蟲會很快和菜葉分離,再用清水沖洗乾淨。
※: 清洗墨魚
清洗墨魚時,先撕掉表皮、剝開背皮並拉掉灰骨,在多清水的容器中放入墨魚,在水中將頭及內臟拉出,再挖掉眼珠、流盡墨汁,沖洗乾淨即可。
※: 去除弄破魚膽的苦味
在魚肉塗一些酒或小蘇打 ( 發酵粉 ) ,溶解膽汁,再沖洗乾淨。
※: 去帶魚鱗
把帶魚放入 80 ℃左右的水中燙十秒鐘,浸入冷水,再用刷子刷或者擦洗一下。
※: 泡發海參
用冷水把乾海參浸泡一天,取出內臟洗淨放入保溫瓶中,倒入開水後蓋緊,等十小時。
※: 黃花魚去腥
洗的時候,切記把魚頭頂的皮去掉,可大大減少腥味。
※: 脹發干貝
先去掉干貝邊上老肉,清洗後放進加入酒、蔥、薑以及淹沒干貝的水的容器,蒸一小時即可。
※: 螺蚌吐泥
在養殖的清水中,滴幾滴素油,隔天螺蚌就能吐淨泥土。
※: 拔豬蹄毛
將洗淨豬蹄用水煮過,放入清水中,用指甲鉗拔毛。
※: 勿用熱水洗豬肉
豬肉不要用熱水浸泡,應用乾淨的布擦淨,再用冷水快速沖洗乾淨,不可久泡。
※: 洗淨肉上髒物
用溫淘米水洗兩遍,再用清水沖一下,就可洗淨。
※: 清洗豬肚
先用麵粉擦豬肚後放在清水裡洗,再放進開水鍋中煮至白臍結皮後拿出,放進冷水中,用刀刮去穢物。外部洗淨後,從肚頭切開,去內壁油污,取少量的醋和食鹽擦搓以去臊,再用清水沖洗至無滑膩感時即可。
※: 清洗豬腸
用鹽、醋洗去黏液,把小的一頭用繩子紮緊,用手指將紮緊的腸頭塞入腸內,然後放在水裡,一邊灌水,一邊清除腸壁上的髒污。洗好以後,再用明礬擦幾下,用水沖淨。
※: 豬肝豬心去穢氣
清洗前撒些麵粉擦過,剪掉白色筋骨,洗淨即可。
※: 冷凍羊肉處理
(1) 用水沖洗表面浮土,再用布擦乾。
(2) 放在室溫解凍,可反覆翻動羊肉縮短解凍時間。但不能泡熱水或火烤。
(3) 等肉似凍不凍時,可進行切片、切絲、剁塊。
(4) 在水中浸泡,待其完全解凍後撈出,控去多餘水分即可。
※: 鹹肉退鹽
把鹹肉放在淡鹽水中漂洗幾次,再以淡鹽水清洗一下即可。
※: 取核桃仁
將核桃放在蒸籠內用大火蒸八分鐘,再放入冷水浸泡三分鐘後撈出,就能取出完整的果仁。
※: 如何切肉
牛羊肉要橫切,切豬肉則是順紋路稍斜一點;雞肉、魚肉則要順著紋路切,並切得粗一點。
※: 切魚片
魚要活殺洗淨,去頭尾,沿脊椎骨平刀剖開,片去魚皮和魚骨。然後橫攤在砧板上,斜刀自上而下地切成三公分長。
※: 切蔥和辣椒
如果在開著的水龍頭下切蔥或辣椒,或在切之前在刀口上蘸些水,就不會流淚了。
※: 瓜果消毒法
(1) 瓜果洗淨後,在沸水中燙半分鐘。
(2) 水果洗淨後在鹽水中浸泡十分鐘,取出用涼開水沖洗。
(3) 以千分之一~二的高錳酸鉀液(淡紅色)浸泡五~十分鐘,取出再用涼開水沖洗。
(4) 以千分之二漂白液浸泡五分鐘,然後用涼開水沖洗。
※: 不用菜刀削水果
菜刀常接觸肉、魚、蔬菜,會沾上寄生蟲、蟲卵或其他病菌,用它削水果,水果會被污染,最好改用不鏽鋼水果刀。
※: 醃蛋
鴨蛋 50 個,洗淨晾乾入罈。把生薑、大料、花椒放入四千~五千毫升的水中煮出香味,加上一千克粗鹽,大火燒開,加白糖、味精各少許、白酒 50 毫升,做成料水,冷卻後倒進罈裡,淹過蛋面,密封 20 ~ 25 天。
※: 鹹蛋加工
(1) 把新鮮完整的鴨蛋洗淨,放入 1 ~ 2 %的鹽水中浸泡一~二天。
(2) 先用鹽水把醃蛋容器洗刷乾淨,再用清水沖,倒入飽和食鹽水。
(3) 把鹽水浸泡過的蛋,放入食鹽水中加蓋。
※: 醃菜
按菜的重量加入 0.1 %的鹼,就能使醃菜顏色鮮綠;按菜的重量添入 0.5 %的石灰,就能使醃菜脆嫩,但石灰不能過量。醃菜一定要醃透後再吃。
※: 泡菜罈沿
泡菜罈蓋好後,罈沿要放滿水,如在罈沿的水中放適量的鹽,可減慢蒸發,就可避免常忘記加水而破壞泡菜的美味。
※: 米飯半熟
如全部半熟,可用筷子在飯內扎些小孔,加溫水重燜;如局部半熟,就在半熟處扎孔,加水再燜一下;表面半熟,則將表層翻到中間加水再燜或在飯中加二、三勺米酒拌勻再蒸。
※: 燒焦飯時
(1) 停火並倒杯冷水放在飯鍋中,蓋上鍋蓋。
(2) 小塊木炭燒紅,放在碗中放進鍋內,蓋好鍋蓋。
(3) 大蔥插入飯鍋中,蓋上鍋蓋。
(4) 不要攪動飯,將飯鍋置於潮濕處或冷水中十分鐘。
(5) 關火,在飯上放一塊麵包皮,蓋上鍋蓋。
※: 煮陳米飯
陳米淘乾淨後,倒入鍋內蓋好,放幾十分鐘;煮時,在鍋裡加少許植物油;開鍋後,用筷子稍加攪拌;可多燜一些時間,讓陳米氣味蒸發掉。
※: 熬粥防溢
熬粥時在鍋裡加五~六滴植物油或動物油,就可避免溢鍋。
※: 煮水餃不黏
(1) 煮時,放一棵洗淨的大蔥同煮。
(2) 水開後加適量食鹽,等鹽溶解後再下餃子。
(3) 和麵時, 500 克麵加一個雞蛋。
※: 煮麵
用慢火將麵條煮透才不糊。
※: 煮麵條不黏
煮時在開水鍋內放一小匙食用油,麵條就不黏,麵湯也不溢出。
※: 炒米粉
(1) 米粉放入沸水中,煮至九分熟後撈出,用冷水沖。
(2) 炒鍋放油,加熱至冒煙再放入肉絲、薑絲、乾紅辣椒絲煸炒,淋些米酒,七分熟時加入米粉,手握炒鍋用腕顛炒,或用筷子翻動,煮熟後加味精、蔥花即可。
※: 菜餡不擠水
把洗淨晾乾的菜切碎倒入鍋中澆油輕拌,再倒入已加過調料的肉餡拌勻。
※: 增加肉餡黏性
調肉餡時,先加入一些鹽再攪,可使肉餡越攪黏度愈大,並使打入餡中的水滲不出來,餡料成糰不散。
※: 拌餡
在調製餃子、餛飩餡時,慢慢往肉餡中加水,用筷子朝一個方向攪動,待
餡變稀時,再加鹽;再將剁好的菜和肉餡一起拌勻。
※: 蒸饅頭不用熱水
蒸饅頭應在鍋內加冷水,放入饅頭後再加熱,使饅頭均勻受熱,鬆軟可口。
※: 熱陳饅頭
在加熱前,在饅頭的表皮淋一點水即可。
※: 省油炸饅頭
把饅頭片用涼水浸透,立即放進油鍋炸,浸一片炸一片即可。
※: 勿用自來水煮飯
煮飯用開水好,因為開水已不含氯,而且營養的損失也少。
※: 煮秈米飯
在秈米中加一些食鹽和一小勺花生油拌勻,然後加水煮。
※: 燉雞不放花椒、茴香
烹調雞時,只需放油、鹽、蔥、薑、醬油等,味道就很鮮美,加入花椒、茴香等調料,反而會驅走鮮味。
※: 炒蛋勿放味精
雞蛋加熱後自能產生鮮味。如在炒蛋時放味精,就會影響雞蛋的自然鮮味。
※: 炒蛋放蔥花
先將蔥花鍋內煸炒,再往鍋內倒入調好味的蛋液,翻炒幾下即可。
※: 煮蛋防裂殼
煮前將蛋與冷水同時入鍋,在水中放少量鹽或醋效果更佳。
※: 炸
油炸的時間及方法應依原料性質和大小、厚薄決定:小而薄的,先炸到八分熟取出,讓內部熟透,油最沸時再下鍋炸一炸;較大、厚的,則要在油八分熱時下鍋,為使溫度不致過高,可將油鍋間斷離火,炸時,也須不斷翻動,使原料受熱均勻。
※: 溜
溜是把熟食放入特殊的滷汁中滾;炒溜,則是上漿滑油及拍粉炸後,用稍甜、稍酸的滷汁加以滾包;糟溜,是上漿滑油熟後,放入勾好芡的鮮、鹹、香、微甜滷汁中翻裹;滑溜,是上漿滑油,切片後再放入許多鮮味突出的滷中勾芡滾裹而成。
※: 烹
烹是炸好後加上調料湯汁燒煮,烹所用的是不加澱粉勾芡的清汁,與溜用加澱粉勾芡的混汁來調味不同。烹煮的菜餚常是外香脆、內軟嫩,帶有湯汁。
※: 爆
爆有兩種:一種先把食物放入開水中燙抖成七成熟,再放入九成以上的熱油鍋中,隨放隨撈,再以調料著芡快裹。另一種是食物切配上漿後,放入油鍋快煎,隨即用調料著芡而成。
※: 炒
炒的原料多是丁、絲、條、片等,用小油鍋,大火熱油,斷生馬上起鍋。炒菜的特點是脆、嫩、滑,有生炒、熟炒、軟炒、乾炒等方法。生炒又叫煸,如炒肉絲;熟炒是用半熟或全熟材料,如回鍋肉;澱粉掛糊後再炒的口感嫩軟,如炒腰花;不掛糊原料經浸漬後,加配料炒到焦黃時再加滷汁的,叫乾炒,如乾炒牛肉絲。
※: 熬、燴
熬和燴都是用片、塊、丁、絲、條等原料,先煸炒斷生,再加調料湯汁煮熟。但熬的原料單一,不勾芡;而燴常是多種原料,須勾芡。
※: 燜、燒
燜和燒多用塊狀原料,先煸炒斷生,再加湯和調味品。只是燜用微火燜爛收乾;燒則先用溫火燒酥,再用旺火收湯。
※: 蒸
蒸是把食物放在蒸籠中,利用鍋水發出的高溫蒸熟。蒸的特點是:不損失原汁、不混味。
※: 醬
醬有兩種:一種是把食物放在醬油中浸;另一種是用鹽擦過,醃一定時間再洗乾淨,燒稠至紫醬色,再用滷汁沾在食物上。
※: 熏魚
油燒熱,將魚塊炸至外脆裡嫩後撈出。同時,將另一鍋大火燒熱,放入調料和湯料,燒至稠濃,倒入盤中,趁熱把炸魚塊放入翻攪吸收滷味,取出裝盤。
※: 拌
拌是將切成絲、丁、塊的生料或涼熟料,加醬油、醋、香油等拌製,也可加蒜末、薑汁、芝麻醬、白糖或花椒等。
※: 熗
熗是將生料切成絲、塊,稍燙或炸後,瀝去水、油,趁熱用花椒油為主的調料摻和即成。
※: 醃
醃是將生料撒上精鹽或放入鹽水浸漬,把水分瀝去後取出加調料。
※: 醉
醉是將食物放入酒中加鹽和調料醉製而成。
※: 羹
羹即在湯中拌入適量的濕澱粉,使之濃厚。
※: 燒糊菜
糊菜是將主料和配料混合燒熱,著芡打油;也可先將主料燒熱,著芡打油後再蓋上糊形配料(戴帽),使之有特殊風味。
※: 大蔥用法
(1) 炒肉時用適量的蔥熗鍋,做燉、煨、紅燒肉和海味、魚、鴨時可用蔥段。
(2) 拌餡可在餡中拌入蔥花。
(3) 吃烤鴨時,在餅中夾上蘸甜麵醬的蔥段和鴨片,格外爽口。
※: 生薑用法
(1) 燉雞、鴨、肉時,將薑塊、薑片放入。
(2) 用薑末與糖醋對汁烹調或涼拌。
(3) 用薑末、醬油、香油拌汁蘸吃。
(4) 凍肉加熱前可先用薑汁浸漬。
※: 大蒜用法
(1) 燉魚、炒肉時可投入蒜片或拍碎的蒜瓣。
(2) 燒茄子、炒豬肝或其他燴菜時可增添菜的香味。
(3) 吃餃子時蘸蒜汁,既開胃爽口,又防疾病。
(4) 用拍碎的蒜瓣或搗碎的蒜泥拌黃瓜,調涼粉。
(5) 把蒜末與蔥段、薑末、料酒等對成汁用來炒菜。
※: 花椒用法
(1) 炒白菜、芹菜時,先投入幾粒花椒,變黑就撈出,炒菜香味撲鼻。
(2) 用花椒、植物油、醬油製油,澆在涼拌菜上。
(3) 醃肉時,放入大料、花椒。
(4) 製成花椒鹽。
(5) 醃蘿蔔、大芥、鹹菜時可放花椒。
※: 大料用法
大料使肉味醇香。紅燒魚時,油沸投入大料,再加入醬油和其他佐料後放入炸好的魚。醃製雞、鴨或香椿、香菜時放入大料,也別有風味。
※: 料酒
在製作有腥膻氣味的牛羊肉、野味、內臟時放入料酒,可以去腥解膻。還可以保持較長時間不變質。
※: 白斬雞
嫩雞宰殺後收拾乾淨,放入大鍋裡,倒入清水淹沒雞身,放進蔥、薑和黃酒,大火燒開,撇去浮沫,用小火燜煮 10 ~ 20 分鐘後加鹽,雞熟時馬上端下,蓋上鍋蓋靜置一旁,等湯涼後,將雞撈出,控去湯汁,塗上香油即可。
※: 除雞腥味
(1) 洗雞時把雞屁股剪掉,並把血塊內臟都挖乾淨。
(2) 先放在寬水裡燙透去腥。
(3) 炒、炸之前,先以醬油、料酒醃一下。
※: 燉老雞快爛
(1) 煮雞的湯裡放入黃豆同煮,雞肉易爛。
(2) 宰殺前先灌一湯匙醋再殺,用慢火燉煮,可爛得快。
(3) 湯裡放幾粒鳳仙花籽,或三、四個山楂,也可快爛。
※: 蒸蛋羹
蒸蛋羹應對溫開水,而非冷水,入鍋蒸七、八分鐘後即開鍋。
※: 燒魚
(1) 燒前先將魚下鍋炸一下。
(2) 燒時用慢火,湯以剛沒過魚為準,燒開後,改用小火煨燜,至湯汁收濃時即可。
(3) 煨燜時少翻動,但可將鍋端起輕輕晃動。
(4) 切魚塊時,應順魚刺下刀。
※: 煎魚不黏鍋
(1) 鍋燒熱後,用切開生薑擦一遍,在準備煎魚處位淋一勺油,加熱後將油倒出,再往鍋中加點涼油。魚在下鍋前要瀝乾,煎時要常常轉鍋,使熱油浸煎均勻,並防止黏鍋。
(2) 將雞蛋打在碗內攪勻,把收拾好的魚,放入碗內掛勻蛋糊後放入熱油內,蛋遇熱凝固即可不黏鍋。
※: 燒魚入味
(1) 煎的時間不要過長。
(2) 燒前把魚醃半小時。
※: 烹調凍魚
烹調時在湯汁中放鮮牛奶,味道近似鮮魚;也可將魚放在含有少量鹽的冷水中化凍,燒時再加入少許米醋或黃酒。
※: 蒸魚用開水
蒸魚時先把蒸鍋中的水燒開,然後再蒸才會味道鮮美。
※: 蒸蟹不掉腳
用細針在蟹嘴上斜刺進一公分後蒸即可。
※: 海帶快爛
烹製海帶時,加少許醋,或放入幾棵菠菜。
※: 水荷包蛋不黏鍋
將鍋裡的水燒開,火關小,撒一層白砂糖後,依次打入雞蛋,用文火煮,等蛋白凝固即可。
※: 燉肉
燉肉或煮肉時,肉塊要切大些保持肉的養分和鮮味;且要用微火,不能用大火猛煮。
※: 燉肉用熱水
用熱水燉肉,可使肉塊表面的蛋白質迅速凝固,燉出的肉味道特別鮮美。
※: 豬肉快爛
在鍋裡放幾個山楂或幾片蘿蔔。晚一點放鹽,而且燒煮時不要添生水。
※: 煮老牛肉
煮的前一天晚上,在肉上塗乾芥末,臨煮以前用冷水洗淨下鍋,就容易煮爛。
※: 烤肉
烤肉前,先用熱開水或熱清湯澆一下,可使烤出的肉鬆軟。烤肉時,必須一面烤熟後,再烤另一面。烤箱烤肉要在下格放盛水器皿,可使烤肉不焦不硬。
※: 燒牛肉
燒牛肉時要將牛肉切大塊,才不會因牛肉收縮而使菜肴不美。
※: 醬油黃豆
將黃豆洗淨瀝乾後,倒入鍋內乾炒,炒出香味後把倒入冷水中浸泡 5 ~ 6 分鐘,等豆脹大後撈出倒入油鍋中翻炒,加上醬油、糖和少量水,用大火燒開後,再改用小火煮,用鏟炒至收盡醬汁即可。
※: 炒青菜
炒青菜前,先洗淨切好,撒少許鹽拌勻,醃幾分鐘,控去水分,再加以烹炒。
※: 燒茄子不變黑
(1) 削去茄皮。
(2) 在下鍋時再切,或切後浸泡在冷水裡。
(3) 鍋和鏟刷洗乾淨。
(4) 燒好的茄子用非金屬容器盛裝。
※: 菠菜去澀
先在開水中焯一下再炒,可去掉澀味。
※: 菠菜豆腐
煮菠菜豆腐湯時,應先將菠菜和豆腐分別燒熟,再拌和到一起;或先做好豆腐湯,再把菠菜放入。
※: 炒莧菜
(1) 用沸水燙菜,再將素油燒熱與熟莧菜拌和,加些蒜泥和調味料即可。
(2) 素油加溫燒熱後連鍋離火,待涼後,放入莧菜,再用大火炒熟。
※: 拔絲菜
拔絲菜的關鍵是炸料和炒糖。山藥、土豆可直接炸;但蘋果、香蕉和肉品等就要掛糊炸。火不宜太旺,炸成金黃色即可。炒糖則是先將油燒熱,再放入白糖( 50 克白糖: 15 克油),溫火熔化,用勺慢慢攪動,到翻起小泡時,便立即離火加入炸料,快速翻動,使糖汁均勻裹在炸料上,趁熱食用。吃時要蘸一點水。
※: 炸春捲
炸春捲在拌餡時可加些澱粉或麵粉,餡內菜汁就不容易流出來了。
※: 賽蟹黃
將三~四個鹹蛋的蛋清、蛋黃分別盛放攪打均勻。油熱後,分別炒出,再混合炒一下,放入薑末、蔥末、糖、醋和少量水,炒出香味後即可。
※: 湯、菜太鹹
用乾淨的紗布做成小布袋,裝些麵粉或大米紮好,放到湯、菜鍋中去就能降低鹹味。
※: 掌握火候
火候是指在烹製過程中使用火力的大小和時間的長短。旺火適用於炸、炒、爆、餾、烹、汆等。慢火用於煎、貼、餾等。微火則用於燉、燜等。
※: 掌握油溫
油溫常以「成」來表示:一、二成時,鍋底有一些小油泡慢慢泛起;三、四成時,油面開始波動,但沒油煙;六成時,油面波動較大,開始冒油煙;七、八成時,油面趨向平靜,出現大量油煙;九成時,油煙密集升騰。
※: 炒菜用淨鍋
炒菜必須將鍋洗淨,再接下去炒,不然容易糊鍋,也會致癌。
※: 熱油放鹽防癌
炒菜時,最好在鍋裡的油燒熱後就放鹽,並讓鹽在熱油中熬 0.5 ~ 1 分鐘再放調料和菜。
※: 炒菜淋水
在炒肉絲、肉片和脆嫩蔬菜時,要邊翻炒邊淋少量的水,以維持鮮嫩。
※: 炒糖加溫水
鍋內油熱後,加糖,用慢火炒,到糖逐漸融化時,加少量溫水,不加冷水,可以防止油鍋爆濺。
※: 炒菜放醬油
炒菜應在出鍋前再放醬油,既能起調味作用,又很營養。
※: 燒菜放酒
加酒的最佳時間,應是鍋內溫度最高的時候,不同菜肴用酒的時間也不同。
炒肉絲要在肉絲煸炒完時加酒;燒魚應在魚煎好後加酒;炒蝦仁炒熟後再加酒;湯類在開鍋後改用小火燉時放酒。
※: 做菜放生薑
燉雞鴨魚肉時,應把薑放入一同燉煮;燒糖醋魚和拌涼菜時,可以剁成末與糖、醋對汁後使用;吃清蒸蟹、蚶時,可用薑末拌汁蘸食;冷凍肉類,煮前可先用薑汁浸漬。
※: 蒜泥
將大蒜去皮後放入缽內搗碎,加一點精鹽和味精再搗,就能製成。
※: 香醋
在酸味太濃的醋中加些燒酒和少量食鹽,充分拌勻就能變香。
※: 醋能解辣
如果嫌買來的辣椒太辣,可放點醋除去一部分辣味。
※: 使用味精
(1) 不要每菜必用。
(2) 控制用量。
(3) 不要在高溫中煮,最好在出鍋前加進去。
※: 去除炸魚剩油腥味
先把蔥、薑和花椒放入加熱的剩油中,然後將鍋離火,撒入乾麵粉,腥味即可去除。
※: 配製魚香調味汁
以烹製魚香肉絲為例,其方法是:在滑熟肉絲之後,留少量油,放一平匙四川豆瓣醬炒,至油泛紅再撒入三分之一平匙蔥花、三分之二平匙薑末、三瓣大蒜末、各一平匙白糖和米醋、二平匙水、黃酒四分之一平匙、水澱粉一平匙、味精少許,變稠後倒進肉絲拌勻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