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修老「大孝尊親」的精神應永續長存 社論 吳修老「大孝尊親」的精神應永續長存 九十六年「全國大孝獎」頒獎典禮,昨在台南隆重舉行,由陳水扁總統親自頒獎,表揚七位孝行楷模。主辦單位原定今年為活動畫下完美句點,但「大孝獎」的舉辦,多年來積極弘揚孝道,對改善社會風氣之貢獻,國人有目共睹,陳總統亦讚美鼓勵有加,如能賡續辦理,將可使「大孝」精神傳承不墜。 世上有兩件事不能等待,一是行善,二是孝順。孔子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不只中國儒家注重孝道,世界各宗教都教人孝順,《梵網經》云:「孝順至道之法,孝名為戒。」基督教《十誡》也說:「當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華你上帝所賜你的地上得以長久」。羊知跪乳,烏鴉也會反哺,可惜現在的功利社會,孝親觀念日趨淡薄,忤逆不孝的事件時有所聞,甚至有父母對子女百般溺愛,自嘲為「孝子」,或自嘆「飼子是義務,不孝是應該」,倫常倒錯至此,令人深感憂慮。 企業界「台南幫」大老吳修齊事親至孝,除在台南公園捐建念慈亭、念慈橋,供市民休憩外,還捐建多座人行路橋,橋名都有勸人盡孝的正面意義。民國八十年,更以紀念雙親文教公益基金會名義,和中華日報共同創辦「大孝獎」,提倡孝道不遺餘力。「大孝獎」是目前國內獎額最高,頒獎典禮最隆重的孝行獎項,其推薦、訪視、初複選,過程極為嚴謹,得獎者均實至名歸。 在二○○○年時,主辦單位原計畫以「十全十美」,為「全國大孝獎」做一個總結,不過當時剛上任的陳總統,應邀出席頒獎典禮時,對這項活動甚表嘉許,提議續辦下去,陳總統也應允任內每年都會列席頒獎,其後確實信守承諾,雖然國務繁忙,每年都出席盛會,今年亦不例外,這代表他對吳修老的尊敬,以及對「大孝獎」的重視。 今年七位得獎人,無論是侍奉父母、公婆、養父母,都能遵循傳統道德,力行孝道倫理,足為社會模範,讓人油然而生「見賢思齊」之心,這也是「大孝獎」舉辦的最大意義。不過吳修齊紀念雙親文教公益基金會表示,連續舉辦十七年的「大孝獎」選拔,今年是最後一屆,頒獎典禮後將譜上休止符,此一決定頗令人惋惜。 評審委員會主委成大賴明詔校長認為,這麼有意義的活動,不應該就此謝幕,至少也要以另一種方式,繼續發揚吳修齊先生生前提倡、奉行的孝道精神。賴校長的建議獲得陳總統和所有人的認同,中華日報做為台南在地報,對報導人生光明面,發揚社會至美、至善,亦責無旁貸,如「大孝獎」能續辦,將繼續全力以赴。 吳修老出身貧寒,成功絕非偶然,其經營理念「三好一公道」─品質好、服務好、推銷好、價錢公道,為人津津樂道。他熱心公益、回饋鄉里的風範,更教人推崇,尤其將「大孝尊親」觀念,藉著歷屆「大孝獎」的舉辦,深植全國民眾心中,對社會潛移默化之功,蘭薰桂馥與時俱進。甚盼主辦單位發揚光大吳修老的「大孝」志業,讓提倡「百善孝為先」的「大孝獎」活動,不論採行任何方式,都能繼續辦理下去。
每日談 停筆暫借問 每日談 停筆暫借問 一九七三年八月,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發生一樁銀行搶案,兩名歹徒持槍侵入一家銀行,企圖打劫,警方隨即據報趕至,歹徒在警方包圍下,挾持四名行員,驅車揚長而去。 這是一樁失敗的搶案,最後兩名綁匪被捕,人質(三女一男)安全獲救,但情節發展,卻在警方追捕過程中,出人意表的舖展開來。人質被挾持六天期間,與歹徒產生微妙的連動,從反抗、順從、認同到崇拜,進而幫助綁匪,甚至有一名女人質,在綁匪入獄後,和其中一人訂婚。 案情的演變,引起心理學家關切,並進行研究,總結出一種情緒狀態─人質症候群,通稱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具體說,綁架的被害者,對綁匪產生感情,反過來幫助綁匪,即為人質症候群;其心理機制為:綁匪威脅到人質的存活、綁匪對人質略施小惠、人質對綁匪流露憐憫感情。 有關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在此不憚其煩的縷述,無非要引出謝長廷一段話。「入聯聖火」回到原點,謝長廷登台演講,大肆批馬,他說:「過去馬英九罵阿扁『終統』,現在自已也要『去統』;過去罵公投綁大選,現在也要公投綁大選;國務機要費有發票,特別費也去弄發票。」 謝長廷批判馬英九,由反對到崇拜阿扁,其結論是:馬「可能」有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有論者認為,阿扁以台獨意識、及台獨作為,綁架台灣人民,致使部分人民,出現斯德哥爾摩症候群。走筆至此,不禁想停筆暫借問:莫非謝長廷,也「可能」把阿扁視為綁匪? 每日談 屁字當道 晚清諷刺小說《冷眼觀》載,有一秀才擅寫吹捧文章,死後下了地獄,閻王要他寫篇賦,寫得好可以放他還陽,延壽一紀,這時閻王突然放了個屁,秀才不假思索就交卷,文曰:「伏維大王,高聳金臀,宏宣寶屁,依稀絲竹之音,彷彿蘭麝之氣。」這段文字,把官場逢迎拍馬的醜態,刻劃得淋漓盡致。 阿里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在奮起湖興建一條森林步道,有眼尖遊客發現,沿途三座竹橋,分別取名「鐘鳴」、「福音」及「松吟」,橋名首字合起來,正是阿管處長的尊名。如此這般,勒石嵌名,垂之久遠,馬屁拍得絲絲入扣,餘韻繞梁,讓人稱奇不已。 「千穿萬穿,馬屁不穿」,拍馬屁者,儘管肉麻當有趣,但被拍者受用無窮,鮮少會加以拆穿。阿管處長官兒不大,就有人拍之捧之,其實並不奇怪,因為現在馬屁當道,他只不過「上行下效」罷了。 說到拍馬屁,軍方有許多經典之作,例如陳總統到空軍視察,將領下令集體戴「扁帽」,還製作巨幅歡迎海報,海報中的阿扁身著戎裝,成了「五星上將」,十足荒腔走板;憲兵弟兄高呼「陳總統大帥哥,你是我的巧克力!」更是馬屁文化的典範。 馬屁拍得勤、拍得響,拍到層峰的心坎裡,官位就可以扶搖直上,因此不只軍方,要猛拍阿扁馬屁,連國家考試,都出現「律師性格與國家領導」的「馬屁題」,為迎接阿扁到雪隧視察,還得趕搭「馬屁橋」。在馬屁充斥下,台灣的天空,蓋已令人窒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