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同意每個人都有優缺點,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但是我覺得「教養」卻是做人處世第一要學的,因為「教養」是一切能力的根本「能源」。教養就是修養,修養就是「自我價值觀的修鍊」;說的更清楚一點,自我價值觀超越別人價值觀時,必然目中無人,而把自己利益擺在別人利益之上。
人性本質有「自私」的一面,但是「自私有其限度」,當一群人生活一起時,誰在侵犯別人的利益?誰能顧及他人的利益?其實經常顯而易見;我發覺,平時喜歡觀察這種事情的人,必能越來越知道如何提升自己的「教養」。
優質的個性建立在「雙方互惠的邏輯上」,凡事都能兩面思考,把都能雙贏作為目標;如果對別人的優缺點均能公正評估,自然不至於恨之入骨,說出尖酸刻薄之話;最近常聽到一句「硬柪」,指的就是「不照社會多數及學理的邏輯來狡辯」,,當然也就是依照「自己發明的邏輯」行事,必然不能贏取人和。
我以前學圍棋時,日本老師說過一句話,至今 40 年還深記腦海;他說:「贏了棋,就不要贏話」;例如有人不僅要贏棋,連「話」也要贏,說出「早就贏了,要不是我那一手下錯了」或是「本可以贏更多的」,這種人實在是沒「棋品」。前幾天我又聽到一句話「當官是爭氣不爭財,從商是爭財不爭氣」;優質的個性就是「雙贏」,不是自己全部都要,那就會失去「人和」,失去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