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後的考驗─應考篇

  • Share this:

寧可慢一點,不要因太匆促而錯誤;

寧可笨一點,不要因太巧詐而失敗。

── 高爾斯

(1) 無貪無妄

濟公活佛慈語:

◎ 徒兒們,災劫來時一切化為烏有呀!惟有你的「真修實煉」、

「真功實善」,惟有你的「真心」發揮出來,惟有你的「自

性」,才能照亮自己!只有它才是真的,以後災難來臨就靠這一

點真靈救世。所以自救救他,希望徒兒都能保護自己的靈光。好

自為之。

◎ 道在末法時節,你們要打開智慧之窗,智慧拿出來,外面的假

相不要去看,術流動靜全是假的,什麼才是真的?只有「道」才

是真的!

◎ 你們現在把心神集中、注意到為師這兒來,不要受外面的干

擾,能夠一心嗎?你們一心不動、一心無二、全神貫注很重要。

你們常立志,沒有立長志,今天回去之後,知道要趕快渡人、行

功立德,三天之後又忘了,有啥用?為師教你們,不管人家講什

麼,都要「不動心」!

◎ 好好的盡己之心,這紅塵災難頻臨,你們要用智慧的眼睛,看

透這紅塵一切都是假的,只有你們的心是真的,為師已經給你們

點開一條路,徒兒們回頭吧!回頭!回頭!不要在紅塵裏再流浪

了!

◎ 如果徒兒們不能夠真正透視你們的那一點,那麼還是在束縛、

有為之中,仍然是落入「有為法」。

◎ 如果人的心不能執中於一處,辦事就難成了!能夠把它執中於

一處,則無事不成;能以本性作為你的主人翁,你就可以主宰你

自己,對於一切你也能夠平衡了。

◎ 要靜坐可以,你有一訣,此他們更高超的,他們天天坐在那

裡,事也不做的去靜坐;你可以做事,也可以靜坐,那就是你這

個雙人~二目守玄,而又能做事。雙人守一土,中央戊己土;雙

人能守中土,才能見性!不像他們那樣靜坐來的。你能培外功修

內德,修久了,你自然到達那個境界,就能平心靜氣。記住!沒

有一個經典是教我們參禪打坐的。

◎ 天天在那裡靜坐、參禪,這樣得到的是什麼?空空、骷髏一

個。不見得你就能靜,那又何必呢?枉費你的時間!你天天坐在

那裡,第一,對不起國家,第二,對不起父母,第三,對不起自

己、糟蹋自己,何苦來哉!何不把這參禪打坐的時間,拿來充實

自己呢?

◎ 你若是只有天天在家參禪打坐,你能清靜,你能把一切物慾雜

念都掃開,掃得一塵不染,煙火也不食,那你就算成了嗎?你成

了什麼仙?誰拜你?你沒有利於社會,你沒有造福人群,你沒有

救過人,誰拜你?

◎ 不要去學神通,什麼是神通?你清心寡慾之時,事情發生你有

預感可知禍福,潛意識能預知,能用天眼看到世態,這就是神

通。你心中無物,自然能容物;清靜時,未來發生之事皆能預

知,只要心常清靜,不要有貪嗔痴愛,把七情六慾掃除,心無染

著,自然產生神通。這不用學!

◎ 欲學他心通,不如學他心法。看他人有困難,想法子幫他解

決,慈悲喜捨,隨緣渡化,不取一法,不捨一法。如此,豈不是

萬事通嗎?

◎ 徒兒呀!通靈去久了,將被他靈佔據,往後還有更多呢!小心

天盤勾出!

◎ 修行的意義,並不是了解多少法、有什麼神通,而是「利益了

多少人」!

◎ 神通不是究竟,神通抵不過「業力」,神通比不上「道德」,

神通比不上「虛無」。

◎ 道本平常自然,無有奇異論。不談天機、不求神通與通靈,此

非正道,皆落左道旁門,通靈使人不得清靜。

◎ 修道最重要的就是守住「忠孝節義」,不能到處接靈駕以通

靈,這不是正法,那是左道旁門。此時不是通靈的時機,通靈反

會使你的心靈更不靜。通靈的人以後會很多,你如果去久了,天

盤自然會勾出。

◎ 說到末法這個時候,你們要從此認清,不要好奇,「只顧眼

前」的就好了。只問自己還有哪裏沒有修圓滿的?還有什麼責任

還沒有盡到的?要趕快認清。不要再管道盤要怎麼辦?怎麼樣轉

變?怎麼樣交接?什麼人又怎麼樣啦?這些該是你們操心的事情

嗎?你們想想看:你們眼前、你們當下,你們要做的事情,有多

少迫切、急須要你們去做的事情?你們能有那麼多的心思、那麼

多的時間,去考慮一些本來就不可知的事情嗎?你們需要那麼好

奇嗎?你們就是老師常講的不是不用心,是把心用錯了地方。

◎ 在老祖師那時候的弟子,哪裏會知道辦道的人將來會把道傳遍

山陬海隅!大道會傳到海外各國,這是當初他們能夠想得到的事

情嗎?所以說這一切的天事,都是天意的安排,絕非人力所及

的。

◎ 徒兒啊!你們自己所要「操心」的是:在這個末後的時候,為

師及你們師母、老前人、前人都一再提醒的問題,就是假若你們

「不辦」時,面對一些考驗、問題來的時候,要怎麼樣去應付?

你們想想看,你們後面帶的一大群人,要怎麼「引導」他們?要

怎麼樣「鞏固」你們自己?怎麼「修持」你們自己?這才是眼前

最實際的事情啊!

月慧菩薩慈語:

◎ 修道就是去其妄想,恢復本來面目,稱為修道。

◎ 到了末後,對「天命金線」你們可不能馬虎了。要認識清楚,

要看明白,要好好地握得穩,天命金線如果沒有,大道沒辦法發

展。看看各地的道務,是人所做出來的嗎?那是 老 ○ 慈悲,是

天命金線的力量,才有各地道務的開展,這個道如果沒有天命金

線,就不是真道了,不是真道,就不能「地府抽丁,天榜掛號」

了。自古天命金線就是修行人的命脈,你們千萬、千萬要跟隨天

命金線,如果天命金線斷了,你再怎麼辦,也不會興盛。

◎ 現在有很多貪心妄想的人,他自稱祖師,要放命了,這時候對

這個反道敗德的人,你要劃地跟他斷絕,不能夠縱容。你的心不

要有貪念,你不近不傷,不接近就不會傷害了,要記住!你們領

導的人,如果說有些人,有病醫不了的,要讓大家知道,要去預

防,不要受到傳染。你們現在的責任,要引導導正確的修行之

路,要他們在末後心性不要偏掉,這個目標你要認清,如果你走

偏了,距離目的地就愈來愈遠了。

南極老仙翁慈語:

◎ 此時當務之急已到末後,要來修這一點了,不要再一直往外

放。

◎ 既然得道,這德化眾生的菩薩道是一定要行的,在明心見性之

前,行菩薩道來使自己找自己的性,要用功夫,用心進去才能接

引眾生,否則就是以盲引眾。

三天主考慈語:

◎ 神通是從培道、培德俱足而來的,「慈悲的念力」才能俱備道

德,若是有了貪妄的念力,你會產生黑神通,那是很可怕的!你

產生黑神通就墜入魔道妖道,連帶你的九玄七祖一樣會下地獄,

一樣壓陰山,一樣會入魔窟;一入魔窟,定了格盤就永不能超

生!

◎ 藉著每天睡覺以前,懺悔今天的過失,然後閉目養神五分鐘。

我們以「慈悲的念力」祈求上天保佑道場平安、社會平安,天底

下兄弟姊妹平安,絕對有靈驗!只要你每天這樣求,心無旁騖,

自然而然就有德性、就有神通。

◎ 道,確實是上上乘法,點傳師指點你們那兒的,就是心法。我

們是「一指禪機」,就是心法,還要到各處去印心嗎?不需要!

太子爺師兄慈語:

◎ 修道要慢慢學習「細火」,我們要學學把自己想成是對方、是

眾生,才會設身處地為別人想,不要老是「你我」,那就分開

了。如果與天地合心,彼此融合一體,就有神通。你們老前人為

什麼有神通?因為他能以天地為心,所以能跟天地相通,故「善

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

◎ 你們怎麼來就怎麼去,本來就是一尊佛來的,就要好好的做,

讓一尊佛原原本本地回去;不要臉上黑黑的、污染了,要還祂本

來面目啊!怎麼來就怎麼去。你們生來的時候,就沒帶什麼來,

死後當然也沒帶什麼回去!偏偏現在的人都要帶很多回去。這些

帶回去幹嘛?放得下嗎?難怪會一直動心,一動心就掉下來了,

繼續輪迴、淪落下去。沒有和天地合心,是私心,一但禍來,就

不知道了;能與天地同心,如如不動,自然不為外境所動。

德慧菩薩慈語:

◎ 現在修道的時機不一樣了,到處者是顛倒考、內外考,亂七八

糟的考。因此,平常就要懂得「收心」,不要看輕自己。前賢責

備你了,那是「愛之深,責之切」啊!不要老是心中掛著結。人

家要調教你,是你是福氣。既然要修,就要真實的修,不要怕別

人的批評責備,重新做起,重新開始,改變自己,要了自己的

愿。

(2) 真誠叩首

濟公活佛慈語

◎ 當你遇到不順時,誠心誠意叩求 老 ○ 慈悲,會有突破阻礙的

奇蹟出現。

◎ 我們不必從大處想,就從細微處做德性~見到人家有一點苦

難,見到人家有一點愚痴,我們就嗑頭。

◎ 叩首、跪拜,拜什麼?拜你的自性。

◎ 我們天天為眾生祈福,早晚獻香叩完一百叩首,要不要加叩是

看你們,可是希望你們都能夠加叩一千叩首。好不好?你每天一

千叩首的迴向,眾生好安慰!你的冤欠不來找你!你天天為人家

祈福、天天為人家擦腳、換尿布,他還會恨你嗎?

(3) 不執一法

濟公活佛慈語:

◎ 因時、因地、因人的借竅是一種法而已!跟你們說有仙佛,仙

佛在你自性當中,「借竅」只是權設的方便法門而已,為師借竅

也是不得已的,因為眾生迷昧太重,為師情不得已。

◎ 仙佛借竅是要讓我們明理,一切事事物物都只是因緣的聚合,

仙佛所言,都要用我們的智慧判別,不要太執著、太依附。

◎ 成全人要用道理,借竅只是暫時的,借相以明理,明理之後要

破相,借竅只是應了這個時運,只是短暫性的法門。

◎ 為什麼有顯化?不同層次的人有不同層次的需要。你不能因為

你的層次高,而否定一切你所不了解的事情;我們也不能因為我

們的境界低,而不能接受其它的事情或法門。任何事我們都要站

在客觀的立場,客觀才能夠容納萬物。沒有容納萬物,如何達到

大同呢?

(4) 接受鍛鍊

濟公活佛慈語:

◎ 順來的時候我們接受,但是記得要收斂;逆來的時候我們也接

受,給自己一個鍛鍊的機會,增長自己的智慧不是很好嗎?

◎ 盼徒遇到挫折時,不要輕言放棄,逆境是在造就你擔當責任的

能力。

◎ 逆境才是修道的好境地,順境要小心提防,順境裡流走了多少

有根器的人,帶走了多少大佛祖!所以古人說:「生於憂患,死

於安樂。」為師要說:「修道成於憂患,敗於安逸。」

◎ 當你遇到挫折、沒有辦法振作的時候,你要告訴你自己~快轉

念。逆來是不是要順受?你逆來順受就考過了;你逆來不順受,

它就反反覆覆。

◎ 衝得過逆境,才能學到本領;經得起考驗,才能擔當大任。你

周遭的一切,都是在造就你、成全你。

◎ 磨、磨、磨,磨到極點,痛苦到極點,煩惱才會變成菩提。徒

兒啊!不要怕這些煩惱,也不要怕這些苦痛,這是在造就你們,

使你們證得一個無上果位的一個過程。

◎ 沒有經歷,哪能得來思想的念熟!不受考驗,怎麼證實你是個

志向超俗的人!沒有很多俗事的配合,又怎見得你是特殊的人

呢?

◎ 修道的路不管怎麼樣,都要堅持下去,縱然遇到苦、遇到失

敗、遇到挫折,不要想到退出,這是很愚昧的想法。你走了這麼

久才想要退出,遇到一點點挫折你就要退出,你為何不想想,當

你踏上修道路的時候,你不是早就知道會遇到挫折,一定會遇到

考驗的嗎?所以一定要堅持下去,好嗎?

◎ 修行必須學會往光明面,堅定的去做、擇善而行、知行合一、

始終如一;步步求實,腳踏實地的去修去辦、日日求新,否則,

當你百年後,還是這個樣子,有什麼意思?

◎ 今天要修自己了,就是說要非常的認真,才有辦法將長期的脾

氣毛病革除。在修改的過程中可能會非常辛苦,但逆境好修道!

你若是怨天尤人,就沒辦法修了。

◎ 想看看,平常身體好好的,都會這裡癢,那裡癢,何況是心性

上需要修正!身體最難醫的,就是絕症;心理最難醫的,就是癥

結;自性最難醫的,就是疑病。

◎ 有句話叫做「是可忍,孰不可忍?」人生的路,修道的路,不

管你走哪一條路,走到最後要通往成功的一剎那,是不是最痛

苦?那你要承受,還是要放棄?你走到最後,走到最頂端了,也

許你看到的是懸崖,看到的是走投無路,你也要告訴自己,無論

如何,要想辦法!想什麼辦法?就看你的智慧。

南海古佛慈語:

◎ 修辦道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果說容易,為何成聖成

賢的人這麼少?就是因為不容易,才會「測試」得出哪些是人上

人?

◎ 賢士、賢妹們全都說「效聖法賢」,大家都想回去「成仙作

佛」,可是卻不想勞其筋骨,不想參與過程中的辛苦,世界上哪

有這麼好的事情呢?有句話說:「欲成無上佛道,必先作眾生馬

牛」。所以修辦一定是辛苦的,但內心卻是快樂的!如果你修道

不快樂,表示你的心出了問題、你的用心不對。今天我們要帶領

著眾生回去,就必先經過眾生之苦,才能體會、幫助人家;如果

你連小小的「測試」都通不過,那你就別想成仙作佛,你只好繼

續流浪苦海。

◎ 千載難逢機緣,累世積修,這時要結「果」了,千萬不要讓自

己的念頭,再度的迷失。把「德行」立起來,沒有德者,德澤不

深厚,就沒辦法體會道的尊貴;沒有信心,外功又不立,就無法

載道;要立言,言不立者,不能夠闡道;愿不大者,怎麼去宏

道?了愿就是要去宏道。立德、立功、立言,才能體道、載道、

闡揚大道。不立德、不立功、不立言,如何了愿?因此,要認理

實修,救渡眾生了宏愿,始終如一,做得徹底;中途不因橫逆變

節,不因考驗退志,才能真正脫離苦海。

◎ 藉著同修之間的相處,來磨煉你的心性、脾氣、毛病;藉著同

修之間,去圓滿自己、圓融眾生、圓滿你的愿、圓滿你的使命。

南極仙翁慈語:

◎ 如果不是天才,哪有大考?遇到考驗,就是要你突破困難,再

上一層;你能再上一層,才能窮千里之目、行萬里之路啊!

◎ 修辦道需要磨、需要煉,磨煉是修行必經之路;修道必有所考

驗,考驗心志、考驗智慧,才知道有沒有更上一層樓?就像一把

劍,要成為好劍,就要經過熔、經過磨、經過打造。

◎ 自古聖賢仙佛的修道,都是經過世間的磨煉、鍛煉,經過一番

的波折,才成就的。像七真之一的邱祖長春也是吃過不少苦,大

餓七十二次,小餓無數次,才修成天仙狀元。人生的變化萬千,

不要以為可以永遠過得很安逸,希望你們要當下覺知,才能開創

未來的前途。

邱祖長春慈語:

◎ 在七真中,每位真人的修行,無不是由苦中成就的,其中尤以

我屬「雙蛇守口」,應主餓死之相,命運最不好,但最後還是靠

苦修、佈施、廣結善緣而改變命格,成「雙龍戲珠」之吉相,所

以才說「相由心生」啊!

◎ 修道要有始有終,修到最後一分鐘,不僅要永保初發心,更要

有堅持到最後一口氣的毅力,千萬不可「午時成道,巳時墜」,

否則就太可惜了!

◎ 以前有位相士叫賽麻衣,精通相術,斷定我是雙蛇守口,應主

餓死之相,這一生無有福報,註定會餓死。於是我就問他可有解

法?他說無法可改,除非一死方休,哪管你富貴貧賤,不論在俗

出家,該餓死終該餓死,逃躲不了,無法可解,並舉了兩個古人

的例子印證。其中一個是列國時的趙武靈王,是該餓死之相。他

是一國之君,為何會餓死?因他有兩個兒子為了爭王位,動起干

戈,也恐他父親有偏愛之心,於是先將宮門封鎖,又派兵把守,

兩方就砍殺起來,一連數月不解,而宮中也絕糧了,宮人都餓

死,趙武靈王餓了七日,茶水未沾。此時趙武靈王不經意看見宮

前樹上有個雀巢,意欲取嫩雀吃,正好看見有長梯在側,於是將

長梯移置樹間,勉強起精神,上得樹去。誰知嫩雀已出了窩,只

留下一顆雀蛋,趙武靈王拿在手中,正欲食之,忽被大雀飛來閃

了一翅,趙武靈王手一鬆,將蛋落下地來打爛。只因趙武靈王之

相命該餓死,竟連一顆雀蛋都吃不成,最後真的餓死了。我聽他

這麼一講,也就認命了,心想:「那就躺在溪邊,餓死也罷!」

沒想到溪中漂來一顆桃子,就把它吃了,飽餐一頓後,沒想到又

多活了三天。之後又買了鎖鍊把自己綁在樹上,並將鑰匙丟掉,

想一死百了,沒想到竟驚動了太白星君化作一採藥人現前點化

我:「相定終身,只定尋常之人,若大善、大惡之人,則相也定

不準。相分內外,有心相,有面相。外相不及內相,命好不如心

好。大善之人,相隨心變,心好相亦好,該死者反得長壽,逢凶

化吉,遇難呈祥。大惡之人,相亦隨心改變,心歹相亦歹,該善

終都反餓死,轉福為禍,喜變成憂。故相之秘訣,有言福壽綿

長,必是忠厚傳家;歲命短促,定然輕薄為人;該貧賤而轉富貴

者,因他心存濟世;該富貴而反貧賤者,由其意在利己;該餓死

而反吃用不盡者,因他愛惜米糧;該吃用有餘而反受饑餓者,因

他拋撒五殼;螽斯衍慶,其人必有好生之德;乏嗣無後,居心定

無仁慈之風,此乃心相之大略也!況你們修道之人,能斡造化,

扭轉乾坤,把一個凡體修成神仙體,這是相上註定的嗎?總是由

心裡做工夫,悟出來的,只要你能修成神仙地位,哪一個神仙餓

得死?若你這樣所為,生不免為餓鬼。生既無用,死又何益

哉!」這一席話,說得我如夢初醒,大徹大悟,從此真心修道,

濟困扶危,廣結善緣,去陰命,了宿命而達天命,最後才修成天

仙狀元果位。

◎ 你們要有為國家努力、為社會保安寧,犧牲自己也不在乎的精

神。這一生一世,你只要做一件對大眾有意義的事,就足夠讓你

一生法喜充滿了;反之,若你只做了一件壞事,也會讓你一輩子

永遠抹不去,如同陰影一般。

◎ 想要有成就,必須立志不拔,不管再苦,都要做到一個雄糾糾 的人,既不羡慕別人的富貴,又能陶然忘我樂自在,這才算是真

修行。

◎ 修行不能自負,不能傲慢,愩高、傲慢會自討苦吃,到最後還

不是要認命嘛!能知命、立命,最重要還是要了命啊!

◎ 只要是人,自己的一念一動、一言一行,誰都不能保證是正行

的。大家都在學習,學道的過程,即是修改,有學有修就會改,

但不能常用「凡人」來當做犯錯時的藉口!

(5) 認理實修

濟公活佛慈語

◎ 末後了,上天默默在考驗你,考得你不知道自己原來正在受

考,考得你不知道應該怎麼辦才好,現在最末後了,勸你們快快

「認理實修」!

◎ 不明理,做出來的事一定不合乎道。要怎樣尊敬前賢?怎樣提

拔後進呢?如果不明理,就算你做到以上二點~尊敬前賢、提攜

後進,也一定是做得不合乎道。在上位的人,一味的私心、私

念,人心私慾一大堆,卻要求後面的人來尊敬你,這時的你,就

容易迷失掉,很容易顛倒錯亂;有優越感,就會自以為了不起,

這樣會失去慈悲心、平等心,到時候你不會認理,只認人,你心

裡頭只想著:「哪一個比較聽話,哪一個比較貼心」,這時,你

的心就偏掉了。

◎ 如果在下位的是一個不明理的人,你怎麼樣來尊敬前面的人?

如果你也是用私心、人意來尊敬前面的人,就很容易落於奉承、

討好、造作,你這樣做,就容易失去感恩、尊敬的心。整個道場

都是在辦「人情道」,可想而知,在末後時期,你們怎麼有辦法

去面對考驗?

◎ 如果不是以清靜的心來辦事,就算做了很多事情,表面上看起

來好像功德很大,但是最後還是回歸於「有限的福報」,照樣是

三界輪迴;反過來講,你是用清靜的心來替天辦事,雖然你只負

責打毛巾、端茶水,只是打掃佛堂、做個無畏施來煮個飯,但是

你只要用清靜的心,就能夠契入大道,真正達到超生了死的境

界。

◎ 到了末後,非得明理不可,不懂的你要多問,沒有把握的你要

多請示,你才能夠明理、才能夠合道。尤其是到了最末後,要想

在修辦方面很嚴謹、佛規方面能嚴守,一定要先做到上下團結一

心、認準天命金線,才有可能對付最後的這一場魔考,也才能夠

屹立不動搖。

◎ 你們大家都有菩薩心腸,可是為師要說,這都只是初發心而

已。你們想想看,剛開始走道場的時候,是不是一顆心很熱?遇

到什麼樣的考驗都不怕,遇到什麼樣的困難都走得過去;可是,

為什麼現在路卻愈走愈狹小呢?道理應該是愈聽愈明白,辦事應

該愈辦愈多、愈有感受才對,為什麼路會愈走愈小?因為體悟不

夠深刻。遇到環境不順,就生出不滿、怨懟的心,自個兒被障蔽

住了,修道路當然就愈來愈狹小了。

◎ 各國法會班班開,仙佛來慈示這麼多的訓文,裡頭涵意非淺,

但又有幾個人真心去研究、探討?還是已經很習慣、麻木了?有

時候語言文字在當場能夠聽明白的很有限,所以咱們在私下要多

研究訓文,才能明白仙佛在告訴我們什麼、要幫助我們提昇什

麼!不要很習慣地一有訓文下來,就開始庫存,一本一本的疊起

來,這樣子不就是枉費天人的苦心了嗎?

◎ 為什麼仙佛要來批下這此訓?一定是對這班有什麼慈示、交

代,咱們不懂的可以去請教前賢,不是說咱們不懂就研究、不去

探討。所以,拿到訓文以後要好好的看一看,才能點出你心中的

疑惑。語言有時候並一定能即時交代得很清楚,可是文字看久

了、體會深了,意境就不同了。懂嗎?

◎ 修道必須要「認理」,心還要「靜下來」,不要受外面的環境

影響,不管外面多麼紛亂、人事多麼的不好、世界變得如何,我

們還是要守住這顆心。既然外在環境改變不了你們,只要你們不

斷地代天宣道,永遠就有上天的加被和護持。

◎ 自己的理念正確就倒不了,所以賢徒引導眾生的主要關鍵,就

是給眾生一個正確的理念、遵循的方向;你沒有給他正確的理

念,他就無法瞭解修道的意義在何處!心不正,身如何正?

◎ 觀音大士來批訓,有抄錯字,也有奧妙之處,你們有發覺嗎?

修道亦是如此,有時看不清楚自己的錯處,也不知道什麼是奧

妙,一定要仙佛臨壇點醒,你們才信,這樣的修辦是很危險的,

因為你很容易被人牽著走。隨便來一個人自稱是仙佛,他的法術

很妙很好,有求必應,你們喜歡的,他都會給你。

◎ 修道的意義,在於淨化人心,啟發良知,提高修為,閉識門,

開慧門。

◎ 現今時代,「道德」自有重要的責任與使命;傳統,並不是要

不得,只是不能盲目接受;保守是好,但「墨守」就不對了,墨

守是造就退步的主因。

◎ 求了道,指你回天之路,照著走,就沒有錯了。為何修道?就

是要明理。為何要聽道?明白道理就是改自己、修自己、調整自

己。

◎ 修道是修自己,不是看人修,不要因為哪個人對我好,就覺得

不來佛堂會不好意思,才很勉強的來;要是要後又出一個比他對

我更好的人時,那時你被牽去賣掉都不知道喔!相反地,如果你

今天是因為某個人不好而不來佛堂,這樣也不對,表示你離佛太

遠了,你把心都放在那個你認為是壞人的身上,而沒有放在 老

○ 身上。

◎ 修道是修自己,你管人家幹什麼?人定講話不好聽,那是人家

的事。如果人家罵你一句,你也回罵一句,那你不是跟他一樣?

修道要時刻顧好自己,要知道你講的每句話、用的心、做的事,

是否和 老 ○ 、老師的心一樣?如果是一樣,就算被人誤會你也

不要害怕,因為外在環境改變不了你們,你們是誠心敬意的。

◎ 有無真心修自己、改自己呢?不要光看前賢修,自己的業要自

己了,自己餓了自己吃飯,才有飽食的感覺,只是想像自己飽

了,真會飽嗎?得了道後也要修,得了不修就白得了。

◎ 今天這個「道」不是誰的,道場、佛堂也不是誰的,都是 老

○ 的!知道嗎?當我們靜靜坐下來時就可以想一想,自己有什麼

過失、有什麼不好的地方,好好「調整」一下,可以向人家「道

歉」,可以跟人家「說說」,讓人家瞭解,千萬不要做後悔的

事。

◎ 要時常的迴光反照,問自己有多少次背愿而馳?有多少「應該

做」的事、「應該了」的愿沒做、沒了?我們這樣捨不出來,忘

不了自己的我執,為了自己的「錯見」而讓誓言白費了;發生了

一點苦就心生退志,就不做、不修、不辦了?

◎ 辦道累嗎?不累怎麼苦瓜臉一個?是不是每次都在佛前哭?苦

瓜臉就是哭著臉,要笑,笑才會解千愁,也才會出頭,仰頭笑

嘛!要開竅,知道何時該說什麼話?何時該反省自己?何時該去

渡化眾生?

◎ 修道路坎坷嗎?受了別人的臉色,當下心情如何?不要被激到

像魔子魔孫!

◎ 道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為而無為之事,豈是專

以個人崇拜,妄圖擁有多少佛堂面積,以提高自己地位,獲得他

人的重視?

◎ 修道是自己修,不是在看人修。你有修好,你有改變脾氣、去

除毛病,人家是人家的不足,你怎麼不去包容人家?包容人家就

是你的大德。

◎ 修自己很困難,講別人很容易。人永遠都是看到別人的過錯,

很少看到自己的不是,所以才有痛苦;人若看到自己的不對,那

看到別人就都是佛了。

◎ 徒兒們,你再不往自己的人心著手就太遲了!躲災避難、讓自

己的身體健康,從何著手?(心)對了。一切業障,要靠自己來

承受,一切的希望,要靠自己來展衍!現在的時機,不是仙佛來

保佑你、點傳師來護佑你的時候了。

◎ 金錢、財產、親情、房子,所有的一切能保存多久?請問你,

現在你們的金錢得以保持多久?未知數!對了,人世間無常,這

些已經是「不定數」的東西,重要的是,你們要怎麼讓自己的心

更篤定?怎麼讓自己安定下來?是不是用「有形去換無形,有限

去換無限」?無限的生命是無限的功德啊!不談功德,談功德易

落入執著,談自心。徒兒們明白自己的心了沒有?

◎ 怎麼轉念?最好的方式是:天天看聖書、聽道理,來「迴光返

照」,明白嗎?一日不讀書,面目可憎!請問你,你們每天開荒

闡道,有沒有天天讀書,讀入心中,有沒有?看書的時候,先讓

自己明白「我有沒有犯了這一條」?當你是打從自己內心接受

了,打從內心講出來的時候,別人會不會接受?會呀!你就會很

感性。什麼叫「感性」?講道講入心。什麼叫「講入心」?先入

自個兒的心,自然可以讓道親感動。帶眾生要帶心呀!

◎ 你們每天照鏡子的時候,提醒自己,今天的「心」,好不好?

今天我做到老師的交待沒有?看書了嗎?我迴光返照了沒有?我

用慈悲心帶眾生了嗎?當你渡化眾生、拼命去衝的時候,往往會

犯了一個毛病~衝過了以後,在夜深人靜、獨自一人時,你會覺

得很空虛。為什麼?因為你的內心並沒有充實。當你正值衝、渡

化眾生時,一心只想到道親,你是真的想要渡他來佛堂,可是你

是內心糧食卻是缺乏得很。明白嗎?渡別人的時候,順便渡渡自

己;救別人的時候,順便救救自己嘛!

文章來源:《覺者的棒喝 ── 諸佛菩薩慈訓四》

window.googletag = window.googletag || {cmd: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efineSlot('/22590772197/pc_textbottom', [1, 1], 'div-gpt-ad-1639353180888-0').addService(googletag.pubads()); googletag.pubads().enableSingleRequest(); googletag.enableServices(); }); googletag.cmd.push(function() { googletag.display('div-gpt-ad-1639353180888-0'); });

亂 馬老師的愿心 : 希望將仙佛的慈心廣為流傳。


Tags: